▲▼夜市,士林夜市,逛街,人潮(圖/記者張一中攝)

▲一名陸客來臺品嘗美食後感到非常失望。圖為士林夜市。(圖/記者張一中攝)

記者朱世凱/綜合報導

「臺灣的小喫真的……味道非常普通。」大陸一名遊客近日到臺灣旅遊15天,過程中嚐遍了從南到北的美食小喫,但他卻說,「真心覺得沒有一頓好喫到爆炸,夜市喫過的東西也是喫完就忘了;另外,臺灣的食物常有兩個口味特點,一是偏甜,二是勾芡,就像臺灣的人一樣甜甜膩膩的。」

▼臺灣有名的夜市小喫「蚵仔煎」。(圖/Flickr/Ray Yu CC2.0)

蚵仔煎,夜市,小喫(圖/Flickr/Ray Yu CC2.0)

這名陸客在「窮遊網」上分享他在臺灣旅行時,所喫下的各式美食心得,「林東芳牛肉麵和西門金峯滷肉飯屬於不難喫但也沒啥亮點」、「臺鐵便當跟711的微波速食沒區別(不明白為什麼好多明星都推薦)」、「夜市喫過的東西基本上都忘了」、「第一次在廟會喫蚵仔煎以為是不正宗,後來在士林夜市喫的一樣不好喫。」

▼臺鐵便當。(圖/記者賴文萱攝)

▲▼臺鐵便當。(圖/記者賴文萱攝)

他再稱,「花蓮的炸彈蔥油餅其實就是東北的蔥油餅用油炸一下」、「更別提去寧夏夜市跟風排的炸芋球,口感超級柴,沒喫完剩了太多最後我們都扔了」、「號稱奶茶鼻祖的春水堂真的還不如我打開『餓了麼』(訂餐平臺)隨便點一個什麼COCO、喜茶啥的好喝,補充一點,這也是史上第一杯讓我通宵失眠的奶茶。」

「作為一個大連人,我們在墾丁的時候特意跑去後壁湖喫海鮮,優點是分量很足。」不過原PO突然話鋒一轉指出,「是還是那句話,味道一般、口感一般、新鮮度一般,不會有再去的想法。」

▼墾丁大街。(圖/屏東縣政府)

▲▼墾丁大街。(圖/屏東縣政府)

他也說,「以前看臺灣綜藝節目都說喫麻辣鍋還要喝湯,想說這能喝嗎?結果去了才發現他們對『麻辣』的理解和我們差好大。」

原PO覺得臺灣食物大多都是勾芡製作,所以口味偏甜,「臺灣的小喫不管什麼都喜歡放黏黏甜甜的醬油膏」、「碗粿和皮蛋豆腐都放醬油膏,蚵仔煎沾的醬也是甜甜的」、「高雄最有名的臭豆腐,炸的酥脆的臭豆腐居然撒甜醬油!」

▼酥炸的臭豆腐也是臺灣極具特色的小喫。(圖/本報資料照)

▲小喫,臭豆腐。(圖/本報資料照)

他接著表示,一行人點了像是木瓜牛奶、奶茶這些飲品時,糖度都已經選1/3糖了,結果喝一口還是像全糖一樣,「我們第一次買奶茶無知的選了全糖,結果喝了一口就再也喝不下去了,實在是太甜了,齁得慌。」

▼原PO覺得臺灣的新鮮水果選擇很多樣。(圖/記者季相儒攝)

▲▼鮮切水果,夜市水果,士林夜市,觀光客。(圖/記者季相儒攝)

雖然原PO對臺灣食物的負評多過好評,但他也說,「即便臺灣的食物算不上非常好喫,但在食材的選擇上卻一定是新鮮無添加;鮮榨果汁就是純果汁,不會有很多純淨水混充的感覺,給人一種滿滿的誠意感。機場喫了一碗泡麵,差不多10塊錢,卻是大陸康師傅酸菜麵的2倍,品質也是大好。」

他最後強調,如今去臺灣喫東西,不光是為了好喫,也許更是一種情懷。「作為一個福建人,即便蚵仔煎麵線之類的跟我在泉州喫的差不多,但是在臺灣夜市逛不停、買不停還是滿開心的,畢竟,我們這裡(中國大陸)的夜市都快被取締光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