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上樓純粹是騙局。放著寬廣溫馨的小院不住,上樓幹什麼?宅基地一旦退出,便永遠沒有自己的家了。上城裡住樓,費用一種接一種,你住農家小院也不用擔心各種費用,種地也方便,你自己的東西比如農用車,各種農具,糧食,養的雞鴨能在樓上放嗎?現在農村不比以前了,道路寬了,環境也好,各種通訊線路和城裡沒什麼不同,哪家不是電話電腦手機一應俱全,辦事也方便很多,我決不進城住鴿籠子般的樓。


村裡有能力,有見視的能人早就在農村貸下款,在城裡付個首付住上了新房,沒有關係沒辦法的人正想辦法貸下款,準備到城裡付個首付住進城裡,至於今後怎樣還房貸!大家都沒想,法不制眾,銀行總不能把所有用貸款付個首付,住進城裡的農民趕出來睡到馬路上。讓大家放開思想,想一下真是那樣,因還不起房貸,全部要趕出來睡在馬路上,會有那一天嗎?


農民「上樓」其實就是指他們搬進有高層的集中安置點或者在城市購買樓房居住。前者是享受了相應的優惠政策的,比如範圍最廣的就是易地扶貧搬遷政策,也有部分地災、洪災等移民搬遷。而後者則是自己生活條件好了,想在城市安居或者讓孩子安居在城市。

農村人「上樓」後有沒有後顧之憂呢?在沒有上樓前,很多農村老人靠種地維持日常生活,認為花銷相對來說比較少,喫的蔬菜基本上是自己種的,而一旦上樓了,日常生活的花銷費用肯定要增多。另一個就是農村的宅基地問題。

在一些地方,享受了相關優惠政策的,比如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農戶,都簽訂了舊宅基地騰退協議,也就是農村的老房子是要有償騰退的,他們擔心騰退後回老家種地的想法就不現實了!

其實舊宅基地騰退的原則一直都是自願有償退出,看農戶自己的選擇,有的人想退,有的人不想退,想退的人已經不可能再回農村生活,退了可以有一筆補償挺不錯,一旦房屋倒塌,想補償也沒有機會了!或者隨著年輕一輩戶口性質的變化,農轉非後,父母百年之後,他們也沒有資格在農村獲得宅基地了!這種情況下趁著房屋在,有償退出還是划算的。還有一部分人,老人們暫時不想進城,還想在農村生活,那麼應該遵從他們的意願,但有的享受了政策的,就需要看地方的執行情況了!

因此,農民「上樓」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有的是條件成熟了,沒有啥後顧之憂。有的有些後顧之憂,也不是大事,未來隨著養老政策的完善,上樓了也可以生活有保障,至於宅基地騰退還是自願有償,只是享受了政策的要看地方未來執行情況了!


我在廣東打了十年工,看到漂亮的樓房,綠色花草,林蔭中整潔的鵝卵石路心想住在這裏多好。反過來一想剛有住處怎麼養活自己?有些農民在城市買了幾套房目的是物價每年在漲,房價年年在升,房子空在那裡都有一芼可觀的收入,有利可圖何樂而不為。而現實是房價在漲而是樓房千萬間,空房八九成,天天建房無人住,房價時時升。


昨天剛和同事討論過,以後會不會農民全上樓,政府回購所有土地?結論是,上樓需要配套,就業的支持,如果沒有就是鬼城,畢竟樓盤日常所支持的費用要大大高於民宅的費用,農民現在在家還能翻翻地,養養雞,搬樓上了將無事可做,沒有就業,沒有配套只能是逼著全部搬離,也就是鬼城了。


農民進城,沒有經濟來源的話,再好再大的高樓白送都坐不下去。


終有回農村開荒種地的時候!現在的政策是歷史上最失敗的政策!


城市,農村,國家二大基地,農村是大後方,糧食是生命線,發展強大從何而來。這是國家巨大的民生工程,相信國家會合情合理統籌運轉。


上樓是危樓吧農尼離了田地還叫農民嗎,安置樓有幾棟是好的是危樓,剛開始什麼誠諾你過後你什麼都不是,因為當官不是他了苦得是農民


強制農民上樓就是胡鬧!集中上樓!種地還得跑幾公里,生產資料,農機農具怎麼存放?糧食作物也得上樓?腦殘的做法!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