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了幾天的睡前閱讀時間把這本書看完了,看完瞬間竟然有長呼一口氣的感覺。看的時候很流暢,對我來說是一本極好的小說,但又很明確的知道這就是現實,絕大多數的女生都是金智英,我們都被在這社會的傳統所規範了。雖然有人會問我們不是在臺灣嗎?跟韓國的金智英有相似處嗎?但不是的,那種對於女性的要求不只在韓國跟臺灣,在很多國家都存在的。

很多時候,會覺得那是源自於一個家庭對小孩的教養方式,如同金智英所描述他的小時候,奶奶重男輕女,所以對於他跟姊姊偷喫弟弟的奶粉這件事情,會覺得是他們偷了金孫的東西。甚至於奶奶對外也是一直表揚自己的兒子,認為有這個兒子纔能有香噴噴的飯喫等等,卻對智英的媽媽辛苦煮飯視若無睹,再再都在顯示出整個社會的氛圍。

而智英在求學的過程,不管是國小時期,面對坐在隔壁男同學的惡作劇,老師卻以那個男同學是喜歡你的理由打發。或者是到高中,補完習在回家的路上被同補習班的男同學跟蹤尾隨,卻被自己的爸爸責罵說:為什麼非得跑那麼遠去補習,為什麼裙子要穿那麼短的裙子呢?而出手解救的上班族姐姐只是告訴智英:這不是妳的錯,這世界有太多奇怪的男人,是那些人有問題,絕對不是妳的問題。那種妳被做了什麼不好的事情,錯不在對方,而是在妳身上的被害人有罪論,即便到現在都還是存在的!女生必須要小心、女生必須要保護自己,在這些前提下,如果女生沒有好好做到,都是女生的錯,這樣的論點我到現在都還是不能理解。

(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有看過一個攝影展的報導,有位攝影師拍出了被強暴的女生在當下穿的衣服,並不是穿得少才會被這樣對待,多的是穿著不裸露,卻被這樣對待的女性,在說出責備被施暴的女性的話與之前,請先責備那些施暴的人。)

在職場上不公平的對待,入職的薪水男女就不一樣,甚至為了留住男性,而將難應付的客戶一律都給智英跟她的女同事,只是因為女生的變動性比較高。而在婚後更是,結了婚,即便原本還沒計畫要生小孩的智英,都要被老公的親戚質疑說,是不是她的身體哪裡有問題才會導致不生,將所有責罰都集中在智英身上。生小孩這幾個字說起來容易,但生完小孩後的照養纔是最大的問題。現在絕大部分的狀況還是媽媽在照顧,比較好的隊友(老公)會主動幫忙,比較不好的隊友(老公)會覺得我上班很辛苦啊,我壓力很大,回家只想放空而已。但什麼叫幫忙呢?難不成小孩只要卵子就可以出生了嗎?一個家庭不是彼此互相扶助才能走下去嗎?到底幫誰呢?

人們對於持家的雙重定義。有時候持家會被看作是「整天在家閒著沒事做」,充滿貶意和歧視;有時則被看作「養活一家老小的事」,把妳捧得高高在上,卻又不會用金錢換算這件事情,因為一旦有了定價,勢必就得有人支付。(P162)

那看完這本書後,這世界會有什麼改變嗎?可能會可能不會,也許又是一個世代之後,那個轉變才會更明顯吧!如果轉變是如此簡單,作者就不會在最後安排智英的精神科醫師的反思了。得知了女生或許會面對的這些困難,再加上自己的太太也是因為要育兒而離開職場,最後自己能掌控的竟然是在家裡寫著小孩的國小數學題目本,醫生也進行了反思,但最後卻在同院的女醫生因需安胎而離職的狀況下,得出了下次要找未婚單身的條件。

最後回歸到我自身的生長背景,可能帶了點幸運,女性被歧視的感受,並不是很深刻。小時候只有浮出一個疑問是,為什麼過年過節時,大家都回老家,要叫人進廚房做事情的時候,往往那些堂哥、表哥們都不用動,只有女生的我要被叫來叫去呢?以及大學畢業,長輩們都說:妳去考公務員吧!公務員很穩定啊,有固定的薪水,這樣對妳比較好。雖然我還是沒有考公務員,正確地說是我陪考了幾年,連書都沒看完,我想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吧!

當然不能說歧視只存在女生而已,男生也是!「男主外,女主內」這句話,就是逼得男生在事業上一定要有所成就纔行,曾經聽到自己的哥哥對我說道:只是在案子跟案子之間的休息在家裡,那左鄰右舍的眼光也會使他覺得自己是喫軟飯的人,即便賺的錢並沒有少於嫂子。但我覺得社會上對於女生的要求真的遠遠大於男生,但我也知道已經比以前修正很多了,只是速度很慢。我個人並不特別倡導女權主義,但希望大家都能站在尊重的立場,給一個相對平等的地位吧!

 


(Momo小murmur)

2019年,重新設定了新目標,當然對於這個小小天地也是,不知道能做到怎麼樣的程度,但希望能好好練練自己的文感,持續地碎碎唸。

(1/5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