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病人輸血時不慎穿破血袋,這種情況你遇到過嗎?如何處理?看看下面的內容~

今天筆者遇到了一起不良事件。晚上筆者接班,責任護士正和筆者交接一名輸血患者(輸血剛開始10min左右)時,筆者發現沿着輸血器有一滴血流下,仔細一看,原來是血袋插口頸處被刺破。

筆者立即停止輸血,給予家屬安撫並做好解釋工作後,與另一名護士開始給予以下處理:

保留輸血器針頭在血袋插口處,切勿拔下,以免污染血袋內的血液成分。

取下血袋,將血袋插口端朝上。使用碘伏對血袋刺破部位進行消毒2-3次,消毒部位的直徑≥刺破部位直徑3cm。

將輸血器取出,選擇新的無菌輸血器按無菌操作規範插入輸血袋插口,避免再次刺破。使用碘伏按上述消毒方法再次消毒刺破部位,待消毒液完全乾後,使用無菌留置針敷貼粘貼刺破部位,粘貼平整(必要時用無菌剪刀剪開無菌敷貼)、無氣泡。如果粘貼不嚴密,易出現滲血情況。

患者輸血開始前體溫37℃,30min時37.1℃,1h時37.3℃,2h時37.5℃,2小時40分鐘輸血完畢體溫37.5℃。

查閱文獻,血袋刺破有以下幾種補救方法:

用無菌止血鉗夾閉法。

關閉並保留血袋A插口處輸血器,用新的無菌輸血器插在B插口處。

留置針無菌敷貼粘貼法。

直接廢棄血液製品。

前三種方法取材簡單方便,價格低廉,減輕了醫院成本支出及血液製品的浪費,但易造成患者感染。

第四種方法簡單有效,避免了患者感染,但增加了醫院成本支出和血製品的浪費。

筆者今天遇到的刺破部位在插口頸中間位置,採取第一種方法用止血鉗夾閉後血液會不滴,所以果斷放棄。輸血的血袋只有一個插口,所以第二種方法也放棄。

出現血袋刺破後,我們如何應對呢?

血袋刺破後的應急預案:

立即停止輸血。

做好家屬與患者的解釋與安撫工作。

積極採血補救措施。

差錯、事故上報護理部。

科室對差錯、事故進行原因分析和定性,總結經驗教訓並進行登記。

來源:周口永善醫院心內科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