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方指會完善整個評估流程。

瑪嘉烈醫院物理治療、職業治療等門診人員自1月下旬起,主動要求到診者申報外遊史、肺炎病徵、接觸史等。有報道指,有醫護人員收到九龍西聯網感染控制主任電郵,以「低風險區域只需作體溫檢查」為由叫停申報,批評指示不合理,擔憂新型肺炎患者未必有發燒徵狀,令包括初生嬰兒及長者在內的到診者面對感染風險。

瑪嘉烈醫院。資料圖片

瑪嘉烈醫院發言人表示,就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展,醫院於自1月29日起專科門診大樓地下設立體溫檢測站,為所有到訪專科門診的病人量體溫,如無發熱則可前往專科門診覆診。

瑪嘉烈醫院並沒有反對個別部門為病人進行TOCC評估,即查詢病人的外遊紀錄、職業、有否與病人接觸,及是否屬於同類病例羣組,惟建議部門應該按其個別運作情況,完善整個評估流程,確保篩查病人後為懷疑個案安排適當跟進。部門可就流程方案諮詢感染控制組,感染控制組會提供專業意見。

院方指,就報道指查詢提及的電郵,是解答同事的查詢及說明醫院所採取的措施。

另外,55歲新確診女患者曾與早前確診的丈夫,2月4日一同乘坐救護車前往瑪嘉烈醫院急症室求診,但因為她病徵不明顯,當時醫護人員未有安排女患者留院及進行測試,直至翌日丈夫確診,女病人未有乘坐救護車到場,便自行坐的士到醫院,其後證實確診。做法同樣受到質疑。

衞生防護中心承認,病毒難以辨別,加上無外遊紀錄,新增女患者曾與丈夫一同求診但當時未能辨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