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旁观者效应经典案例原为杜撰!

2008-07-18 21:35:39 来自: 唐小糖@心理学是甜的

旁观者效应蒸发,还纽约清白 「个人是英雄,一进团队变狗熊」的责任扩散理论,应该被重新检讨,强调团队的正向助力,才是正途! 撰文╱曾志朗 一开始是吓了一跳,然后是不敢相信,紧接著是伤心,又是愤怒,最后是无力感不停上升,感到胃部忽然变冷变凉,手心也开始出汗了!这一连串心理的冲击,是我上星期读完三位英国社会心理学研究者合写的一篇文章之后的情绪反应。因为40年来,为大多数心理学家所相信,也一再在教学时候所引用的一个「众所周知」的行为案例,竟然不是「真」的!而环绕著这个案例所衍生、出现在每一本心理学教科书上的金科玉律──所谓「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是否也必须跟著一齐被抛弃呢? 这个被扭曲了43年的谋杀案,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石。所谓「旁观者效应」指的是个人因为知觉了团体的存在,就把个人本来要参与某件事的行动力减弱了,换句话说,个人本来拥有的或强或弱的责任感,会经由团队的被感知(perception)而扩散(diffuse)、减弱,最后消失了。这个现象在1970年代被研究者广为宣导,而大家共同举的例子就是1964年春天发生在纽约市皇后区的凯蒂?吉诺维斯(Kitty Genovese)谋杀案,其中最骇人听闻的是,凶手在路灯通明的街道上公然杀人,而38位住在附近公寓里的目击者,没有报警,也没有出声阻止,当然更没有人跑出去英雄救美,大家只是眼睁睁看著街头「上演」类似电视影集的一场「逼真」谋杀剧而已! 《纽约时报》的一位记者在凶杀案发生(3月13日)后的两个星期(3月27日)报导了这个事件,在头版头上劈头就下了个非常煽情的标题:「38人目击谋杀发生却没有报警,皇后区女性被杀事件反映的冷漠无情,震惊警界!」文中的叙述更是令人毛骨悚然:「将近有半个小时,住在皇后区的38位平日道貌岸然、奉公守法的纽约市民,隔窗观看一位年轻女子在街上被三次追杀,他们在房里讲话的声音以及偶尔在卧房开灯的亮光把凶手给吓跑了,但凶手很快又跑回来追上那名女子,再次举刀杀人。凶手一再动手的期间,没有一位市民打电话报警,只有在女子被杀死之后,才有一个人以电话报警。」《纽约时报》的一位编辑根据这样的叙述,写了一本书,叫做《三十八位目击者》! 因为凯蒂案,加上38位冷漠无情的目击者,纽约再次被证实是个毫无人情味,到处有罪犯的邪恶冷血之都。这也更增强了生活在拥挤的大都会里,会产生咫尺鸿沟的疏离感的说法了。城市必然冷漠,市民因之无情,似乎是证据确凿,毋庸置疑!接下来重要的科学研究,就是要去找出冷漠无情的原因,这就是「旁观者效应」整套理论形成的背景,也就是说,必须要为个人的价值观及责任感会在「众人」的场合里突然消失的现象,找出合理化的解释;否则平日奉公守法的市民,居然在有人破坏社会秩序时,没有积极「护法」的表现,这不是很矛盾吗? 1970年之后,「旁观者效应」变成为社会心理学界最负盛名的研究发现,而凯蒂谋杀案和那38位冷漠目击者的故事,就出现在每一本普通心理学的教科书上。四十年如一日,没有例外。总是先颇为详尽的介绍凯蒂案,再以不可思议的形容词去描绘那38位目击者的冷漠行径,最后以「旁观者效应」的发现过程及其理论发展的意涵去说明人性的脆弱!我教普通心理学数十年,每次都要和学生一再讨论「旁观者效应」的「性恶」说,以及「个人是英雄,一进团队变狗熊」的责任扩散论。 真的没有想到,43年后,就有这三位不信邪的研究者,抽丝剥茧的去对照凯蒂案的警方记录,发现它根本是《纽约时报》记者杜撰有余、查证不足的想当然尔「作品」。首先,根本就没有那38位目击者,因为两次(只有两次,而非三次)追杀行凶的地点,都在比较晦暗而看不太见的街后角,也没有那么多有灯光的房间可以数得出一共有38位站在窗前的目击者;此外,并非无人报警,是有人打了电话到警察局,但接电话的警员不以为意,「吃案」了!再者,当晚警察赶到时,凯蒂还没死,只是重伤,还被送到医院去急救,最后伤重不治。 更令人吃惊,但也值得研究者警惕的是,有一份非常仔细的报告给忽略了(有心或无意?)。《纽约时报》报导后,有一位对历史研究非常有兴趣的律师,他认为纽约人再坏,也不可能会如此冷血无情,一定是记者弄错了,把平日对纽约大都会负面的刻板印象,硬套进街角随机发生的一件谋杀案里。他翻遍警察侦查过程中的各项笔录,发现记者所说的故事,很多不是事实,充斥著无中生有的情节。严重的是,这一份报告并不难找,为什么1970年代的研究者会对之视若无睹?!是因为《纽约时报》对凯蒂案的报导,让当时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者开启了一扇非常迷人的想像空间,因此才会产生如此离谱的选择性忽略?而随后数十年的心理学者才会在讲堂上,根据教科书的记载,一再叙述一个根本不是事实的故事?我们都变成谎言的传播者!…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