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公眾號LocaSpaceViewer,原文鏈接:LocaSpace 數字礦山解決方案


行業背景

目前煤礦企業的基礎網路建設已經基本完善,綜合自動化系統也相對來說比較成熟,生產管理方面也有一部分系統進行支撐。但是,煤礦現有的信息化水平還遠遠滿足不了客戶的需求。

數字礦山是基於信息數字化、生產過程虛擬化、管理控制一體化、決策處理集成化為一體,將當今的採礦科學、信息科學、人工智慧、計算機技術、3S技術發展高度結合產物。數字礦山深刻改變了傳統採礦生產活動和人們的生活方式。

LocaSpace團隊的礦山系統可以與LocaSpace三維地理建模軟體無縫融合,利用三維地理建模軟體進行礦用對象的表述與存儲,並在此基礎上實現礦山、作業狀態、生產設備的可視化監控與跟蹤。


系統體系架構

本系統總體結構的各模塊採用插件的方式靈活的集成到總體框架上,從而保證整個系統層次清晰,結構明瞭,各模塊低耦合。

整個系統採用CS和BS的技術架構, 整個系統採用目前成熟的多層體系結構。

礦區模型和屬性信息展示

對礦區的三維模型或傾斜攝影模型進行展示和漫遊瀏覽,支持對模型進行屬性查詢和編輯。

路徑分析,避險規劃,人員聯動

系統擁有高效的空間分析和最短路徑分析演算法,在生產中可為生產人員提供最優生產路線,以提高生產效率;在礦下發生緊急情況時,通過生產人員隨身GPS定位技術結合最短路徑分析,為生產人員提供最短逃生避險路線,在最短時間內指導生產人員到達避難處,使人員和生產損失降至最低。

逃生路線規劃

生產路線分析

全覆蓋實時監控

地下地上攝像頭監控全覆蓋,基於GIS的監控攝像頭管理,實時查看任何區域的視頻監控情況,感測器監測地下空氣成分狀況,隨時瞭解地下環境,為生產人員的安全保駕護航。

攝像頭定位

實時調取監控

物聯網+模式,設備狀態全監測

從生活區到生產區到礦區地下,監測設備的感測器全覆蓋整個礦區。通過嚴謹完善的物聯網傳輸機制,數據實時傳遞和更新,通過礦山監測系統直接展示,做到礦區的一站式管理,使得數字礦山系統的數字化、集成化達到極致。系統支持第一視角三維模擬模擬,通過感測器實時傳遞設備信息,若發生故障在最短時間內預警並通過第一視角模擬修復過程,為實際修復人員提供技術支撐。

系統技術--組件式礦山軟體與模型

礦區信息的分析與應用、礦區生產的評估與監控、礦區工程的模擬與決策等,均以各類應用軟體與相關模型為工具。

礦區三維模型

礦區地下管道模型庫

系統技術--地下快速定位與自動導航技術

基於GPS的地面和地下快速定位與自動導航,方便管理者對地下和地上人員情況進行管理,在生產高效運行的同時保證了生產人員的人身安全。

地上人員定位

地下人員定位

系統技術--三維與可視化技術

礦區信息的拓撲空間查詢、分析與應用以及採礦安全問題的模擬、分析和預測,均以礦區三維空間實體的屬性、幾何與拓撲數據的同一組織為基礎。

礦區地下三維官網可視化

三維模型可視化測量

系統技術--井下多媒體通訊與無線傳輸技術

礦井通信方面,系統不僅有寬頻網路,結合物聯網技術,還擁有能夠快速、準確、完整、清晰、實時的採集與傳輸礦山井下各類環境指標、設備工況、人員信息、作業參數與調度指令等數據的技術,並以多媒體的形式進行地面-井下雙向、無線傳輸。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