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认为,幽默是一种能力,它并不是天生的,而且是必须得通过「后天学习」来获得。

从科学的角度讲,人的性格和天赋是由他的基因造成的,基因影响你的智力、样貌、身体和体质等,但从没有科学实验证明过,有一种基因影响幽默。简单点说,我们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婴儿,生下来就比别人要搞笑,会说笑话逗人开心,或者行为动作充满喜剧色彩。在幽默方面,基本上所有孩子都在同一水平线上。

我不相信喜剧明星的童年回忆录,那些被各方加工过的、存在偏差的「喜剧天赋论」只不过是他们为显得自己与众不同而有意无意制造出来的传奇罢了。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让人捧腹大笑的时候,也有让人烦得要命的时候。

幽默不是先天的,是后天逐渐塑造出来的。但是你有什么类型的幽默感可能是先天的。比如有些人的幽默感是那种冷幽默,有些是咆哮发泄型的,还有相声、小品里的幽默等等。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幽默感,但这个人是不是幽默的人得看这个人是否在后天注意打磨, 把自己潜在的与生俱来的幽默感挖掘出来。

我小时候就是一个内向而不苟言笑的人,然后在生命的前二三十年里,一直也是验证著自己的内向和自卑,学的是理工科,工作也是在实验室里。当时别人对我以及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刻板的理工男,穿白大褂,戴高度数眼镜,一板一眼地工作,不容出错。即使是我给大家讲段子,大家也都不笑,然后我还很尴尬地解释:「我最近开始讲脱口秀了。」大家听了这话都笑得前仰后合的:「就你还讲脱口秀?!」但我总有个感觉,就是如果我在舞台上讲这个段子,大家会笑。

之后我坚持白天继续工作,晚上去俱乐部说脱口秀。那段时候很多人嘲笑我,怀疑我,甚至家人都觉得我在美国用英语和美国人拼脱口秀,这不是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拼吗?这不是傻吗?但那时候我觉得我已经 30 多岁了,已经没时间在乎别人怎么想了。好在我当时有份儿工作,不急著靠脱口秀养家糊口,我就尽量按自己的想法和性格来写段子,讲段子。我和当时波士顿其它演员都很不一样,以至于有时候主持人介绍我的时候说:「下一位演员是我们在厨房找到的!」观众都信了,还举起杯子问我能不能给他的冰茶续杯。

你有注意到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笑么?看了这么多喜剧和小品,也注意到日常聊天中人们的反馈后,我发觉有以下这些情况:1、看见夸张的言行像是电影中什么掉进沟里啦,什么摔个大跟头啦,主要是用夸张的肢体语言来引人发笑。很多小品的梗就是利用的这一点,比如吓得掉坐在地上。经典的英国搞笑剧《憨豆先生》也运用这点。我以前很纳闷,为什么这个剧英国人会觉得很搞笑看得特别high?后来想,可能是因为英国人一般言行拘谨,所以憨豆先生的行为对于他们来说是特别夸张的行为。我自己臆断美国人看这剧可能不会觉得那么好笑。

除了行为夸张,夸张的语气也会有搞笑的效果。像是美剧《老友记》里面钱德勒的前女友珍妮丝,对,就是那个每次都说著「OMG!」出场的女人。

这种滑稽夸张的搞笑方式比较闹,勉强算是幽默的话也只是最低等的幽默。马戏团的小丑才会老用这种方法。

2、听到有趣的类比/双关语/讽刺
  • 类比

像是有的歇后语听起来会觉得好玩儿,就是有这种类比的手法。例如:黄瓜刷绿漆-装嫩被窝里放屁——独吞.........

又,比如老舍在《何容先生的戒烟》一文中有一句

在他戒烟之前,我已声明过:『先上吊,后戒烟』

你看,这是不是比直接说「死也不戒烟」要听著更有意思呀。

另外,把当前场景和另一个场景关联起来,也会挺有意思的。

比如今天中午我和同事一起吃饭时,席间一个小姑娘把朋友圈一个狗狗追著小猫舔的小视频分享给大家看,我说了一句「怎么感觉像《锦绣缘》啊。。。」大家就被逗乐了。(估计这个梗大多数知乎男生都要get不到。。。。)

我发现只要在和朋友聊天中我有冒出几个机智的类比的话,当天的聊天都会聊得很开心。但今天之前的我都想不起来了= =!(主要是聊天内容太没营养,往往说过就忘了。。。)

  • 双关

对于双关语,《老友记》里面就有不少这样的梗。前不久还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关于翻译的问题,其中列举到《老友记》的中 关于peanuts和penis 谐音双关的梗。(具体怎么说的我又想不起来了= =!)

  • 讽刺

说直白点,就是黑人的功夫,用有趣的语言方式挑明短处和糗事。

又要拿我最爱的《老友记》举例了。Season7 Episode1,Joy告诉其他5只,他要参加个试镜,要演一个19岁男孩。后来Pheobe和Joy有这样一段对话:

这个梗,老友迷应该get的到吧。讽刺可是险招,用得不好,别人会觉得你刻薄无理。所以保险起见,建议你从自黑开始练习!以上这种运用语言技巧的幽默方式比方法1的更高阶,也需要更多的积累和经验。

3、出现意料外的场景

我发现这个是非常多种情况下人们发笑的原因。当出现违反常理/惯性思维的场景时人们一般都会发笑。比如《人在囧途》中宝强要上飞机,安检不让他带那一大桶牛奶登机,按照惯常思维,一般人就扔掉了,结果宝强是当场喝!掉!了!

有部德国喜剧叫《屌丝女士》,女主演太牛逼了,靠一人饰演多种神经病撑起整部剧。编剧更牛逼,剧中经常出现意料外的场景,笑料百出。我随便点开一集,Season3Episode1,有个场景是讲公司在teambuilding,为了培养团队之间的互相信任感,要玩个小游戏。大家两两一组,站成一个圈。

其他同事都按顺序倒下,接住。轮到我们的女神经,她是这样做的。。。。。。

另外,有看过国外的整人秀么?有注意到被整的人看到隐藏摄像机后往往狂笑不止么?就是这个道理。

要在聊天中运用这种幽默方式是我觉得最厉害的,一语惊人不仅需要语言技巧,还需要想像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因为这是要在聊天的当口立即回应一个新故事/逻辑呐。

除了以上说的,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幽默的心态。老舍先生有篇《谈幽默》,其中写道

所谓幽默的心态就是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它表现著心怀宽大。一个会笑,而且能笑自己的人绝不会为了件小事而急躁怀恨。


搞笑的人生活中绝对比较激情,比较热爱生活,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到底是先天搞笑还是后天搞笑呢?

一,生活环境影响

我们从小都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可以说父母对我们的影响最大,如果父母对生活比较乐观且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必定是比较幽默搞笑的,那么我们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在以后的生活中绝对是个开心果!

二,朋友圈子或工作圈子

俗话说:「什么样的圈子造就什么样的人」,如果一个忧忧寡欢的人,长期接触著一群逗比人才,他也会成为一个幽默搞笑的人。当然工作虽然是比较严肃的地方,不乏缺少这些开心果,在工作之余逗我们开心。

三,具有幽默细胞

书上都说「幽默细胞」,我简单的把它理解成了一种细胞,但是我觉得是先天也占一部分。因为具有幽默感的人,不管是说话还是肢体动作或是行为表达,都是那么一气呵成,顺理成章的搞笑,表现出来是多么的自然,搞笑而不做作!

所以我觉得搞笑的人有先天的,也有后天培养的,但是后天环境影响的比列相当大,毕竟环境对每个人的影响都非常大!

所以我们不管是先天还是后天,都不要刻意的去把某些事放大,引起别人的笑容,有时候可能会适得其反!


搞笑和幽默感都不是基因,当然不是天生的。

搞笑是可以靠想像力配合各种不同的动作在一起融会贯通,但是最主要就必须要了解到什么是搞笑?我觉得搞笑其实是在公众场合里发生了一些很容易让人尴尬的意外,而在当时就运用具有巧思的表达转化方式,将当时的窘境化解成让人津津乐道的小插曲,

搞笑和幽默可以展现个人的肚量以及临场机智的表现。二十四孝里《彩衣娱亲》的故事,说一个六十几岁的老头子为孝顺八十几岁的父母,每天打扮成小孩子,又唱又跳的设法讨父母欢心,对于父母来说是开心的,搞笑的;

无论是老一辈的本山大叔,还是新生势力小岳岳,这些搞笑大师总能不知不觉就逗笑台下大片的观众,他们的经典台词也会被广为流传,成为一代人的快乐记忆。甚至他们什么话也不说,就光站在那里就会让你忍俊不禁。其实他们都是后天练就的。

所以,搞笑本质上是一种高级的语言表达技巧,需要在说之前进行人为改造,所以都是后天形成的。

是不是一看到他们就很想笑


我认为一个人的搞笑,绝大部分是后天的,一小部分是先天的,一个人搞笑不搞笑,他所在的环境,生活状况,身边的事物,以及身边的人都会影响他,所谓近朱者赤,如果所处环境是一个幽默搞笑的环境,那么他成为一个搞笑的人的可能性很大,如果生活在一个极度压抑的环境中,那么即使是天生有搞笑的天赋,那么他还是无法成为一个搞笑的人,因为生活已经压垮了他。

搞笑也是一种艺术,天赋重要,但是后天的锻炼更重要,一个搞笑幽默的人,他一定是乐观向上的,不仅自己开心,还会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搞笑跟其他艺术一样,是需要各方面的影响,以及锻炼才会更好的。


我觉得一个人的搞笑属性应该更多是后天学来的,如果一个人从出生开始,从来没有经历过搞笑的事件,周围没有任何跟搞笑相关的事情,那么他也不太可能是一个搞笑的人。

在大家的印象里,性格内向的人应该是那种没有任何幽默细胞、话很少,也很无趣的人。但恰恰相反的是,一些著名的笑星反而是性格内向的人。就比如说郭德纲,他就常常自称为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还有大家所熟知的无厘头喜剧演员周星驰。他们都是天生自带搞笑属性吗?当然不是了,他们也都是从小辛苦学艺学来的。

还有一种人,我觉得他们的搞笑属性大概是属于天生的。为什么说是「大概」呢?因为我觉得他们的搞笑也是学来的。他们从小时候开始就觉得把人逗笑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而且自己也会很开心。所以他们自己就会有意识的去学习一些搞笑的知识和技巧。进而在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中,把搞笑变成了自己的一种本能。

个人一点浅薄之谈,欢迎补充!


这个问题,就像「如何才能天真」一样。难以回答。我想了想,觉得幽默是人的一种秉性。这意思其实不是说幽默是天生的。当然,乐观这一特征是天生的,而这乐观也时常在大环境的变化中变化。事情顺利,自然觉得事事都会顺利趋好;事情不顺,心情肯定会受影响。如何培养幽默感幽默是一种特殊的情绪表现。它是人们适应环境的工具,是人类面临困境时减轻精神和心理压力的方法之一。俄国文学家契诃夫说过:不懂得开玩笑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可见,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应当学会幽默。多一点幽默感,少一点气急败坏,少一点偏执极端,少一点你死我活。幽默可以淡化人的消极情绪,消除沮丧与痛苦。具有幽默感的人,生活充满情趣,许多看来令人痛苦烦恼之事,他们却应付得轻松自如。用幽默来处理烦恼与矛盾,会使人感到和谐愉快,相融友好。那么,怎样培养幽默感呢?领会幽默的内在含义,机智而又敏捷地指出别人的缺点或优点,在微笑中加以肯定或否定。幽默不是油腔滑调,也非嘲笑或讽刺。正如有位名人所言:浮躁难以幽默,装腔作势难以幽默,钻牛角尖难以幽默,捉襟见肘难以幽默,迟钝笨拙难以幽默,只有从容,平等待人,超脱,游刃有余,聪明透彻才能幽默。扩大知识面,幽默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它必须建立在丰富知识的基础上。一个人只有有审时度势的能力,广博的知识,才能做到谈资丰富,妙言成趣,从而做出恰当的比喻。因此,要培养幽默感必须广泛涉猎,充实自我,不断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收集幽默的浪花,从名人趣事的精华中撷取幽默的宝石。陶冶情操,乐观对待现实,幽默是一种宽容精神的体现。要善于体谅他人,要使自己学会幽默,就要学会雍容大度,克服斤斤计较,同时还要乐观。乐观与幽默是亲密的朋友,生活中如果多一点趣味和轻松,多一点笑容和游戏,多一份乐观与幽默,那么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也不会出现整天愁眉苦脸,忧心忡忡的痛苦者。培养深刻的洞察力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机智、敏捷的能力,是提高幽默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迅速地捕捉事物的本质,以恰当的比喻,诙谐的语言,才能使人们产生轻松的感觉。当然在幽默的同时,还应注意,重大的原则总是不能马虎,不同问题要不同对待,在处理问题时要极灵活性,做到幽默而不俗套,使幽默能够为人类精神生活提供真正的养料。据说春夏出生的人性格积向上,而秋冬出生的人易悲观。这些时间都与星座有关,鄙人没有钻研过。但以我出生的月份来看,懒惰的特性是符合的。十月秋高气爽,适宜呼呼大睡。幽默呢,与勤快和懒无关。与聪明或迟钝无关。与心态有关。从容了,才能有心思幽一把默;游刃有余了,才有余力余情去体会幽默。至少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方位时,放下惶恐之情,才好幽默吧。不然,强说笑,这与强说愁,有什么不同?笑得比哭还难看。窃以为,幽默与讽刺、挪揄、嘲笑等等不同。广义上,一切使人发笑的都算。但细分,算得上幽默的,应该属于那种「会心的微笑」一类。如麦烈蒂斯所说。幽默与才情又有何关联?做严肃文章的人大把在,一个个如老夫子,都被人拿来幽默了。下午,叶子问……打工而已,混口饭吃,酱紫~~~ 说:哇咧咧,人要如何幽默起来阿?大难题,有没有什么方法阿寂寞无人窥见,碧海飞金镜,酬照今夕。 说:幽默呢,是人的一种秉性哈哈,如我,就总是很幽默的。打工而已,混口饭吃,酱紫~~~戒骄戒躁,作人要冷静~~~ 说:汗,可以后天培养嘛。汗,有没有方法。。。寂寞无人窥见,碧海飞金镜,酬照今夕。 说:有啊,多看马克·吐温,多体会生活里的百味,自然而然豁达兼幽默。中国的看林语堂和梁实秋。李敖是刻薄尖酸,不是幽默。柏杨是比较夸张的,看多了难免画虎不成反类犬。鲁迅则幽默得隐讳而严肃,没几个年轻人会欣赏。他的幽默,大多数符合那个年代。打工而已,混口饭吃,酱紫~~~戒骄戒躁,作人要冷静~~~ 说:很多人说中国人不懂幽默。寂寞无人窥见,碧海飞金镜,酬照今夕。 说:话不能这么说,中西方的幽默是不同的。中国人的幽默需得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体味出来。而不同的地域对幽默的理解也不一样。就像南方人未必能领会到北方二人转的幽默。后来想一想,觉得之所以说中国人不懂幽默,有历史原因,是因为中国的正统文学不容幽默。有人说,东方朔、枚皋之流就很幽默啊,可他们是中国式之滑稽始祖,又非幽默本色。正道学先生当道之际,总对幽默取鄙夷态度。即使是现在,国人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些,也还是有著假正经的基因。动不动就板起脸孔来。而幽默是温厚的,超脱而同时加入悲天悯人之念,就是西洋之所谓幽默。幽默是温和的质感,不带尖刺,鲁迅所有的是尖刻的匕首,哪里算是幽默。一个人一旦板起面孔对世界,其一言一行都会带著不自觉的刺。带有个人气质的幽默必然带有个人生活工作的背景色彩。「何不食肉糜」的人,有他/她的幽默。最大的委屈不过是今天的肉糜不香,最大的幽默是问人,既然没饭吃,为什么不去喝肉粥呢?


无论是老一辈的本山大叔,还是新生势力小岳岳,这些幽默大师总能不知不觉就逗笑台下大片的观众,他们的经典台词也会被广为流传,成为一代人的快乐记忆。甚至他们什么话也不说,就光站在那里就会让你忍俊不禁。

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们,也有很多人在想,幽默感是不是与生俱来的呢?那些喜剧大咖是不是生下来就比常人多了一串幽默基因?究竟是不是这串基因让他们总能接上话茬,然后逗笑你?还是凭著后天的学习和训练也能当上老少皆知的笑星呢?我们从一个科学的角度来探讨一下。

首先是很重要的一点,我们要弄明白我们的大脑和幽默之间有著怎样的联系。

笑理学,一个让大多数人感到生疏有奇怪的名字,是一门专门研究有关「笑」的一切的学科,包括为什么笑和笑的影响等等。我们的大脑有三个区域被认为与幽默有关。

1、前扣带皮层&社交幽默

这名字可能比笑理学更让人感到奇怪,在这里不需要做过多的医学上的解释,我们只要知道它是大皮层脑的一部分就可以了。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暴露在一个充满著幽默搞笑氛围的社交场合中时,前扣带皮层通常会变得极其活跃。

2、海马体&无厘头

这个名字可能不是很陌生,海马体被普遍认为是负责记忆和学习的区域,尤其是短期记忆。当短期记忆被重复记忆转化成永久记忆时,那些内容就会被转移到大脑皮层。研究表明海马体可能和一些「无厘头」搞笑有关。人们在接触无厘头笑料时,这部分脑区的活跃程度会明显升高。所以,下次再看周星驰电影的时候,你可以注意一下你的海马体是否在震动(当然了,你不会感觉到的)。

3、纹外皮层&视觉喜感

纹外皮层,是哺乳类动物大脑中枕叶皮质区中靠近初级视觉皮层的部分。说简单点,这部分脑区是让人们有能力感知到生活中最简单普通的视觉喜感。它会在人接触那些简单视觉幽默的时候变得活跃,比如在看猫和老鼠那样的动画片的时候。虽然它没法对更高级的语言幽默(如双关等)做出反应,但是它会让每个人有一个基础的幽默能力,让人感受到最简单的快乐,这就让它足够伟大了。

从上面的研究结果来说,我们的基因的确决定了我们与生俱来是有幽默能力的。所以那些妙语连珠的人都因为脑子长了前扣带皮层、海马体和纹外皮层吗?关键是我也长了啊,那为什么我不是段子手呢?其实,目前普遍认为一个人幽默感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环境的影响和社会经验的增加。

在大多数情况下,幽默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它会利用比喻、夸张、映射、双关等方式


幽默搞笑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培养的,与你生存的环境有关,如果你身边的人都很幽默,你也会学著幽默的,平时自己多看一些幽默的内容也是可以提高你的幽默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在你和别人交谈的时候,说话要经过思考,适当的用一些比喻,有时候也可以自嘲,用以提高自己的幽默!


感觉搞笑绝对是天生的,这种人很聪明反应很快很会自嘲语言幽默风趣,他能有效的抓到笑点语言丰富,比喻恰到好处听者以外然后回味大笑。


搞笑都是条友给传染的[泪奔]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