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李政道的成就最高。

先從學生時代說起,同為西南聯大的人學生,李政道大二未畢業就被當時西南聯大的教授、中國物理學之父吳大猷慧眼識珠,推薦到美國芝加哥大學諾貝爾諾獎者、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之一費米門下。

一年之後,眼光毒辣的費米大師從200多名旁聽生中(此時還不能作為正式的徒弟),選擇了三名學生作為自己的關門弟子,其中就有年僅20歲的李政道,其實當時李政道因為大學未畢業,按規定是不符合條件的,被費米破格錄取。而沒有錄取已經大學畢業,比李政道大4歲的楊振寧。

李政道也不負眾望,29歲時成為哥倫比亞大學二百多年歷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

兩年後,31歲的李政道因與楊振寧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理論」,共同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為諾貝爾獎歷史上第二年輕的獲獎者。

需要說明的是,諾貝爾獎物理年年都有,但這個獎要比一般的諾獎要重要得多,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能和生物史上DNA雙螺模型提出媲美。

儘管是一起獲獎,李政道對這個獎的貢獻比要佔八成以上(見我的其它悟空回答)。

在獲獎上,其它的我都不太懂,但是對美國大學評獎和榮譽還是比較客觀的。

1948年,26歲的楊振寧在美國只拿到芝加哥大學的哲學博士學位,注意不是物理學位,事實上,楊振寧除了出國前在清華大學拿到碩士學位外,在美國讀大學並沒有取得物理學位。 而李政道是1950年拿的哥倫比亞大學的物理博士學位時,年僅24歲。

李政道1961年被評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楊振寧1965才被評。

作為數學教授之子,楊振寧在物理學上的貢獻主要體現在物理數學上,這點在楊—米爾斯方程上很明顯,但是還達不到諾獎級別,在能體現物理學家天賦的洞察性上,只能算二流。(具體情況參見我的回答「楊振寧、袁隆平誰的成就高?」)


不懷好意,成就這3個人除了楊在物理界排名百名內有名字其他都沒有。當然楊在娛樂圈名氣更大是其他兩位沒法比的。做為中國人他們3個我支持李政道,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就一直為中國做貢獻了。。。。。。潘建偉唯一被世界科學界認為其成就是有史以來物理學界最強21貢獻之一比肩愛因斯坦,並且地地道道中國人。2017年被世界評為10大科學家(非物理學家)。雖然沒拿到瑞典人的諾獎,但是地位在29歲已經碾壓上面3位了。。。。大家有何看法?


題幹所說這幾位都是華裔科學家,也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獎,正是由於這個共性,所以經常被國內的網友們拿來比較。他們都是非常優秀的科學家,但是要論科學成就的高度,首當其中應當是楊振寧。

楊振寧

楊振寧,李政道1956年提出宇稱不守恆,1957年諾貝獎就頒給他們了,宇稱不守恆是楊、李共同的研究成果,沒有明確的資料顯示那個所做出的貢獻比較大,從科學的角度上來說,對於宇稱不守恆的貢獻只能55開。

李政道

後來楊振寧與李政道分道揚鑣,可是楊政寧的成就卻越來越一發不可收拾,其中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就是楊米爾斯規範場論,這個可比宇稱不守恆還要厲害,具體有多厲害可閱讀我的其他問答,同樣的艾因斯坦也不是因為相對論而獲得諾貝爾獎。

除了規範場論,楊振寧還有其他涉及多個領域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統計力學,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場論等多個領域。

歷史上諸如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都在多個領域有出色的貢獻,他們是科學史上公認的三位大神。例如,牛頓精通力學,天文,數學;這是大科學家的標配。

丁肇中,主要研究成果有:

1.通過測量Vector Meson來驗證量子電動力學(QED)

2.發現了第四種Quark

3.發現了Gluon

4.發現了J/Ph

通過發現J/Ph獲得了諾貝爾獎,我們可以看到丁肇中很偉大,他的研究對量子力學的奠基功不可沒。但是丁肇中的研究偏向實驗,而且研究範圍很窄。

丁肇中

據權威期刊《自然》對於物理學家的排名,楊振寧可以進入前二十,大約排在十五六名的樣子,下圖是前十位。而如果只統計在世的物理學家楊老穩居前三,甚至是排在第一位可想而知楊老的科學成就有多高。大家需要重視的是,這份榜單中唯一在世的是老楊吆。

總結一下,從他們的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及研究範圍的廣泛,及權威期刊的排名來看,無疑楊振寧是成就最高的一位。


這兩項理論哪一項是楊正寧提出來的?以朋友的情分參加李政道的課題,幫李政道進行一下計算,沒有他的參加李政道頂多晚交論文一個月,然後利用中國人長者為大的藉口巧取豪奪了諾獎第一人,假惺惺的把責任推給了前妻,靠著這個名頭到處掛名,楊米理論的提出者就是他的學生,也是提出掛名幫人家計算,結果當時的科學界提出了異議和否定,楊第一時間出來道歉承認錯誤,多年後抗癌藥物獲的諾獎和他沒有半毛錢關係,總不能說是在他錯誤理論指導下完成的成果吧?這次美國諾獎獲得者慶賀大會拒絕邀請他,而邀請了李政道,英國這次和愛因斯坦並列科學家活動,美國和中國都沒有推選他,所以每天在頭條動用職業水軍為他背書,覺得很滑稽,有本事到央視搞個科技人生?!專題更好!


當然是楊振寧先生,楊先生不僅僅是中國人的優秀代表,而且是人類的優秀代表。

當然李政道先生和丁肇中先生也是非常偉大的,如果非要在他們之間排名的話,只能是楊先生排在前面,而且楊先生是當世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沒有之一,你說爵爺和愛神,還有麥克斯韋,他們不是已經仙逝了嗎。

我曾經寫過一個關於楊先生的回答,比較全面的總結了楊先生各方面的成功,科學上,教育上,對祖國的貢獻上。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沒有通過審查,所以這裡只能簡單說一下啊。

楊先生號稱有十三項諾獎級成果,這個可以秒殺一片了吧,楊先生完成了一多半統一場論,這可是愛神後半輩子沒有完成的。

楊先生是可以和牛爵爺,愛神,麥克斯韋並稱的偉大物理學家。

最後說一下翁女士,我真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一直抓住楊先生和翁女士的愛情不放,嫉妒嗎?

人家兩個,一個喪偶,一個未嫁,走到一起,合情合理合法,和任何人有關係啊。

還有人質疑楊先生當年為什麼不回國,別忘了,楊先生是理論物理學家,回來了也幫不上什麼忙。

還有楊先生和李政道先生是以中國人身份獲得的諾貝爾獎,這還不愛國嗎?如果還有人質疑這一點,那麼只能說,閣下不愛國了,連九二共識都沒有搞明白,這不是分裂 祖 國 嗎?


都厲害,

暫且並列冠軍

留待歷史評說吧

[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楊振寧先生。

我們這些人覺得,當世物理最高峯之一,是楊老先生。

1.楊老先生開啟了新物理時代,成功統一了三種相互作用,奠定標準模型的基礎。

2.楊老先生一生諾獎級成果不只一項。其中獲得諾獎的是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恆。(意思是在原子核內,弱相互作用下,粒子的宇稱對稱性破缺。宇稱對稱性:可簡單理解為左右手對稱。對稱:某種條件下某物不變。)但是這在他的成就中只能算前五的成果。

我們這些人同樣認為,古往今來的所有偉大的科學家中,有重要性按時間順序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楊振寧


首先我反問一句,大家能說出愛因斯坦和牛頓的理論給他們的國家帶來了什麼具體的貢獻和實惠嗎?他們和楊一樣,都是為世界物理學創造了理論和體系。所謂理論不是說具體哪個國家的事情,理論都是指引全世界物理學方向和探索的,不是哪一國的獨家祕方,咱中國人非要這麼自私嗎,真是無語了!

初中高中研究牛頓,麥克斯韋,高中大學研究麥克斯韋和愛因斯坦,研究楊振寧理論的至少要博士級別,碩士都不行,沒到那個層次,理解不了。楊振寧的楊-米爾斯規範場論,將他提高到與牛頓愛因斯坦一個層次,每個劃時代的理論都要幾十年之後才會應用,就像之前的黑洞或者引力波,都是在喫愛因斯坦的老本,同樣百年之後,科學家們又會繼續喫楊振寧的老本,楊-米爾斯規範場論被普遍認為是20世紀後半葉基礎物理學的總成就。從這一點上來說,楊雖然站在愛因斯坦肩膀上,但已經超越他了,因為他是集大成。他的偉大是解決了愛因斯坦沒解決的問題,然後又解決了牛頓和愛因斯坦共同存在的問題。。。最低至少可以和愛因斯坦同一個地位。

黑楊振寧的都是大文盲。。。是不是都沒上過大學啊!實話給你講,你們聽好了,楊年輕時就是世界超頂級的物理學家,他當時回國有個毛用啊,中國那時候連個理論物理學的一根毛都沒有,別說50年前沒有,現在也沒有啊。。。意思就是說即使他現在想在中國搞他的學術研究,中國也幫助不了他,還是會託他後腿。最重要的一點是,他當時作為國民黨高官的女婿,回來就得被弄死,就算不死也是一個庶民,國家絕對不允許他搞科研,所以說回來有個屌用,命都沒了。

但他終究還是回國了,雖然不是回來搞他的研究(前面已經說了),但他對中國的貢獻是:1、他給中國物理學發展指明瞭方向。2、他用他的影響力引入大量外援和資源,幫助了中國眾多物理學家和其他科學家的成長。3、建立了清華物理系和高能物理研究所,靠人脈給清華帶來了大量的設備技術和資源。4、把美國的房子賣了,把諾貝爾獎金都捐給清華物理系了,清華給他的年薪一分也沒要。5、不主張中國搞高能對撞實驗其實是幫中國,實驗室一年的耗資就能比得上3個三峽大壩。耗錢不說,關鍵是美國人玩了幾十年都沒玩出東西,不希望中國走火入魔勞民傷財。6、他是錢學森等國家一級物理學家都非常非常尊敬的導師,包括人品,當時國內頂尖知名科學家去國外讀博士機會多數都是他寫信推薦的,否則人家根本不收。也就是說沒有他就沒有錢學森和眾多科學家的成就,也就沒有兩彈一星和其他科學成果。所以說先別看他的個人偉大學術成就,就說如果沒有他,中國有多落後你們知道嗎?都懂了嗎各位大文盲?勸各位多讀書,否則真快成傻逼了。


單以學術來說,楊是整個世界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中國其他人排不上號,單以論文來說就有76篇,能得諾獎的就有13篇,只是因為是中國人沒給,這點來說他虧了,另外他的學生和研究他理論的多數都得諾獎了,再說點題外話,就是他岳父是杜聿明,請問他怎麼回來,美國是承認雙重國籍的,為的是諾獎有一半,那他怎麼得到中國國籍呢,簡單啊娶個中國媳婦,入贅中國啊,就像斯諾登一樣娶個俄羅斯媳婦,他現在是俄羅斯人了,所以世界就是這樣套路深,至於為什麼他受到詆毀,發動美國在中國的噴子,把他弄黑,給弄回來,畢竟要是我交出來的人才跳槽了,我也不會讓他好過


譽滿天下,謗亦隨之。說的就是楊老吧。唯一還在世的物理基礎殿堂級人物,卻被拿來跟李、丁做比較問貢獻。諾貝爾獎只是楊學術成就的起點,他真正的成就還在後面的楊-米爾斯,就像愛因斯坦獲得諾獎是因為光電研究而不是相對論。諾貝爾獎是李、丁學術成就的終點,他倆再沒有更高成就。怎麼比......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