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湯包經過這麼多年的沉澱發展,創新,主要區別是在皮面上與餡料的不同,有死麪的,發麵的,燙麵的,其中燙麵皮的透明度較高,有豬肉餡,羊肉餡,牛肉餡,還有海鮮餡的,水晶灌湯包看著誘惑力比較大。

水晶灌湯包(麵皮:燙麵皮)

主料 :麵粉1000克、溫水600克、豬五花肉700克、肉皮凍280克、蟹肉160克、蟹黃、醬油各40克、豬油100克 2輔料 料酒6克、香油8克、白糖、蔥花、薑末各5克、精鹽15克、胡椒粉、味精各1克

湯麵皮:取1000克的高筋麵粉,再用細篩子過濾2-3次,先倒入1/4的開水拌勻,將一半的面燙熟,再倒入1/4的涼水,用來和另外一半的面。 2、兩種麵糰充分揉成均勻後,再混合在一起再次反覆揉搓,直到形成光滑的麵糰為止,然後蓋上一層紗布,將它們放置一旁醒發1-2個小時,備用。

豬皮凍:豬皮洗乾淨,放開水裡煮上5分鐘; 拔掉豬毛,刮凈油脂,這一步很需要耐心; 把收拾乾淨的豬皮切成細條; 鍋內加水,水大約是豬皮的三倍; 把花椒大料裝調料盒,加點鹽,味極鮮醬油,老抽(不喜歡顏色的就不加老抽了)薑片、蔥段; 大火燒開,轉為小火慢慢熬,大概熬1小時; 挑出薑片,蔥段,調料盒,然後倒入一個容器,放涼了以後,放入冰箱,凝固了就行了;

豬肉剁成肉茸,蟹肉剁碎,鍋內加豬油燒熱,放入蟹肉、蟹黃、薑末煸出蟹油,與肉茸、皮凍、醬油、料酒等調拌成餡;

把鬆弛好的發麵團再揉幾下,切成劑子;用麵杖擀成圓形皮。 包入餡料,捏成包子生坯。 盡量保持包子生坯子大小一致。 將包子生坯擺放小籠包包內,再發酵約10-20分鐘,開火蒸。 大火蒸開後轉小火15分鐘。 關火後燜2-3分鐘再打開鍋蓋。


小籠湯包,屬於漢族小喫,起源自清代道光年間的江蘇省常州府,為當時的萬華茶樓首創,傳說由北宋時期著名的王樓「山洞梅花包子」演變而來,由北宋皇室帶入江南,後逐漸變成了今天的小籠湯包。其製作工序繁瑣,具有面細潔白、皮薄餡大、湯多肉嫩、油黃味鮮的風味特色。

精粉500克,豬肉300克。

  輔料

  豬皮凍(或洋粉凍)200克,花椒水100克,蔥100克,醬油50克,香油50克,味精、甜麵醬、精鹽、花椒麪各少許鹼面適量。

製作方法

  1.將豬後腿肉絞成餡,放入盆內,加上醬油、料酒、薑末、味精、鹽、白糖。冬季用溫水4升,夏季改用涼水3.5升,分5~6次加入餡內,攪成不稀不稠的餡,最後放入小磨油攪勻。

小籠湯包

  2.將面倒入盆內,兌入2.5升水(冬季用熱水,春秋季用溫水,夏季用涼水),把面和勻。和麪時不要將水一次倒入,先下少許水,抄成面穗,再逐步把水下足和成面塊揉勻。反覆墊面三次,將面由軟和硬。再用手沾水扎面,和成不軟不硬的面塊。

  3.將和好的面從盆裏抄在案板上,反覆揉,根據面的軟硬情況適當墊入乾麵,反覆多盤幾次,搓條,下成15克重的面劑,擀成邊薄中間厚的薄片,包入20克重的餡,捏18~21個褶。

  4.將包子生坯放入直徑32~35釐米的小籠裏,用旺火蒸制。蒸的時間不宜過長,長了包子易掉底、跑湯,要隨喫隨蒸,就籠上桌。食用時配香醋、蒜瓣。 1、制餡:將豬肉剁碎,放在盆裏,加入花椒水、花椒麪、味精、醬油、精鹽拌勻,再把蔥花、香油放入肉餡盆內拌勻。豬皮凍切成碎末,拌在肉裏攪勻成餡。2、制麵皮:先將250克面倒入盆內,用135克水和起(水溫:冬熱、夏涼、春秋溫)放在溫暖處發酵,再把250克面用140克水和成死麪。然後把兩面合在一起,對上鹼和好揉光,上案板關條,揪成30個劑子,摶圓按扁,製為麵皮。3、包餡:將餡放在麵皮中,用左手託底,右手提起邊,邊推邊轉,捏18個褶子,收住口,上籠蒸10分鐘左右即成。


喫灌湯包時嗦湯的感覺 真的是成就感十足!

做一鍋灌湯包

你需要:

1.一隻蒸鍋 一隻煮鍋(高壓鍋更好)

2.皮凍(用豬蹄、豬皮、雞腳、牛筋等膠原蛋白豐富的食材煮)

3.五花肉(豬肉餡) 大蔥(蔥白)雞蛋(蛋白)

4.麵粉400g(大概是包20個)

5.花椒 八角 花椒粉 生粉 生抽 鹽

首先提前一天做皮凍 如果晚上包的話 早上燉皮凍也可以

我用的是豬皮 從五花肉上切下來 去掉脂肪只留皮 切條焯水 撈出以後倒進高壓鍋 加入水 切記不可太多 豬皮和水1:1.5 因為壓制過程中會有揮發

加入花椒八角 一截大蔥白

這是我第一遍水放多了 熬出來很稀根本不成凍

重新回鍋開蓋大火熬掉多餘的水 用手捏一點點 感覺到黏手即可

加適量的鹽 放進冰箱上層冷藏

400g麵粉

加200g的70℃熱水燙麵 攪成棉絮狀

揉成麵糰 蓋上蓋子餳面

麵糰放一邊 選五花肉 剁餡(也可以買現成的肉餡)

加入生粉 生抽 花椒粉攪勻

沿一個方向攪動至有拉絲

大蔥取蔥白 先斜著切片再切碎粒

加入鹽 剛剛肉餡沒有放鹽 加入切好的薑末 攪勻

拌到剛剛的肉餡裏

拌勻以後放到一邊

麵糰餳好了就接著揉麪 揉三四分鐘

扯開成長條 搓均勻以後用菜刀切成劑子

用擀麵杖擀圓

按扁一個劑子 然後左手向前擀 右手向後收 再用擀餃子皮的方法把四周擀薄

取出皮凍 皮凍容易化 不要太早取出

一勺餡兒 一勺皮凍

包子需要透氣 所以封口不能捏實 要留一個口出氣

這是我第一次包包子 一開始真的慘不忍睹。包到後面雖然沒有很漂亮 但是可以熟練的捏褶子 封口 留魚嘴了

上鍋蒸十分鐘 關火以後等一會再開蓋

我墊了一層不粘紙 還刷了層油

調一個醋生抽辣椒醬汁 蘸包子恰!


小籠包做法其實非常簡單,主要是準備好食材就好。

瘦肉(四兩),肥肉(一兩),麵粉(九兩),滾水(半杯),椰菜或紹菜葉(數片)、鹽、酒(各半茶匙),生抽、生粉(各兩茶匙),姜茸(一茶匙),清水(四湯匙),麻油、胡椒粉(各少許)、薑絲(半湯匙),食醋(兩湯匙)。

步驟

1.瘦肉及肥肉一同剁爛,加入調味料攪至起膠狀,分別做成小肉丸;

2麵粉篩勻放入大碗中,慢慢加入滾水,迅速拌勻成軟粉團,以少許麵粉爽手;

3.將粉團搓成長條形,再分切小圓粒,碾成薄圓形粉皮,放入肉丸做成小籠包包包形狀。

4.放入籠屜隔水蒸七至八分鐘,拌勻沾汁一同上桌,趁熱進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