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他從波士頓回到臺灣,除了MBA學位也帶回一筆三百多萬的債。

 

儘管申請時已經做好心理準備,卻想不到商學院的開銷遠遠超過他預期。學校強調「現場、現物、現實」的三現教育,把教室設在全世界現場,光飛到這些地方的旅行費用就不比學分費便宜。

 

在波士頓那兩年,他整個地球飛了好幾圈,甚至去了一些從來沒有聽過名字的地方。像摩爾多瓦(Moldova),這個緯度和法國波爾多差不多的地方,明大師認為這裡將會是下一個明星酒區。

 

除了策略,黎德聖也被明大師啟蒙喝葡萄酒,甚至和他一起去過羅伯帕克(Robert Parker,註一)的家喝過幾次酒。酒評人帕克被稱為「全球葡萄酒品味設定人」和「紅酒教皇」,只要他說好的酒永遠不夠賣,他說不好的酒就賣不掉。

 

回到臺灣之後,「和帕克喝過酒」這件事竟然成為他的個人品牌,每次飯局裡,吳長風也老是得意的介紹他是「全臺灣唯一和羅伯帕克紅過酒的策略長」。黎德聖覺得談這事很俗氣,但是吳長風還是老愛提這事,也把自己的酒窖交給他管理,除了收藏還成立了一家公司做買賣和投資。

 

他常跟吳長風說,自己除了是臺灣唯一個幫老闆管酒窖的策略長,也一定是臺灣企業裡兼職最多的「創意總兼」,只要公司裡沒人管的事看來都歸他管,他是「不管部部長」。

 

經過三代的經營,從1855年開始在上海經營錢莊生意到今天,「長誠集團」創業一百年來已經發展成全華人世界最大的控股集團之一,但是本質上仍然是一人專政的家族企業。而此刻坐在舞臺上聆聽明大師演講的吳長風,是這個企業帝國的第三代皇帝。

 

他看著講臺上兩張孰悉的臉孔,覺得人生真像一場戲。

 

受教於明大師讓他有機會在長誠集團工作這麼多年,也因為認同明大師的理念他離開了長誠集團。儘管他參與了這個集團過去十多年來每一個重大的轉型,終究還是得離開這個他養大的孩子。不管他再怎麼努力,這孩子永遠不會是他生的。看清楚這一點之後,他向吳長風提了辭呈。

 

五百多個座位的演講廳裡坐無虛席,有些遲到得更晚的聽眾開始坐在走道上。

 

一個黑色Polo衫牛仔褲的年輕女子走過來依在牆邊聽講,黎德聖反射式的站起來讓坐給她,波士頓那兩年的教育,也讓他學會幫女人開車門和提重物這些男人禮節。

 

看到黎德聖讓坐,她竟然大方的笑了笑就真的坐下來,點頭跟他道謝。

                                                                                                                               

沒多久,現場工作人員拿來一張椅子,他就這樣並肩坐著聽講。

 

「臺上那個老外他剛剛講了什麼?」她忽然這樣問黎德聖。

 

「他法國腔好重,我根本聽不懂」黎德聖策略性的應付她,想讓她不要再問問題,他好專心聽講。

 

「唉,真無聊,不想聽了,我先閃人,對了,你晚上會去歡迎酒會嗎?」她問他。

 

「會啊,妳去我就去」他半開玩笑的回她,只想趕快打發她走。

 

「好喔,晚上你一定要來,那酒會是我辦的,有魚子醬和香檳王,還有我最愛的『樂花(Leroy,註二)』」她邊說邊離開座位走人。

 

「對了,我叫吳晴」她忽然回過頭來對他說。

 

註一、羅伯帕克(Robert Parker):《紐約時報》認為他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紅酒評論家。出生於美國馬裏蘭州巴爾的摩。

 

1975年發表品酒文章,並自創「派克採點(Parker Point,簡稱PP以滿分100分來為葡萄酒打分數。儘管有人認為PP只能表現帕克個人喜好而已,但是支持者們大力擁護他。

 

註二、樂花(Leroy):勃根地知名女莊主Lalou Bize-Leroy1988年開始創辦的品牌,收購優質的葡萄園,專心釀出可以展現出勃根地風土的佳釀。為了種植更好的葡萄,Lalou率先採用Biodynamic Viticulture(自然動力法),樂花是目前最昂貴的勃根地葡萄酒酒品牌之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