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610098.JPG  

嘉义历史城区的迷人,就在于刚刚好的街廓格局,不慌不忙的街道,还有穿插在水泥楼房间的古朴的执著,不会突兀地抓住你的眼睛,但总是会让人不自主放进心里面。当然还有是整片的「有年纪」,而不是单一的,或一条街。

忘了是甚么电视节目里提到的京都,「木造房子保持得很好很完整,让人很惊讶」。

嘉义就是嘉义,但也许你能懂我的意思。

不能强人所难,但如果屋顶能沿用黑瓦片...就更棒了。

 

隔壁的传统药房虽然已经是水泥楼房,但也很迷人。

 

P1610096.JPG   

更何况,这里还是陈澄波的第一画室!

 

~一步一脚印,走进1927年的南方艳阳下~

顺道绕过去博物馆买票。周六的陈澄波纪念音乐会。

 

恍惚著,跨近了一步,在冷空气和逐渐热起来的心情交错间,看到了日本殖民时代的嘉义,是陈澄波画笔下的南国小城、常民风情。挑夫前行至半路,小腿可能被甚么叮了,痒起来,暂时停下,左脚勾过来蹭著右小腿。

温陵妈祖庙,那时候还没改称朝天宫,还没遭遇美军轰炸…

街道是鹅鸭的白日活动场域,庙前水井是邻里街坊的八卦集散地。日光暖暖,时光悄悄,暂且没有过与不过,消磨当下日常。

走一步是一步。

P1550788.JPG   

〈陈澄波百二互动展-光影旅行者〉昨天在嘉义市立博物馆开展了。

 

前脚走,后脚放。

要赶回家,过两天再过来穿越时空。 

 

嘉义前辈画家陈澄波就住在国华家兰井街口。他和家人在国华街穿梭日常生活,市民们则从国华街接近陈澄波。

他自1926年起,连续三年以国华街为主角,画出《嘉义街外》,是日据时期第一位以油画入选帝展的台湾人。1947年在自家阳台画下《玉山积雪》之后,则结束了他的人生如油彩(1895-1947)。

国华街,该是嘉义最陈澄波的一条街。 

P1600737.JPG    

《绝美的惊叹号!陈澄波》预知临别纪事

陈澄波故居位在国华街与兰井街口,据说当年视线可及玉山积雪,只是难得一见。现在,能见到雨后阿里山的青色山峦,就已经心满意足。

城市大了,路开通了,两排换成了水泥楼房,店招琳瑯满目,风景已经换过数代。

 

他在自家楼上画下了《玉山积雪》,那年是1947年。那幅画,是他的绝笔之作。 

「远近距离不明显,尤其是前景的房屋都陷入地面也模糊不清,近山也象征性地画简单的山形,但运笔粗犷,是否急速完成,或情绪缴动,据说这张作品是他最后的遗作,是否有死亡的预兆?」 

55 玉山积雪  1947年.jpg  

故居现在是「台湾人的冰店」,料好实在,这个方向再过去,下一个街口就是温陵妈祖庙。

 

P1600747.JPG  

长子陈重光老师回忆:兰井街房子比较浅,若有人来看画,陈澄波都引人从户外看进去。所以应该是这样的距离吧?

 

猜不出来年纪,看起来是国三,却聊著高一的生活点滴,应该是刚结束补习吧?总之,在周末南国午后,两人合吃了一碗冰,时间和感情又再往前推进了一点,也向纯洁而美好的两小无猜之终点靠近了一点。

P1600749.JPG  

通常应该是两人合吃一碗?老板娘还特意问我要几只汤匙。有女孩骑车经过。其中一个男孩转头凝望了一会儿,另一个男孩则视而不见,低头继续吃冰...

 


 

(摘录自《嘉义市‧雨后散步:府路巷、兰井街、嘉义城隍庙》:国华街靠近中山街的部份在清朝时期发展逐渐发展起来,人称「新店街」,乾隆29年(1764年)的《续修台湾府志》记载"新店街:西门外街尾桥头,算是诸罗县城西门外的一处热闹聚落,这个地位居南方的街尾,所以又称「新店街尾」。)

 

P1680240.JPG  

自从环外道路系统启用后,从民雄走台一线到水上,嘉义市区这一段的走法,泰半是从忠孝路进城后,右转过路桥,再左转接博爱路笔直穿过去。不需要也不会再经过老城区。

如果时光回到清代呢?

「清同治年间,邑绅赖时辉、岁贡陈熙年捐资舖设石板路,从西门外、今国华街181巷穿越忠义街63巷,长约300公尺,通称府路巷」这条府路巷,过民生北路,经下菜园、番仔沟,是通往当年府城台南的大道。 

 

 

如今,「巷道里新旧建建筑夹陈,上一秒看到的是百年红砖古厝及洗石子外墙老屋的欧式典雅,下一刻见到的却是铺满铁皮的房舍与平凡无趣的现代化水泥楼房」,或许是台湾城镇不断翻新,众多古道不得不的宿命。

如果能够得到更多市民关注,进而促进政府与居民的共同合作,这条陈澄波该踏过的府路巷,是否还来得及保留住现存的风貌? 

 

P1680279.JPG  

府路巷靠近民生北路这一头,快接近尾声了,一幢木造房子,拆得只剩下支架,顶上搭了棚子,三或四名工人状男子,或坐或斜倚著柱子。应该是他们的午休时间。

看样子,也是这间房子的「休息时间」。

大费周章,应该是修复吧?

光从墙外这样探看,不准确,但因为看不到底,想必原本也是座「房子」哪!

也许过不久,就可以看到神采奕奕的它。

工人的小货车就停在工地墙外,车不算大,巷道却很小,只容一辆机车通行,刚好也让我慢下来,可以慢慢欣赏府路巷的风景...包括不远处,阿嬷倚坐门外整理食材。 

 

P1680246.JPG  

台湾前辈画家陈澄波把嘉义街道当作他的南国画室,一抹抹油彩纪录了画家心中的故乡,嘉义高中美术班同学则把嘉义巷弄当作画布,一笔笔油彩流露了未来画家梦中的国度。

日光下,挥洒内心世界的当下,会出现几位画家?

P1680252.JPG  

如同当年陈澄波站在街头作画时, 

 

P1680255.JPG  

后来得知,这条彩虹巷道也是由「种树的男人」卢铭世号召完成。

 


 

多少年没碰触过香包了呢?细说从头,从离开童年的那一天起算?

P1650564.JPG   

台北友人带团落地嘉义的那夜,想领他去吃陈澄波故居的「咱台湾人的冰」,未料没见上,从兰井街拐回文化路,倒和童年的记忆久别重逢。

返乡之后,才知道原来这里是陈澄波的故居,那里有他走过的痕迹。

走了几次,也拿自己的眼睛、情感作笔,画出了新的记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