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我要更新了(平息眾怒貌)!
 
 在下終於在如此炎熱的天氣下撿到一天勉強願意踏出家門的日子,原以為昨日颱風過境,壞傢伙餘威尚在,應該會是個涼爽的日子;豈知太陽大爺的症頭復發的如此迅速,一早就被刺人的陽光給喚醒。
--
 
 好久沒到故宮,雖說看的是慕夏大展-新藝術‧烏託邦,但小的從沒聽說過此名號,就連慕夏到底是位藝術家還是展覽的名稱我都都一頭霧水,慚愧啊!慚愧。
 
 慕夏(Alphonse Mucha,1860~1939),為捷克最知名的藝術家之一,廿七歲前往巴黎進修,慢慢奠定慕夏在巴黎新藝術(Art nouveau)領域的地位。
 
 慕夏最優秀的裝飾作品﹐乃是綿密得驚人的構圖﹐通常充滿花卉以及其他植物的元素﹐瀰漫著繁複﹑寓意深奧而象徵性的結構。為了這些圖案﹐慕夏使用了包括拜占庭式﹑凱爾特式﹑日本式﹑洛可可風﹑哥德式﹑猶太教與捷克民藝的各種元素﹐以仿馬賽克鑲嵌為背景﹐加上炫麗誇飾的華服﹑珠寶首飾﹑阿拉伯紋飾﹐再以風格化的輪廓線修飾補強。他的作品強而有力﹐富含裝飾氣息的新藝術繪畫,美麗的女體、裝飾性的花朵、流水般的長髮,以及顏色鮮豔又不失和諧的色彩運用,都是慕夏繪畫的特色!
 
 而奠定慕夏地位的海報,首推他為大名星莎拉‧貝爾娜(Sarah Bernardt)製作的海報裏,有著流水曲線般的花束、髮飾以及衣裳紋樣。當今流行之波西米亞風的服飾、紋飾,早在一世紀前慕夏的作品裡就已展現出來。他所塑造出來的意象,如化妝、髮型、波西米亞風的服飾、首飾,當時成為巴黎觀眾競相模仿的對象,上流階級的婦女們都在搶購慕夏所設計的這些東西。
 
 -上段文字轉載自官方介紹

--
 


 出門前還讓姊姊用新入手的電熱棒幫我夾捲,結果兩個菜鳥用了半天還是不太成功,只能慢慢練習。慕夏展沒有專門的接駁車,但今天都挺幸運的,公車都來的很快,莫約一點左右抵達故宮,下了公車抬頭看了看,唉呀!天空怎麼愀然變色了吶!
 
 先前在7-11買的預售票可以換兩個慕夏包..原本以為會是個提袋,結果..恩...斜背的書包造型實在是...no good(悄聲)。
 
 私以為慕夏在臺灣的名氣不是這麼的響亮,所以參訪者也不若其他大展來的多,亦或是展覽才剛開始,人潮尚未湧現?
 

↓難得腿拍的這麼長,結果表情卻很囧。


 慕夏屬於較近期的藝術家,他的作品和當時的流行、廣告、包裝都有密切的關係;和以往傳統畫家有些不同,這次展出的畫作有許多都是慕夏當年和廠商的合作底稿,非常特別。
 


 整場展覽下來,總覺得他的畫作和平常看到的塔羅牌好像,大多的主題都環饒在宗教和自然上。
 
 這回的紀念品讓人心動極了,全都是美麗又夢幻的圖像,讓我和姊姊猶豫了好久。慕夏展是我看過唯一將巧克力、餅乾等食品也做成商品販賣的展覽,小零嘴的鐵盒印上了迷人的畫作,嗚啊我也好想要~
 


 除了每回必敗的明信片,我還買了兩幅小畫作,姊姊也帶了一張導覽DVD,打算回家繼續研究研究。是說沒買什麼也花了四百多塊,紀念品真是坑人的玩意兒。
 

↓穿的很有文藝氣息的家姊手上那兩張就是我買的小畫作-綺思(右)與黃道十二宮。


 看完展覽外頭迎面而來的是滂沱大雨,看來這波氣流還是略勝太陽杯杯一籌,原以為只是午後雷陣雨,結果這場雨就從這樣下了三、四個小時,直到我們回家才稍作停歇。
 

↓雨太大了,買瓶伯爵奶茶來嚐嚐;$60/瓶,好喝!


 慕夏展位於故宮右側的展館,苦等不到雨停,和姊姊兩人撐著一把傘就衝到了故宮本館去繞繞。
 
 上一回到故宮是大學的時候了,館內的變化不小,門票也漲了。從大門望去,舉目所見滿滿都是陸客,難怪故宮的營收可以這麼高。好不容易找到個位子可以稍作休息,便和姊姊開始玩自拍、看陸客(?)。
 


 觀光客好喜歡跟這座雕像合照,但我一直沒有細看這位到底是孫先生還是蔣先生,不過當我不小心跑入一位陸客的影像內時,居然聽到掌鏡人說了句:哎呀~剛有位靚妹入鏡了啊!
 
 恩..算你有眼光(心花怒放),不過當時我在小跑步耶~會好看嗎?
 

↓我想會稱讚我是因為沒有看到這滑稽的一面..好醜啊!


--
 
 蹭了好一會兒大雨就是不停!不停!不停!
 
 好不容易回到了士林捷運站附近,決定到餐廳喫個晚餐兼躲雨,嘖 才四點喫啥晚餐啊!
 

↓這間主題餐廳的名稱叫做北極光,氣氛挺特別的。


--
 
 五點,雨勢漸弱,下個行程是早上纔看到的藍色小精靈彩繪公仔展。
 
 這個小小的展覽自6/25~7/21都會待在紅樓,路過不妨去看看。這些公仔們都出自於名人之手,之後似乎打算拿來義賣..
 


 


 好久沒打網誌,好累..總覺得圖片好多。最後,讓大家看看我買的好東西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