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上世纪80年代前后,内地的文艺创作是十分前卫的。

  而在电影领域,尤为明显。

  那个时期诞生了很多优秀的国产电影,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极具创新意识。

  毒药君此前已经向大家推荐过《顽主》《错位》《黑楼孤魂》等佳作,今天要聊的则是被标榜为“内地最大尺度”的讽刺电影——

  黑炮事件

  《黑炮事件》是第五代导演作品中“最被低估”的电影,也是公认的内地“最大尺度”讽刺片。

  也有评论指出,这样的电影放在今天“也许要被禁”,或是“无法再拍”……

  故事的主人叫赵书信,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供职于某矿山公司,担任工程师。

  赵书信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在单位里整日埋头于自己的专业技术,对工作精益求精、认真负责。

  赵书信活了大半辈子,依然是孤身一人。

  长久的单身汉生活,让他养成了一个人下象棋的癖好。

  一天夜里,赵书信冒着大雨急急忙忙地跑到邮局发了封电报,电报内容为:丢失黑炮301找赵”。

  没想到,这件事情引起了他所在单位的高度警觉,公安部门也着手立案进行侦查。

  这便是“黑炮事件”的由来。

  因为这封电报,赵书信成了重点嫌疑人。

  恰逢此时,赵书信供职的公司迎来了一位贵宾——德国技术专家施密特。

  施密特此次来华是为了指导引进设备的安装工作。

  赵书信在施密特上一次来华时,曾为他做过技术翻译,两人相交甚好。

  正是考虑到这个情况,单位领导在施密特再度来访时把赵书信调离了工作岗位,发配到维修厂工作。

  单位领导为施密特另找了一位“小冯”翻译,协助其在华期间开展工作。

  小冯虽然懂德语,可他并没有机械方面的专业知识背景,在协助施密特工作期间接连闹出了很多笑话。

  比如,施密特让他找轴承,他却误翻译为“子弹”,让工人们兜了一大圈找来两颗子弹,还惹恼了施密特。

  由于小冯翻译的不专业,给施密特的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施密特多次向单位领导反映此事,并强烈要求赵书信能出面协助他工作。

  而领导那边一直是支支吾吾,找各种理由,称赵书信不在家。

  同时,单位也在对赵书信的“黑炮事件”持续进行着调查。

  为此,前前后后,开了多次会议,而每一次,似乎都是毫无进展。

  其实,单位管理层内部也存在着多种“声音”。

  以经理李任重为代表的实干派,希望尽早恢复赵书信的工作,让他协助施密特做好当前重要的设备安装任务。

  而以周玉珍为代表的顽固派,则死死揪着赵书信身上的“疑点”不放,口口声声喊着“为了保护同志”,实则就是凭着主观意见,坚决不让赵书信回到工作岗位上。

  直到有一天,经理李任重无意间发现了赵书信家的象棋棋子中少了一颗“炮”,他这才恍然大悟,赵书信确确实实是被冤枉的。

  即便找到了相关的证据,李任重在单位的大会上以自己的身份担保,要求让赵书信调回工作,可顽固派依然在中阻挠。

  对此,李任重也无可奈何。

  就这样,在翻译工作未能到位的状况下,外籍专家施密特完成了设备安装指导任务。

  赵书信的“黑炮事件”也只能不了了之。

  后来,单位引进的设备突发状况,损失极为惨重。

  领导让赵书信也加入到排查问题的工作中来。

  经过详细对比安装记录,赵书信发现了问题所在,设备突发故障的根源恰恰就是由安装时的翻译失误间接导致的。

  酿成如此大祸后,单位里的顽固派代表周玉珍竟然还能义正言辞地质问赵书信:

  “你为什么花一块多钱的电报费去寻找一颗不值钱的旗子呢?”

  赵书信只好很无奈地说:“以后,我再也不下棋了。”

  影片《黑炮事件》根据内地作家张贤亮的小说《浪漫的黑炮》改编而成。

  与小说文本侧重通过故事的荒诞来讽刺现实相比,影像化后的作品则加入了创作者(导演)强烈主观色彩的电影语言。

  比如,单位开大会时黑白配色的运用和人与时钟的构图。

  黑白配色的单调强化了陈旧的体制模式。

  墙面上庞大时钟的设计,一方面显示了导演在空间造型方面的精妙之笔,同时,它也以一种时间的象征意向存在着,表现了僵化的体制对人的压迫。

  《黑炮事件》是第五代导演黄建新独立执导的第一部电影作品。

  据说,这部电影起初因题材敏感未能通过审查。

  后来,黄建新找到了恩师吴天明导演,向他请教如何修改。在他的帮助下,通过与有关方面“周旋”,电影才得以上映。

  为了通过审查,这部电影共改了六七十处

  即便是历经坎坷,《黑炮事件》能够问世已实属不易。

  评论界普遍认为,《黑炮事件》是一个“高度编码的文本”,导演在其中运用了大量的隐喻手法。

  像影片临近结尾出现的两个孩子在玩推砖块,这个直观可见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似乎象征着主人公赵书信的个人命运。

  因为一件乌龙事件,产生了巨大影响。

  单就个体与时代环境这一个方面来看,电影中可供解读的信息也非常之多。

  影片中多次出现一些采矿车、工厂、设备等画面,而人物在其中存在感极低,往往是出现在画面一角,或是说话的声音被机器的轰鸣声掩盖,显得极为微弱。

  导演直接把社会的工业化图景具象成了冷冰冰的机器,个体在时代的洪流中,似乎是毫无反抗之力的。

  《黑炮事件》作为黄建新的导演处女作,夹带着很重的戾气,更表现出了一位电影作者的才华和他对时代的反思与表达。

  该片公映后,获得了很多的荣誉。

  毫不夸张的说,黄建新单凭《黑炮事件》已经攀上了影坛的高峰。

  紧接着,黄建新又创作出了“先锋三部曲”的后两部,以及“城市三部曲”、“心理三部曲”等。

  其中《黑炮事件》《背靠背脸对脸》被亚洲周刊评选入20世纪100强华语电影之列。

  不过,再后来……

  于是,有网友发出了来自灵魂的拷问。

  由于技术原因,这方面,咱就不多讨论了吧,收~

  近 期 热 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