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相片

碧砂漁港比起之前生意差很多,魚市場內攤商減少,顯得空空蕩蕩,現在又傳出海鮮偷斤減兩,一名王小姐在魚市裡,買了兩斤多的處女蟳,跟兩斤的蝦子,結果回家秤重,發現重量都有少,處女蟳甚至少了300多公克,而且煮熟打開來,蟹膏也沒想像中多,不過業者回應,雖然攤子上寫保證有膏,但不是保證蟹膏飽滿,民眾買了覺得有問題,可以到公秤去秤,現場反應。


▼(圖/東森新聞)

檢視相片

被投訴的碧砂漁港攤商:「她認為有水重,她可以瀝乾。」

當著客人的面秤重,塑膠袋裡的海鮮幾斤幾兩重,讓客人看清楚,基隆碧砂漁港魚市場,示範平常交易過程,但一名王小姐到這家攤商買處女蟳跟沙蝦,回家一秤,發現斤兩少很多。

當事人王小姐:「他(攤商)一秤說兩斤多,要700多元,縱使牠失水,也不應該失那麼多。」

▼(圖/東森新聞)

檢視相片

兩斤該是1200公克,但王小姐回家一秤,發現處女蟳只有832公克,重量整整消失了300多公克,沙蝦也少了超過150公克。

被投訴的碧砂漁港攤商:「我這樣抓是不是沒有水,倒出來的話是不是都水,有問題買了之後,到公秤來秤。」

當事人王小姐:「他(攤商)直接包冰啦,他包冰就包在袋子裡面,你用公秤秤也沒有用啦。」

▼(圖/東森新聞)

檢視相片

實際觀察,業者在客人面前一秤完,的確會直接在袋裡加進冰塊保鮮,但王小姐不滿的,不只重量不對,還有攤子上明明寫保證有膏,但處女蟳一打開,蟹膏沒有想像中多。

當事人王小姐:「裡面一打開肚子是空的,一點膏都沒,就沒有那個膏。」

被投訴的碧砂漁港攤商:「我們寫保證有膏,我們不是寫保證飽膏,飽膏的1斤1千耶。」

▼(圖/東森新聞)

檢視相片

東森新聞記者陳怡芸:「要分辨處女蟳有沒有膏,其實可以從牠的肚臍來做分辨。」

翻過面來看腹部尾蓋,細細長長的是沙公,母的沒交配過,叫做處女蟳,尾蓋比沙公大,尖尖的像座塔,要是交配生過蛋,就叫紅蟳,尾蓋變得更圓更胖。

▼(圖/東森新聞)

檢視相片

其他海鮮餐廳業者謝亞庭:「(尾蓋)越凸出的話,牠的膏越飽滿。」

簡單的分辨方法學起來,多少能避免花冤枉錢,只是碧砂漁港近5年來,店家最多的時候,攤商還有22家,外加3家餐廳,現在已經剩下10幾攤跟2家餐廳,生意比過去少很多,現在又傳出海鮮偷斤減兩,碧砂形象又蒙上陰影。

(封面圖/東森新聞)

往下更多新聞:遊客減、攤商倒!基隆碧砂漁港因這三個原因逐漸蕭條

碧砂漁港買氣蕭條,除了以往的海鮮灌水負面消息,影響顧客上門意願,還有去年整修長達八個月,整修完很多老顧客找不到原本經常光顧的店家,少了再度造訪碧砂漁港的誘因。

▼(圖/東森新聞)

檢視相片

攤商:「一滴水都不裝的,我十年以來零糾紛,沒有糾紛過。」

攤商老闆拍胸脯掛保證,因為受到之前灌水負面新聞的影響,碧砂漁港生意一落千丈,現在面對客人展現誠意。

攤商:「1420元,20元不用了,1400元就好了,難得來捧場,謝謝你們,謝謝。」

去掉零頭沒有減料,業者反而大方送。

▼(圖/東森新聞)

檢視相片

攤商:「這三顆招待的放這邊,謝謝。」

喫點虧就讓客人多買一些,因為非假日要留住客人真的很不容易。

香港遊客:「喫一下這邊的海鮮,跟香港有沒有差別。」

碧砂漁港過去頗負盛名,有些遊客甚至跨海而來,業者不諱言現在最大宗的遊客就是香港人,儘管生意難做,攤位場面就是要維持活跳跳、新鮮澎派。

▼(圖/東森新聞)

檢視相片

東森新聞記者黃慧婷:「臺灣的漁獲量越來越少,因此碧砂漁港這邊的業者為了要搶客人,就推出像是波士頓龍蝦以及加拿大的生蠔,還有印尼來的瀨尿蝦,來吸引顧客的青睞。」

碧砂魚港因為港灣不大,遠洋漁船根本無法靠岸,海上的漁獲交易價格好,還沒上岸就被對岸搶走,再不然就是送到鄰近的八斗子或正濱漁港拍賣,魚少人少之外,讓業者更備感壓力的是攤位租金沒有減少太多。

▼(圖/東森新聞)

檢視相片

攤商:「有降,但是我們因為景氣的關係,我們還是覺得壓力還是很大,兩年又(整)修一次,客人有時候來又找不到(攤位)。」

攤商透露,租金價格已經從七萬元降到四萬多元,但因為生意大不如前,營業額驟降三倍以上,收支打平只能苦撐,要找回過去的人氣榮景還得更加努力。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墾丁、碧砂漁港、逢甲凋零代表什麼?網友爆3大臺灣觀光困境

「烏漆麻黑氏」又來了!這次仿嫻妃成「柚貴妃」網:受奴才一拜

移動式羊肉爐?《如懿》嫡公主浮誇造型 網驚呆:不要笑有根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