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壯、衰、老、死是人體生命活動的自然規律。中醫學認為先天稟賦的厚薄,後天營養狀況的好壞,自然環境的因素以及是否善於養生等,都直接影響幼、壯、衰、老的過程。如先天稟賦充足,後天營養好,人體臟腑功能旺盛,氣血充足,尤其是腎的精氣充盛,則能促使幼年時期發育良好,青年時期體質壯實,成年延緩衰老。若先天不足,或後天營養不良,或不注意保健,都可造成五臟精氣衰步,特別是腎氣不足,而出現幼年發育遲緩,青年體弱多病,成年早衰等病態。五髒的精氣盛與衰,雖然都可以影響人體的幼、壯、衰、老過程,但起決定作用的是腎氣。因腎臟既稟賦了先天之精,又貯藏著後天五臟六腑之精,成為促進人體生長發育的根本。《素問·上古天真論》記載:「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陰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骨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步,腎藏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髮去。腎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瀉;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予耳。」

古人通過長期實踐觀察到蟲子在七歲,男子在八歲的時候,腎氣開始充盛,使人在形體上有了較明顯的變化,所以古代就把七歲、八歲分別作為觀察女子和男子發育情況劃分年齡階段的基數。結合《靈樞·天年》篇「人生十歲,五藏始定,血氣已通,其氣在下,故好走;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趨,三十歲,五藏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故好步;四十歲,五藏六府十二經脈,背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頹落,發頗斑白,平盛不搖,牧好坐,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減,目始不明,六十歲,心氣始衰,苦優悲,血氣懈惰,故好卧;七十歲,脾氣虛,皮膚秸;八十歲,肺氣衰,魂魄離散,故言善誤;九十歲,腎氣焦,四藏經脈空虛;百歲,五藏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的記載,可以看出,隨著內臟精氣的盛衰變化,人的整個生命過程大體可分為心個時期;

1、生長發育期:女於從七歲,舅子從八歲開始,五髒的功能才健全起來,特別是腎氣逐漸充足,所以乳齒更換,頭髮生長也較前茂盛。這個階段人的性情活潑好動,稱為「好走」。

女子刊十四歲,男子到十六歲,腎的精氣發育充盛,併產生一種促進生殖機能的物質,叫做「天癸」。女子沖,任二脈充盛,開始有了月經的來潮,男子則始有精液的瀉出,男,女都具備了生殖的能力。人在性情上,不但表現活潑而且動作矯健,稱為「好趨」。

2、壯盛期:女子大約在二十一歲至二十八歲,男子大約在二十四歲至三十二歲,這一年齡段是人體腎中精氣發育最充盛的時候,使形體發育達到了全盛的階段。此時釺齒已生,筋骨發育強健有力,肌肉豐滿,表現耐勞輕勁,精力充沛,人體的智力也發育到極盛階段,並在一定的時期內保持恆定。人的性情動作變得穩重從容,叫做「好步」。

3、始衰期:女子大約從蘭十五歲至四十九歲,男子大約從四十歲至五十六歲,是人體扶壯盛轉向衰老的時期。如女子到三十五歲陽明經脈氣血逐漸衰退,面部開始憔悴,頭髮也有脫落現象。到四十九歲時,任脈已虛,太沖脈的氣血也衰減,天癸竭盡,月經終斷,不僅形體有衰老表現,而且也失去了生育的能力。男子到四十歲,腎氣開始衰退,所以牙齒逐漸枯槁,頭髮也可能有脫落現象。到四十八歲時,陽氣衰於上部,面容憔悴,髮鬢花白。到五十六歲時,肝氣衰而筋脈失養,人在活動時感到肢體不靈便。在這個階段人的性情變得好靜而不願活動,稱作「好坐」。

4、衰老期:人到六十歲一般進入衰老期,不僅腎氣已衰和形體衰老,而且心氣衰退,氣血的運行也不流暢。到七十歲時,脾氣也衰弱,肌膚失去榮養而皮膚枯槁,鬆弛皺起,並有動作遲鈍而「好卧」的表現。到八十歲至九十歲時,肺、腎之氣將衰竭,人的精神也衰弱了。人到百歲,一般來說,五臟精氣都趨於衰竭,所以生命也將停止。

以上所述不同時期的內臟和體征變化:是古人通過長期觀察而歸納的一般規律,說明在人體少、長、壯、老,死的生命發展過程中,腎氣的重要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的生活條件和自然環境的改善等,生命在延長,衰老在推遲,而趨向長壽。至於男子馭八歲,女子以七歲來劃分年齡段,只是大約數字,更不可拘泥。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