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覺得,古代的一些美好風尚,應該保留。

中國古代崇尚直覺思維。直覺思維是一種與情感、經驗密切結合的認識方法,以把握整體為目標,往往以箴言的形式直取事物的本質,點明運用的關鍵,而不重視嚴密的邏輯推理和體系的形式構造。這種思維方法對中國傳統教育產生了很大影響,表現在道德教育領域,特別注重內省的道德修養方法。

「內省」的方法首見於孔子。孔子認為不論道德認識或是道德實踐,都需要有主觀積極的思想活動,稱之為內省。他主張內省是日常必要的修養方法,並在其私學中推廣。孔子的學生曾參接受並實行了自省修養方法。他自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內省並不是閉門思過,而是就日常所做的事,進行自我思想檢查,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規範。內省依靠的是自覺,不自覺也就難於真正進行內在的自我反省。內省的結果會對人產生重要的心理作用,「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內省之後如果問心無愧,心安理得就增強了道德行為的信心和勇氣。孔子認為內省並沒有複雜的條件,隨時都可進行。他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又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見人有好品德,就向他看齊,虛心學習他的善行;見到人有不良的品德表現,就要對照檢查自已,引以為戒,防止存在類似的錯誤缺點。內省的範圍很廣,各方面的行為都有必要依靠內省的方法來幫助修養提高。

孔子所提出的「內省」的主張對後世影響很大。孟子首先繼承了這一方法。他認為當自已的行為與別人發生矛盾時,首先要自我反省。他教育學生「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已」,凡自已的行為沒有能夠取得預期的效果,就應該自我反省。「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敏。」荀子也提倡「日三省乎已」,主張培養「自省」的道德修養方法。他說:「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蔚然必以自惡也。

《禮記》在概括和總結儒家「內省」方法基礎上提出「慎獨」的修養方法,把自孔子以來提出的自省主張推進到一個更高的境界。「慎獨」語出《中庸》。《中庸》把「誠」看成是道德行為的根本,提出了「慎獨」的修養方法。指出:「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意思是說君子在人們看不見的時候,總是非常謹慎,在別人聽不到的情況下,也很警惕。再隱蔽的東西沒有不被察覺的,最微茫的東西,也沒有不顯露出來的。所以君子獨自一人,無人監督時,總是非常小心,謹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要「慎其獨」。

《大學》則更明確提出「慎獨」的修養方法。《大學》一再向「君子」提出「慎獨」的要求。首先,告誡君子要 「誠其意」,必須在獨身自處時,所想所為「毋自欺」,不要自已欺騙自己,這就是「必慎其獨」;其次,還告誡君子在獨身自處之時,也不可欺騙別人,不要像小人那樣,「聞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了君子,便裝出另一副面孔,「掩其不善而著其善,」這也是「必須慎其獨」。《大學》還引曾子的話,說明自欺、欺人都是不行的,因為在獨身自處之時,所想作為,是好是壞,就像有十隻眼睛在注視著自已,十隻手在指著自己,這是多麼的嚴峻和可畏!

宋明理學家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存天理,滅人慾」為核心,更重視自省在道德修養中的作用。他們提出「省察」。「省」是反省,「察」是檢察。「省察」即是經常進行自我反省和檢查的意思。朱熹認為:「凡人之心,不存則亡,而無不存不亡之時。故一息之頃,不加提省之力,則淪於亡而不自覺。」也就是說,受教育者要始終保持強烈的道德自我意識,或者說道德反省意識,否則就失卻了本性。朱熹把「省察」分為兩種:「謂省察於將發之際者,謂謹之於念慮之始萌也。謂省察已發之後者,謂審之於言動已見之後也。」對言論行為,固然要經常反省分析;對「念慮之萌」,即那怕是偶一露頭的意向、慾望、情緒、念頭也都要嚴格地加以省察,不得夾雜一絲一毫有違於道德規範的東西。這樣既重視糾失於後,又強調防微杜漸。朱熹十分讚賞孔子學生曾參「吾日三省吾身」的修養方法,認為這是「得為學之本」,主張「省察」要抓緊,時刻不可間斷,應該「實貫初終」,「無時不涵養,無時不省察」。

可見,先秦儒家關於自我反省的道德教育訓條,經過歷代儒家的豐富發展,越來越細密和繁瑣。在先秦儒家還只是每日三省吾身,到朱熹就擴展到要受教育者時時刻刻反省自己。「省察」受到理學家的高度重視。即使是站在程朱客觀唯心主義對立面的王陽明亦說「省察克治之功則無時而可間」宋明理學家實際上已把「內省」方法發展為實現「存天理,滅人慾」不可缺少的手段。

孔子曾說:「人苦於不自知。」這大概是因為人的眼睛長在一個平面上的緣故,我們能夠看見別人臉上的小雀斑,卻看不到自己臉上的青春痘。曾記得有個笑話:一個醜女某天對鏡大哭,為自己的貌丑而難過,旁人安慰她說,你才看到自己一次就哭成這樣,我們天天看你又該如何呢?

一個學生問:「我們的眼睛為什麼不對著長,使兩隻眼睛對看,可以馬上看到自己的樣子,不必擔心牙齒上有菠菜屑,也不必擔心嘴邊有飯屑?」這是很好的問題,很多動物的眼睛都是長在兩邊,至少它看的範圍廣,不像人類,腦後無眼,被人暗殺了都不知道是怎麼死的。

的確,誠如孔子說「人苦於不自知」。我們的眼睛演化的目的是朝外看,「明察秋毫而不見輿薪」,看得見別人臉上的小雀斑,但是看不見自己臉上的青春痘。為此,人類發明了鏡子,「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但是有了鏡子以後,人類就真的有了自知之明了嗎?

在心理學上曾有個很有趣的實驗,用鏡子來測試動物知不知道什麼叫自我。

實驗者先把一面鏡子放進黑猩猩籠中,十天之後,將黑猩猩麻醉,在它額頭上點一個無臭無味的紅點。在黑猩猩醒來,鏡子還沒有放進來前,黑猩猩並不會用手去摸額頭,表示這個紅點確實是無臭無味的,但是當鏡子放進籠子後,黑猩猩一看到鏡子中的「倩影」,便立刻用手去摸額頭,而且用力搓,表示它知道鏡中是自己,而且知道自己原來是沒有紅點的。

如果省略第一步,沒有讓黑猩猩先接觸到鏡子,後來它們雖然看到鏡中的自己有紅點,但是不會去摸,因為沒有以前的自我可做比較,就無從判斷。沒有比較就沒有抱怨,就不會用力去把不是自己心甘情願放上的裝飾品搓掉。

這個實驗很讓人震驚,當一個人不曉得自己原來是什麼樣,就只好任人擺布,添多了,減少了,都不會抗爭。但是一旦照過了鏡子,知道自己是什麼樣了,那麼一有非自主的改變便會立刻發覺,而且這個覺識出現後,不可逆轉,已經知道便無法再假裝不知道,它會在鏡子前面一直看,所以有沒有自知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目前整個社會最缺的便是內省的能力,自知的覺悟,給人一面鏡子本來是應該照到自己不足的地方,使能自我改進。不知怎的 ,現在的鏡子卻變成照妖鏡,把進諍言的人都照成了妖怪,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自己絕對沒有錯。看到台灣檯面上的政治人物,真讓發明鏡子的老祖宗墳墓里翻身,徒呼奈何!演化了600萬年,還比不上個黑猩猩!

造物主讓我們生下來便雙眼向前,「明察秋毫而不見輿薪」,這實在容易讓人產生驕橫之心。我們細心審視前程,預知兇險,昂首挺胸,躊躇滿志,殊不知,明槍易擋,暗劍難防,腦後無眼的後患是:被人暗殺了還不知道是怎麼死的。這豈不是人生一大悲涼?

有一個婦女,透過窗戶看到對面院里晾曬的衣服,發現衣物上有些暗黃的污點,暗自嘲笑,後來發現天天如此。難道人家的衣服從來沒洗乾淨過?她狐疑地湊近窗戶,才發現自己家的窗戶上有積年的暗斑,不禁十分羞慚,趕緊擦洗玻璃,大做清潔。

其實,人人都應像這位婦女一樣,學會內省。如果覺得同事跟自己鬧彆扭,就檢查自己什麼地方不合轍;如果工作進行不順利,就想想自己哪方面做得不到位;如果上司對你不滿意,首先審視自己有什麼錯處;如果覺得全世界都不對勁,那麼應該檢查自己的心情質量,是不是自己的「鏡子」沒有擦乾淨……

蘇格拉底說,一個沒有檢視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柏拉圖更進一步的說,內省是做人的責任,沒有內省能力的人不配做人,人只有透過內省才能實現美德與道德。

內省就是善於反觀自己,不要一味怨天尤人,要了解自己做了什麼,自己的真正意圖是什麼,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更重要的,多用內省這面鏡子照出自己的不足之處,學會從平凡中找尋快樂,從平淡處發現閃光,讓陽光照進心靈之窗。

內省可以產生哲學,內省可以讓人重新整合自己,使自己與非我之間更加和諧。

生活在社會中的人,每天都在與外界的事物,與外界的人接觸。各種新的東西,新的觀念和想法,都會進入人的體系之中,這就需要整理。此外,內心世界的感覺與感受,也同樣需要內省來調節。有時候按照計划進行的事情,效果卻不像預期的那麼好,於是又需要內省。有時候自己不被很多人接受,也需要內省,找出自己與外界的交集。

內省可以幫助人重新認識自己,明白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麼,從而決定自己未來的走向。所以,內省除了幫助人成長之外,還幫助人找到成長的方向,讓自己不再迷茫。

內省還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別人,所謂推己及人,正是如此,通過了解自己,去了解別人,去感受別人,是一種途徑,儘管這樣的途徑有很大的局限性。在自己這裡圓滿的,在別人那裡未必行得通,因為還有一個參照系的問題。

不管怎樣,內省是個人成長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而且對每個人來說,這都是必不可少。

怎樣通過內省法來化解不良心緒?

內省法是在發生不愉快事件後,冷靜、理智地分析客觀現實和自己在整個事件中的過失與責任,通過分析原因,從而使不良情緒得到化解的方法。

  產生不良情緒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因為生活中的不利境遇所引起的;但也有一些是由於對事物的錯誤認識或產生了誤解而引起的;還有一些是由於自身的責任和處理不當而產生的。對於後兩種原因引起的不良情緒,通常只要冷靜、理智地分析事情的發生原因、過程、性質和自己應負的責任及其後果,就能使自己的心情逐漸平靜下來,不良情緒就能較快消解。

  不良情緒的滋長還與不良情緒的排它性引起思路的狹隘有關,即思路狹隘會加速不良情緒的滋長。所謂情緒的排它性就是指當某種不良情緒產生時,它會逐步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它所指引的方向去,即我們平時所說的「鑽牛角尖」,不良情緒越強烈,人的思維狀態就越有可能被捲入感情的漩渦中。譬如憂愁者越往憂愁處想,就越會悲觀失望;發怒者越想著發怒生氣的事情,一味指責對方不是之處,就會更加怒不可遏。另外一些原因卻被忽視了。因而不良情緒便會在這種狹隘的思路和對事物的片面認識下迅速滋長和蔓延。

  用內省法消解不良情緒,通常有三個步驟:第一步,首先必須承認不良情緒的存在。只有承認存在著不良情緒,才能清除不良情緒。有些人在產生了不良情緒時,卻不敢或不肯承認。譬如有的人因為失戀而痛苦,別人勸慰他,希望他振作,從痛苦中解脫出來,但他卻往往不承認自己存在不良情緒。相反,他認為自己遇到如此傷心的事情而出現痛苦是完全應該的,因而使不良情緒長期得不到清除;第二步,當事者在承認存在不良情緒後,就應認真分析原因,通過內省分析,消除惱、憂、怒的理由,使不良情緒得到消除;第三步,如果確實存在引起惱、憂、怒的理由,那也應該尋求合適的方式和途徑來化解矛盾,妥善消除致惱、致憂、致怒的根源。

所謂慎獨,字面上是[獨處時亦要謹慎行事]的意思。引申開來,則是勸人自律之意。

慎獨是儒家的一個重要概念,對於其含義,人們一般理解為「在獨處無人注意時,自己的行為也要謹慎不苟」(《辭海》),或「在獨處時能謹慎不苟」(《辭源》)。然而,70年代出土的馬王堆帛書《五行》經傳和90年代出土的郭店竹簡《五行》都提到一種慎獨,其內容卻與人們以往的理解大相徑庭。其文云:「鳲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能為一,然後能為君子,慎其獨也。(第8章)

對於這個慎獨,傳文的解釋是:「能為一者,言能以多為一;以多為一也者,言能以夫五為一也。」「慎其獨也者,言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謂也。獨然後一,一也者,夫五為一心也,然後得之。」這裡所說的「五」,是指「仁義禮智聖」,按照《五行》的規定,它是五種「形於內」的「德之行」。在《五行》的作者看來,仁義禮智聖雖然是「形於內」、形成於內心的,但還有「多」的嫌疑,還沒有真正統一於心,故需要捨棄仁義禮智聖形式上的外在差別,將其看作一個有機整體,使其真正統一於內心,故說「一也者,夫五為一心也」。因此,這裡的慎獨實際是指內心的專註、專一,具體講,是指內心專註於仁義禮智聖五種「德之行」的狀態。

《五行》又說:「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能差池其羽,然後能至哀。君子慎其獨也。(同上)傳文的解釋是:「差池者,言不在衰絰。不在衰絰也,然後能至哀。夫喪,正絰修領而哀殺矣,言至內者之不在外也,是之謂獨。獨也者,舍體也。」世間的事情往往是這樣,當人們過分關注外在的形式,內心的真情反而無法自然表達,所以真正懂得喪禮的人能夠超越喪服(衰絰)的外在形式,而關注內心的真情,「言至內者之不在外也。」在傳文作者看來,這即是「獨」:「獨也者,舍體也。」所謂「舍體」,即是捨棄身體感官對外物的知覺、感受,而返回於內在的心理狀態。所以慎獨的「獨」並非空間上的獨居、獨處,而是心理上的「未發」或未與外物接觸,指內心的意志、意念。「獨」的這種含義也見於先秦典籍之中,如《莊子·大宗師》說:參日而後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徹;朝徹而後能見獨;見獨而後能無古今;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

莊子所描繪的「見獨」頗類似於現象學中的先驗還原,即捨棄對世界的自然態度和固有看法,而回到純粹的先驗意識,見獨即發現內在、先驗的心理狀態。這裡的「獨」與《五行》一樣,都是在「舍體」的意義上使用的。所以莊子的「見獨」與儒家的慎獨雖然在內容上有所不同,但就二者是指內心的精神狀態而言,則是一致的,這種一致性顯然是建立在他們對「獨」的共同理解之上。獨也可以做動詞,作「內」講。《五行》傳文解釋「君子之為德也,有與始,無與終」(第9章)一句時說:「有與始者,言與其體始;無與終者,言舍其體而獨其心也。」這裡的獨即作「內」講,「獨其心」即內其心。「內心」的說法也見於先秦典籍,並與慎獨聯繫在一起,如《禮記·禮器》說:禮之以少為貴者,以其內心者也。德產之致也精微。觀天下之物無可以稱其德者,如此,則得不以少為貴乎?是故君子慎其獨也。

對於「內心」,鄭玄的注釋是「用心於內,尚其德在內」。《禮器》以「內心」來理解慎獨,與《五行》顯然是一致的,這應該即是慎獨的本來含義。那麼,到底什麼是慎獨呢?《爾雅》云:「慎,誠也。」而據《五行》傳文,獨是指「舍體」,也即內心的意志、意念,故慎獨即是誠其意。只不過慎獨在當時已成為一個專用名詞,其內涵已廣為人知,所以人們往往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解釋和說明,如《五行》的「能為一」、《禮器》的「內心」等等。但不論是「能為一」還是「內心」,其實都是指誠其意,只是具體表述上有所不同而已。

有的學者提出疑問,將慎獨釋為誠其意,是《五行》等篇的特殊理解,還是當時人們的普遍理解?難道《大學》、《中庸》的慎獨也是指誠其意嗎?回答是肯定的。先秦典籍中的慎獨都是指誠其意,《大學》、《中庸》也不例外。先看《大學》的慎獨: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這裡出現兩個「必慎其獨也」:前一個「慎其獨」是指「誠其意」,意思非常清楚;後一個「慎其獨」前,由於有「小人閑居為不善」一段,需要做一些辨析。朱熹對此的解釋是:「閑居,獨處也……此言小人陰為不善,而陽欲掩之,則是非不知善之當為與惡之當去也;但不能實用其力以至此耳。然欲掩其惡而卒不可掩,欲詐為善而卒不可詐,則亦何益之有哉!此君子所以重以為戒,而必謹其獨也。」(《大學章句》)按照朱熹的理解,這段話是說,小人獨自一人的時候,常常干出不好的事情來。然而,從他見到君子後試圖掩蓋自己惡行來看,他並非不知道應該為善去惡,只是一到一人獨處,無人監督時,便故態萌發,無力做到這一點。既然偽裝並不能真正掩蓋自己,那麼就應當引以為戒,「慎其獨」,過好獨居這一關。可是我們稍一留意就可發現,朱熹的這個註解並不正確。在《大學》原文中,「小人閑居為不善」並不是「慎其獨」的直接原因,而是要說明「誠於中,形於外」,「誠於中,形於外」才是慎獨的主要含義。這一段話是說,小人平時喜歡做不好的事情,當他見到君子後,卻試圖偽裝自己,「掩其不善,而著其善。」然而,人們的內心與外表往往是一致的,平時不好的意念、想法總能在行為中表現出來,「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勉強在形跡上偽裝是偽裝不了的,只有「誠於中」,才能「形於外」,所以「慎獨」必須落實在「誠於中」上,可見後面的「慎其獨」同前面「慎其獨」一樣,實際也是指誠其意。《大學》的慎獨是指誠其意,《中庸》的慎獨也是如此。

《中庸》首章云: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作者提出「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下面「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故君子慎其獨也」均是對此的進一步說明,因此,這裡的「道」具體指什麼,便成為理解慎獨的關鍵。由於本段以下,文章接著討論中庸,又有「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等論述,往往使人們容易認為這裡的「道」是指中庸之道,或至少與中庸有關,而慎獨就是指在獨居時謹慎其所為。但是我們知道,今本《中庸》實際包括兩個部分,從第二章(以朱熹《集注》本為準,下同)到第二十章上半段「所以行之者一也」為一個部分,第一章以及第二十章「凡事豫則立」以下為另一部分;前一部分主要談論中庸,後一部分主要談論誠明,它們被編纂一起乃是後來的事情。(參見拙文:《郭店竹簡與〈中庸〉公案》,《台大歷史學報》2000年第25期)所以第一章「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的「道」,不應是第二章以下,而應是第二十章以下所談論的道,也即是第二十章「誠者,天之道」的道,是第二十一章「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的道,是指誠而言。「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就是要時時保持內心的誠,它與《大學》的「誠其意」實際是一個意思。如果說上面的分析多少還帶有推論的話,我們不妨再來看更為直接的文獻材料:

劉向《說苑·敬慎》云:存亡禍福,其要在身,聖人重誡,敬慎所忽。《中庸》曰:「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能慎其獨也。」諺曰:「誠無垢,思無辱。」夫不誠不思而以存身全國者亦難矣。《詩》曰:「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此之謂也。

這裡明確提到《中庸》,說明它談論的正是《中庸》的慎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裡雖然略去了「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一句,但它先是提出「聖人重誠,敬慎所忽」,又在下面接著引時諺曰:「誠無垢,思無辱。」又說「夫不誠不思而以存身全國者亦難矣」,說明《中庸》的慎獨主要是對誠而言,乃是當時人所共知的事實;同時也說明我們對《中庸》文本的分析,確實是能夠成立的。

「慎獨」是我國古代儒家創造出來的具有我國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見於 《禮記·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這裡強調的「道」 「不可須臾離」之意,是「慎獨」得以成立的理論根據。

綜觀其文,「慎獨」指的是人們在個人獨自居處的時候,也能自覺地嚴於律己,謹慎地對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違道德的慾念和行為發生,從而使道義時時刻刻伴隨主體之身。

劉少奇對慎獨作了更通俗的解釋,一個人獨立工作、無人監督時,有做各種壞事的可能,而不做壞事。能否做到「慎獨」, 以及堅持「慎獨」所能達到的程度,是衡量人們是否堅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 成績大小的重要標尺。「慎獨」作為自我修身方法,不僅在古代的道德實踐中發揮過重 要作用,而且對今天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仍具有重要 的現實價值。

道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平其所不睹,恐慎乎,其所不聞,莫見平穩,莫顯平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慎獨在當今已成為一個專用名詞,人們都喜用慎獨作為座右銘,其內涵已廣為人知,但其內容卻與人們以往的理解大相徑庭,所以人們往往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詮釋和說明。

  慎獨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也是儒家自我修養的重要手段。在古代的典籍中,人們一般把慎獨理解為「在獨處無人注意時,自己的行為也要謹慎不苟」(《辭海》),或「在獨處時能謹慎不苟」(《辭源》)。其實,慎獨,關鍵是一個「獨」字。「獨」,有三種不同的理解:一是鄭玄的「閑居」之說;二是朱熹「人所不知而已所獨之地」;三是《五行》傳文「獨立性(個性)」,即「舍體」,內心的意志、意念。筆者傾向於第三種。

  慎獨是一種人生境界。慎獨是一種修養,一種高尚的精神境界,也是一種自我的挑戰與監督。柳下惠坐懷不亂,曾參守節辭賜,蕭何慎獨成大事。東漢楊震的「四知」箴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慎獨拒禮;三國時劉備的「勿以惡小而為主,勿以善小而不為」。范仲淹食粥心安,宋人袁采「處世當無愧於心」,李幼廉不為美色金錢所動。元代許衡不食無主之梨,「梨雖無主,我心有主」;清代林則徐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葉存仁「不畏人知畏己知」,曾國藩的

  「日課四條」:慎獨、主敬、求仁、習勞,其所謂慎獨則心泰,主敬則身強。以上種種,無一不是慎獨自律、道德完善的體現。但,這些慎獨的故事不老。

  古往今來,慎獨境界者不乏其人。詩人陸遊,一生都專誠、專註於愛國的情操,恪守抵抗侵略、重振王朝的信念,寫出了大量具有愛國主義豪情的詩篇。早年「戰死士所有,恥復守妻孥」的壯歌,中年「報國計安出,滅胡心未休」,,晚年「一聞戰鼓意氣生,猶解為國平燕趙」。這,就是一位愛國者的慎獨心志。此心志,一生恪守,至死方休,可歌可泣!

  慎獨是一種情操,慎獨是一種修養,慎獨是一種自律,慎獨是一種坦蕩。

  「吾日三省吾身」,即是慎獨的工夫。三省其身,即面對自己,澄清自己的內部生命,純粹是為己之學。魯迅曾說:「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和更無情的是解剖我自己」。

  慎獨的最高境界是孔子所說的「隨心所欲」。這裡講的隨心所欲不是我們日常所說的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是指道德修養到一定程度後所達到的一種道德境界。只要我們從「慎獨」開始,持之以恆,就能實現從道德修養的「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飛躍。

  慎獨者,為儒家所倡,釋家、道家亦崇之甚高,唯其遵奉敬畏之事不同。儒家尊孔聖之教,行禮儀教化;佛家奉釋迦牟尼,尊佛菩薩及諸鬼神;道家行老莊之言,所奉者道,即自然之妙常。我們所作所為、所行所止、起念動心,佛家云:「有佛菩薩乃至諸鬼神,無不盡知盡見,」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無論信教與否,然於修身正己,誠可信也。儒道亦然。

  慎獨雖然是古人提出來的,但並沒有因時代的更迭變遷而失去現實意義,是因為它是懸掛在你心頭的警鐘,是阻止你陷進深淵的一道屏障,是提升你自身修養走向完美的一座殿堂。

慎獨者,大學中庸之法也。謂之有一等養氣功夫,必有一等慎獨功夫。故慎獨者:

居不妄想,此一也。所謂志合於道,君子不欺於暗室,不思邪見,坦然蕩然,無畏其然。

行不妄做,此二也。此亦是養神功夫。行事無所掛,仰不愧天,俯不怍人,無有悔氣之嘆,漸築己之獨行,超拔人格與氣魄,莫為大甚。

心不妄動。此三也。何時何地,均養大心量,不作無辯之辯,無義之議,以發自性之信念系之,當可。

思不妄發。此四也。今之人好言炎炎,終日言不及義,以小我之心,惡君子之大道。此彼其小也,我何因其小而與其共小之?故必得可語道者,而語之;其不明義者,罷之不言,可也。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指所指,其嚴乎。明君子不可不戒耳。

錄慎獨語醒之: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禮記·中庸》

「蘭生幽谷,不為莫服而不芳;舟行江海,不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義,不為莫知而止休。」

——《淮南子·說山訓》

「不睹之睹,見莫大焉;不聞之聞,聞莫甚焉。其心一動,是不睹之睹、不聞之聞也,其復之也遠矣,故君子慎其獨也。」

——《復性書·中》

「獨者,人所不知而己獨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細微之事,跡雖未形而幾則己動,人雖不知而己獨知之,則是天下之事,無有著見明顯而過於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慎,而於此尤加謹焉。所以,遏人慾於將萌,而不使其滋長於隱微之中,以至離道之遠也。」

——《四書集注·中庸注》

「眾見之過,猶易懲艾;獨處之過,最足障道。何者?過在隱伏,潛而未彰。人於此時,最所易忽,且多容養愛護之意,以為鬼神不我覺也。豈知莫見乎隱,莫顯乎微,舜、跖、人、禽於是乎判,故慎獨要焉。」

——明末著名思想家李二曲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大學》

「自昔孔孟相傳心法,一則曰『慎獨』,再則曰『慎獨』。夫人心有獨體焉,即天命之性而率性之道所從出也。慎獨而中和位育,天下之能事畢矣。然獨體至微,安所容慎,唯有一獨處之時,可為下手法」

——《人譜類記》

漢昌邑縣令王密,為報答太守楊震栽培之恩,「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

在儒家推己及人、修己安人的修養活動中,修己是根本,在修己中儒家十分重視反求諸己。孔子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靠自己實踐道德仁義,小人則求諸別人。在反求諸己中最有特色的 方法是內省、慎獨。「忠恕之道」、「大學之道」都含有內省、慎獨的思想。

內省包含了自省、自訟。孔子說:「見賢思齊焉,看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看見賢人就希望向他看齊,看 見不賢的人就應該在內心反省一下自己有沒有和他一樣的毛病。和自省法意義相近,孔子還提出了自訟法。他 說:「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意思是說我沒有看到能夠發現自己的過錯而內心責備自 己的。自省主要是看到別人的過失作自我檢查,看看有無這方面的問題。自訟是針對自己已形成的過失作自我 批評。自省、自訟是一種自我約束的心理功能。它通過反思對自我進行再觀察、再認識,知過必改,得能莫忘 ,它的目的在於調節自我行為,不斷強化自我的道德意識和倫理人格。在今天的思想教育中仍可借用這種方法 進行自我教育。陳毅同志能成為一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是和他嚴求諸己,謙恭抑己,「中夜嘗自省,悔 愧難自文」,「靈魂之深處,自掘才可能」的自我反省精神分不開的。

在內省修養中,還要做到「慎獨」。《大學》在「誠意」中提出了慎獨。慎獨是要有堅定的道德信念,不 因他人監督而行善,亦不因無人監督而做惡。

思想品質修養是一件自做主宰的事情,他人不能越殂代庖,慎獨的自覺性在修養中有重要意義。劉少奇同志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一書中講到:「對於一個有修養的共產黨員來說,他沒有個人的得失和憂患。即使 在他個人獨立工作、無人監督、有做各種壞事的可能的時候,他能夠『慎獨』,不做任何壞事」。這說明在今天思想教育中很有必要吸取儒家的慎獨法。

《中庸》中講的「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是慎獨的基本要求。慎獨要從「隱」和「微」兩方面著手。所謂 「莫見乎隱」就是說不要在他人看不見、聽不著時就放縱自己。一個人能不能在沒有人看見的情況下,依然堅 持嚴格的自我約束,既是衡量自我修養自覺性和堅決性的依據,又是決定自我修養能否有效的重要因素。修養 就要做到不論在明處或暗處,在眾人之中或獨處之時,都能使道德行為始終如一地貫穿在自己的活動之中。所 謂「莫顯乎微」,即在微小的事情上也不能放鬆自己。修養一定要從小事做起,從小毛病改起,小中見大,防 微杜漸。

當然,吸取內省、慎獨的方法不是照抄照搬,而應批判地改造,賦予它們新的內涵。我們今天的內省、慎 獨是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在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思想道德原則、規範的指導下進行的。這種修養不是閉門思 過,獨善其身,而是通過改造世界又改造人自身的實踐活動來實現的。

儒家文化是一種典型的倫理型文化,它造就了中華民族重視道德教育和修養的優良傳統。在新的文化歷史 背景下,發掘和發揚儒家德育方法論方面的寶貴傳統和遺產,是當前思想教育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儒家德育思 想十分豐富,本文僅就其有代表性且影響較大的幾種方法作一具體分析。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者「愛人」。愛人的關鍵是實行「忠恕之道」,「忠」是「已欲立而 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自己要站得住,也要別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也要別人事事行得 通。「恕」是「已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願意乾的,不要強加到別人身上去。從心理換位角 度看,「忠恕之道」有以下幾點合理因素:

首先,它的基本方法是將心比心,以已度人。「恕」是如心的會意詞,意為將心比習,以心換心,所以賈 誼在《道術篇》中說:「以己量人謂之恕」。所謂「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要善於體驗自己的情感和需要 ,在此基礎上去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要,避免做出有損他人之舉。「忠」的基本方法與「恕」相同,「已欲立 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己」。這裡的「能近取譬」,也就是以已度人。 同時「忠」還有內省思想,即以人度己。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孟子 進一步發展了這一思想,他說:「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 「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 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這就是說君子一定要反躬自問:對人是否忠誠。對他人的愛、治和 有禮如果引不起對方的積極反應,達不到預期目的,就應反省一下自己是否符合仁、智、敬的道德原則。這種 以人度己的「內省」法是以他人為媒介,從別人對自己的行為反應中檢查自己的過失,調整自己的行為。「恕 」與「忠」將以己度人與以人度己兩方面結合起來,有助於人們達到深刻、全面的心理換位。

其次,「恕」與「忠」是相互補充的。「恕」的要義是「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它是消極地愛人,是有所不為。「忠」是積極,主動地愛人。孔子的「忠」有忠君思想,但「忠」不是 專指處理君臣關係的倫理規範,它有更廣泛的內容。諸如對人「忠誨」 「忠告」 「與 人忠」、 「言忠信,行篤敬」等等,這裡的「忠」都包含真心誠意、積極為人的意 思。從心理換位上看,人們通過以已度人所產生的道德行為不外有兩種:一種是感受到對方的心理體驗,同情 對方,不去做有損對方的事;另一種是同情對方,並能積極主動地幫助對方,給他人以快樂和支持。這兩種情 況在人際交往中不可或缺。「恕」與「忠」反映了這兩種情況,它們是消極地有所不為和積極地有所作為的統 一。

再次,「忠恕之道」包含了互惠互利精神。人在社會聯繫中產生了交往的需要,在交往中誰都不願意別人 損害自己的利益。「恕」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反映了將對他人的要求轉化為自我約束的心理過程。「忠 」的「立人」、「達人」是通過情感上的愛、物質上的扶助、道德上的勵導來影響和感化他人,它包含著在「 立人」、「達人」中實現「己立」、「己達」的互惠思想。「忠恕」的互惠互利精神有助於人們在交往中避免 壞的行為和趨向好的行為,形成一種共同善進的人際關係。

「忠恕之道」在封建社會的運用帶有時代性和階級性,當它注入實際的道德內容時,有大量封建性糟粕。 它所遵循的心理換位原則是正己→推己--盡己。正己是先正己心,即按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封建 等級制的道德規範來塑造自己。推己是體驗相親相愛的孝悌之情,並向外擴展,通過交心、比心體驗封建社會 不同倫分的人倫之情。盡己為立人、達人,主要是盡倫盡職,用封建倫理原則待人、治人,以形成父慈子孝、 君惠臣忠的封建等級制的親疏尊卑秩序。

我們可以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從心理換位方法的角度批判地繼承其合理因素。

首先,吸取「忠恕之道」的心理換位方法有助於實現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溝通和理解,增強教育的針對性 。「忠恕」的以己度人為認識他人提供了一把鑰匙。在思想教育中教育者若能以己度人,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 ,將自己置於與己迥異的教育對象的心理位置上去觀察、體驗和思考問題,就可以洞察教育對象接受教育的最 佳心理狀態,有的放矢地開展教育工作。「忠恕」方法要求人們克服以自我心理位置為中心的傾向。孔子杜絕 了四種毛病--「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他不憑空妄測,不絕對肯定,不固執 己見,不自以為是。這些就是反對以自己的好惡為取捨標準。這四種毛病是人際交流中容易犯的,教育者也應 引以為戒。如果教育者總以自我心理位置為中心,以自己的主觀好惡為取捨標準,不管對方的心理要求,必然 會障礙雙方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思想教育就很難奏效。「忠恕」方法將以己度人和以人度己結合起來,對思想 教育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教育者在以己度人的同時還要善於以人度己,經常反躬自問:對教育對象是否真心誠 意,盡心盡責,注意教育對象對自己言行的心理反饋,通過反饋信息及時調整和改進教育方法,以尋求教育手 段與教育對象的最佳結合點,提高思想教育的效果。

其次,「忠恕」方法有助於培養教育對象優良的思想道德品質。「忠恕」之道的以己度人在形成道德自律 方面有重要作用。皮亞傑的認識不平衡理論認為:「自律只與互惠有關,當相互尊重的情感強到足以使個人從 內心感到要象自己希望受到別人對待自己那樣去對待別人時,才會出現自律」。而「象自己希望 受到別人對待自己那樣去對待別人」就是以己度人。「忠恕」方法可以使主體產生一種移情力,即設身處地理 解他人的情感、慾望、行為的能力。個體正是在這種移情力的作用下,將道德規範逐漸內化,建立自律道德, 使個體由原先單純被教育、被塑造階段進入到同時也能進行自我教育、自我塑造的道德修養階段。

儒家人格修養的現代意蘊。其一,修身。儒家經典《大學》把修身看作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礎,強調從天子起,人人都要「以修身為本」。其二,自省。傳統修養認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的目的是要使外在的「道」轉化為凡心的「仁」,也就是「君子學道則愛人」。「思」就是對所學內容的思考和對自己言行的自我檢查。道德修養不能僅僅停留在對知識的學習上,還要學會「舉一反三」,「溫故而知新」,更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其三,慎獨。傳統道德修養還強調「良心」在擇善去惡中的作用,認為「慎獨」是提高道德品質的關鍵。慎獨是主體對道德的高度自覺,時時處處按照道德準則辦事,就能達到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踰矩」。傳統道德修養的修身、自省和慎獨是建立在性善論基礎上的,主張「為仁由己」 ,強調向內擴充人性固有的「善端」,發揮修養個體的主觀能動性,進而使人們明白要達到理想的人格境界,只需內心的覺悟,就可修養成堂堂正正的人。

馬克思、恩格斯曾主張將「德育只限於這樣一條原則: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是只實行完全平等和兄 弟友愛。」我們應在社會主義平等和友愛的基礎上批判地繼承「忠恕之道」。在思想教育中提倡 「己立立人,已達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使人們既視自我為目的,又視他人為目的,每個人都 如同對待自己那樣去對待他人,以期在互惠互利的交往中充實雙方,達到各自的完滿。它不僅符合思想教育的 一般規律,也符合人們在社會主義社會裡共同發展、共同完善的根本要求。

1、我們為什麼要慎獨?

慎獨是一種情操;慎獨是一種修養;慎獨是一種自律;慎獨是一種坦蕩。所謂慎獨,是指人們在獨自活動無人監督的情況下,憑著高度自覺,按照一定的道德規範行動,而不做任何有違道德和法律之事。這是進行個人道德修養的重要方法,也是評定一個人道德水準的關鍵性環節。

「慎獨」一詞,出自秦漢之際儒家著作《禮記"中庸》一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東漢楊震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三國時劉備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清代林則徐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無一不是慎獨自律、道德完善的體現。革命領袖劉少奇同志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中引用了該詞並賦予新意,他指出:對於認真進行道德修養的共產黨員來說,「即使在他個人獨立工作、無人監督、有做各種壞事的可能的時候,他能夠『慎獨』,不做任何壞事。」無數革命前輩,由於地下工作的需要,常常獨立作戰,正是靠這種高度自覺的慎獨精神,給後人留下了「清白於世,忠誠一身」的光輝典範。

慎獨修養離不開在實踐基礎上的內訟自省,離不開嚴格的自我批評和積極的思想鬥爭,離不開經常性的自我道德審視、評價和揚棄。《論語》上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努力做到慎獨,注意清理思想深處隱而不顯的不健康因素,反省在微小的事情上暴露出來的錯誤觀念。「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有許多勞教人員就是因為缺乏慎獨意識,在某些「無人之境」中,利令智昏,心存僥倖,做了不該做的事,從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直到進了監獄才懊悔不已。

朋友們,慎獨是懸掛在你心頭的一記警鐘,慎獨是阻止你陷進深淵的一道屏障,慎獨是提升你自身修養走向完美的一座殿堂,而拒絕慎獨,就像放任「病毒」在自己的肌體內蔓延滋長,最終結果就是徹底毀滅自己。因此,為人做事都應該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防微杜漸,警鐘長鳴;不唯慎獨,還要慎權、慎欲、慎微、慎眾,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在孤獨中磨礪自我,在寂寞中成就事業,以逐步把自己培養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並共同把我們全社會的道德水平推向更高的境界。一個人應該怎樣進行「慎獨」?實踐告訴我們,講「慎獨」,首先要在「隱蔽」處下功夫,別人看不見、聽不到的地方,是一個人鍛煉自己的道德品格的重要場所。中國戰國時期的進步思想家屈原在《橘頌》中說:「閉心自慎,終不過失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古希臘的哲學家德漠克利特也說過:「要留心,即使當你獨自一人時,也不要說壞話或做壞事,而要學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別人面前更知恥。」即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所言:隔牆有耳;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為。要做到「慎獨」,還要注意從一點一滴的「微小」事情做起。俗話說: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積小善而成大德。進行師德修養,要從小處起步,防微杜漸,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獨。」清·金纓《格言聯璧·持躬》有道德的人時刻注意光明正大。所謂「慎獨」,指的就是當你獨自一個人時也應當謹慎、認真。它其實可以說是人的一種修養。一個能做到「慎獨」的人,絕對是一個自制力很強的人。

2、慎獨的必要性

「慎獨」是必要的,對於一個人的成功來說,我們不可以去遷就自己,要找回自信更需要自制。沒有人可以對我們的人生負責,除了我們自己。這樣,我們應該很堅定的告訴自己------「我,一生最大的事業,不過是放心而已」!當沒有人監督指導我們的時候,我們需要「慎獨」,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放心!

「慎獨」是必要的,對於一個人獲得內心的坦然來說。有的人也許會說,「這件事我做了又怎麼樣?反正沒人看見」。但請你記住「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也許你在為的了些蠅頭小利卻沒被發現而得意,請你想想,那些個貪官們,在他們的權利膨脹,以為能一手遮天的情況下,做了些情理不容的事,可最後呢。。。。。。就算你運氣好,做得真的沒有一點蛛絲馬跡,但騙得了別人,你又如何去氣派內自己的心呢?你能笑得坦蕩,走得從容嗎?

「慎獨」是必要的,對於整個社會來說。只有我們每個人都做好分內之事,做到無愧於心,無愧於人,有很強的自我約束力,那可以想像,這個社會上所謂的法律就真的是「一紙空文」了,因為沒那個必要了!那麼整個社會必然會井然有序,一片詳和安寧!

正因為「慎獨」如此重要,所以我們都應該努力做到「慎獨」!正因為這樣的一句俗語――「人前的淑女不算淑女,只有在人後仍能保持優雅的風度,那才是真正的淑女」,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3、我們怎樣做到慎獨?

要做到「慎獨」,首先我們應該做到「嚴於律己」,對自己嚴格要求,不可太過容忍自己哪怕偶爾的錯誤,時刻將自己放進整個社會中去衡量,力求做到「盡衫盡美」。再者,我們更應該去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質,注重自身修養,當我們成為高素質的人之後,就更容易做到「慎獨」了!最後,為了我們的成功,為了我們內心的寧靜,為了整個社會的祥和安寧,我們亦要時刻省視自己,做到「日三省乎己」!總之,我們每個人都來小心謹慎地對待自己

4、現實社會中的慎獨

慎獨,這個詞聽起來有點遙遠了,它似乎只是古代君子修身的信條。在現實社會中,我們更多見到這樣的情形:在眾人面前講究衛生,獨自一人時隨地吐痰;有警察時遵守交通規則,一旦路口無人值守就闖紅燈;在自己熟悉的團體內謙恭有禮,一旦置身於陌生的環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很多人都形成了這樣的心理:規矩是給別人定的,而我可以想辦法突破它。實際上,在契約社會中,只有人人都以自覺約束的方式享受自由,才能獲得持續的權利。這是現代社會秩序中的重要特點,也是誠信的基礎。

首都經貿大學心理學教授楊眉首次與中學生探討有關慎獨的話題。青少年時期,人的可塑性最強。從小培養規則意識和誠信意識,不僅有助於青少年心理健康,也有助於確立現代生活理念。緣起:人格心理學有「核心特質」一說,指的是那些在構成人格方面起著主要作用的人格特點。如「慎獨」,作為一種核心特質,它可以派生出諸如:自律、自我約束以及嚴格要求自己等人格特點。古人的一種修養方法,指人獨處時謹慎不苟。」(:「獨」是「眾」的反義詞,慎獨指的是:在眾人面前不該做的事,在一人獨處時也不做。

為什麼有些事在眾人面前不該做?因為做了會妨礙甚至傷害別人,而最終這種妨礙和傷害又會如飛去來器一樣,回落到我們自己身上。例如,我們在眾人前不可以隨便拿用別人的東西,拿了,要麼會受到別人的指責,要麼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小事也一樣,如隨地吐痰,即使沒人當面說你,但別人也會因為你這個壞習慣而疏遠你。以上談的是「慎眾」,是他律,而慎獨是自律。那麼,人為什麼要慎獨?

人要慎獨,是因為人在獨處時,仍有可能做出違反他人利益,並最終損害自己利益的事。所以,就有了慎獨的必要。比如說,抄作業、作弊能夠獲得好成績,這就是對認真學習的同學的不公平。而結果,由於自己平時沒做努力,這種壞習慣最終又會影響一個人的學習成績。再比如,在沒人知道的情況下拿別人的東西,這事實上就給別人造成了損害,而一次得逞有可能使人產生僥倖心理,結果便有可能在某一天約束不了自己,以至於被繩之以法。也許有人只這樣拿過一次,永不再拿,那麼,證明他還有良知。可是對一個有良知的人而言,他從此有可能永遠也逃不開自己的良心責備,這個飛去來器最終還是落到了自己身上。所以,從操作上看,慎獨就是不論有人無人在,都自覺嚴格遵守社會公德,不做有可能損害他人或社會利益並最終損害自己利益的事。

慎獨是自律的最高境界,其表現形式是:自律、自我約束和不欺暗室。它既是過程也是結果。「慎獨就是要在自己獨知、無人知曉的情況下,或者是個人獨處,無人監督時,也要嚴格要求自己。謹慎小心,自覺遵守,不做有違道德的事,不因別人的不在場或不注意而幹壞事。尤其是只在一閃念的情況下,自覺不做非分之想,違規之行。」

但對最後一句話,我有不同觀點。衡量一個人是否慎獨,不在於他是否有「非分之想」,而在於他獨處時,行為是否仍然謹慎不苟。人有非分之想是正常的,只要不做非分之事就行。因為人不可能做到「自覺不做非分之想」,但人完全有能力做到:自覺不做「違規之行」。好人不是沒有惡念,壞人不是沒有善念,他們之間的差異只在於:好人有惡念但少惡行,壞人有善念但少善行。所以,衡量一個人是否慎獨,不在於他是否有「非分之想」,而在於他是否獨處時,在道德問題上仍謹慎不苟。

人類組成了社會。如果在一個社會中,人人都只按他自己的想法去做事,社會就無法正常運轉,因為很多時候別人也在渴求我們想要的東西。假如人人都為了自己的願望為所欲為,這個世界就會亂套,其最終結果就是人人都會受傷。因此,為了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我們每個人都以一定的自我約束去與社會交換做一個公民的權利,這是一種社會契約。如果一個人不肯自律,那麼就有可能被社會剝奪其做公民的權利。所以說,慎獨使我們持續擁有做公民的權利。

慎獨還能帶給我們真正的自由。任何思想或念頭,只要不變成行為,就不會給他人或社會造成影響,不會妨礙社會的正常運轉。而行為不然,它會造成實際的影響,如果它造成的是違背社會規則的影響,就有可能受社會約束。此外,隨心所欲、任意妄為也並非真正的自由,而是讓心靈成了本能的奴隸,被本能所左右,這種情形積累到一定程度,又會被社會約束。所以,自由的核心是慎獨,慎獨使我們擁有真正的自由,成為自己的主人。

不以自律的方式養成慎獨的習慣,只靠在人前的自我約束是靠不住的,小事也許做得好,大事時難免不受壞習慣干擾。

所謂習慣,是指人在長期的情境刺激或重複練習後形成的自動化的連鎖動作。例如,養成隨手關燈習慣的同學,在最後一個離開教室時,會不假思索地關燈,而自己卻一點都沒有意識到。再如,養成不抄作業習慣的同學,如果他抄別人的作業,他就會感覺很不舒服,而這種不舒服會迫使他很自然地終止抄作業的行為。

習慣一旦形成,在遇到同樣的情境時就會做出同樣的行為反應。因此,習慣又被稱作人的第二天性。人不僅以天賦形式擁有許多潛能,而且,還擁有了一種在後天可以通過學習而具備某些能力的機制——習慣。

如果我們感覺哪方面需要完善,我們便可以啟動造化賦予我們的第二天性———習慣,讓它為我們服務。人都怕累,但當一個行為成為習慣,當你面臨一個相應的情境刺激時,你的意識還沒有反應,那個已成為習慣的行為已經完成,因此,何累之有?

但是,習慣是習得的,不是天生的。習慣可以在無意中多次重複同一動作的基礎上形成,如一個家庭的飲食習慣,一個學生的書寫習慣等,也可以在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的練習中形成,如學習的習慣,自律的習慣等。顯然,我們所談的慎獨的習慣,是需要在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的練習中形成的。

在習慣形成的開始階段,人肯定會感覺很累,這是個人成長必須付出的代價。好在形成一個習慣所需的時間並不多,連續三個月左右,就可以形成一個新的習慣。三個月時間養成一個好習慣,從此幾個三十年受益,這有多好!所以,現在我們養成好習慣,好習慣就會滋養我們,而現在不養成好習慣,壞習慣就會侵害我們。

5、我們在哪些方面需要慎獨?

假如你獨處時決定做某事,在不被別人知道的情況下,你仍然給自己找了許多借口,通常這件事就是有違社會規則的。為了便於學生分辨自己的行為,以便實踐,我給大家提供了一個鑒別自己行為的標準:假如你獨處時決定做某事,在這事不會被別人知道的情況下,你仍然給自己找了許多借口,通常這件事就是有違社會規則的。你就有必要考慮慎獨了。

做到慎獨最基本的是要:遵守社會公德;拾金不昧;注意環保;愛護公物;尊重別人的隱私,不偷看別人的日記、信件;無人監考時也不作弊;不看暴力、色情片;不在背後議論別人。

現在是網路時代更要注意網路文明。有人說:「網路上都說真話,那還怎麼自我保護?」也有人說:「姓名、地址可以是假的,其他的都可以是真的。」這個問題很重要,你能注意網路文明,但你不知道別人是否注意網路文明,所以我特別提醒大家:除了注意安全之外,也要有節制。

除此之外,我還提醒大家在以下方面注意慎獨: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嘗試吸煙、喝酒、吸毒等行為。我知道,一般情況下,大家是不會做這些事的。但是,有時候,在有些特殊的場合中,也許僅僅是為了好奇或是為了虛榮,也許僅僅是一念之差就做了。但是,有些事是容不得一念之差的,比如吸毒。因此,人如果有這個意識會比沒有這個意識更容易防患於未然。

「我們做事必須有自己的原則,一是不違反法律法規,二是要問心無愧。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也許你由於一念之差犯的錯誤永遠不會有人知道,但如果因為你的疏忽,給別人帶來傷害,你會心有不安,受到良心的譴責。」

6、我們大學生如何做到慎獨?

儒家人格修養論把修身作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起點,使自我融於家、國、天下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儘管它在一定程度上壓抑了個性自由,但在客觀上卻把自我與社會責任聯繫起來。這種「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抱負,必然需要與之相契合的人格支撐。

其一,儒家認為要對自己負責,就要有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表現在行動上就是「好學」,學習與體驗高明的修養之理是成為君子的必經之途。

其二,崇尚孝悌,強調家庭責任。孔子認為欲愛一切人,就要從愛自己的親人做起。孝悌是孔子所謂「仁」的根本存在:「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其三,提倡忠恕之道,強調對他人的責任。曾參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是盡已為人,指的是愛人就要對人竭心儘力,誠實負責。恕是忍耐和互讓,即「嚴以律已,寬以待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在這種社會關係中,每個成員都承擔著各種社會角色,每個社會角色都是權利和義務的統一體,都對他人負有一定的責任。

其四,強調對社會、國家的責任。孔子說:「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則更是一種對天下負責的人格。

中華民族悠久的傳統文化是重要的責任道德教育資源,要通過優秀的傳統文化來培養、塑造當代大學生對自我、家庭、他人和社會的責任。

由於社會轉型的衝擊、多元文化的影響、家庭教養的誤導、「成人」教育的缺失,導致部分大學生出現人性壓抑、人格扭曲、人品功利和人心浮躁的傾向,貪圖享受、盲目攀比、追求時尚、注重眼前、心理壓抑成為一些學生共有的價值取向特點。諸如此類的人格問題,不僅會影響到大學生的發展與成才,也會影響到全社會的和諧與秩序。因此,在注重對大學生進行現代法制、社會規範等剛性內容教育的同時,必須利用傳統文化、經典著述等柔性內容加強對當代大學生的人格與人品教育。作為中國古代道德文化中的精華,儒家經典思想對當代大學生的人格教育具有積極的意義。然而,當前我國社會倫理價值、文化體系、道德觀念正處於變革的過程中。因此,有效地加強大學生的健康人格教育,需要從中國傳統人格修養中汲取營養,塑造大學生健康向上的人格。

傳統人格修養對當代大學生的人格修養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修身是大學生一輩子的目標,修養是一種特殊的教育過程,每個人的生命里都有健全人格的種子,如何使它破土而出,成就自己特有的魅力,最關鍵的還是要通過修身才能達到。

其次,大學生要經常自省,要對日常所做的事,進行自我檢查,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規範。大學生要有內在的道德教育需求,修養成自主、能動、創造性地進行認識和實踐的道德主體。

再次,強調慎獨,寓修身於大學生的言行之中,倡導通過主體內心感悟而自覺實現應有的行為規範,造就人的自覺性,即自覺地進行自我約束、自我監督和自我改造,促進大學生自覺地棄惡揚善,進而增加大學生做人的底蘊和力量。

最後,強調主體的自我修養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過程,發揮主觀能動性是使大學生在內化過程中進行自我修養。外部的影響、適當的引導對於人格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但最關鍵的是要把外在的要求經過主觀能動性內化為自覺的行為習慣,成為一種文化的積澱。既要做到自勵,又要做到自控,保持樂觀向上的積極心態。樹立獨立、自主、自強、自立的信念,主動拋棄不良人格,培養自身優良人格。

大學生要有自我責任感。大學階段是人生髮展的關鍵時期,要養成對自己行為負責的態度,要提高自我的能力和水平,對自我負責。只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使自我有所發展,才可能為家庭和社會儘力。對家庭盡責是社會穩定和發展的基本前提,只有孝敬父母,從愛父母、愛親人開始,對家庭負起責任,才能由此對社會、國家負責。人不僅要對自己負責,還要擔負起社會責任,因為社會責任是人生責任的核心和靈魂。對家庭、他人及社會負起責任,也是人生意義的體現,只有對社會及人類有意義,才是有價值的人生。儒家人格修養的目的,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具有高尚人格的人,須從自我做起,擔負起對國家的責任。從一定意義上說,這也是人生修養的境界。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