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5月31日上午9時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偕夫人彭麗媛乘專機從北京啟程,飛赴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首都西班牙港。這是就任國家元首後,習近平首次踏訪美洲。.. ... ... ... ... ... ... ...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1日開始對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哥斯大黎加和墨西哥三國進行國事訪問,隨後將與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非正式會晤。英國廣播公司(BBC)稱,習近平此訪體現了中國新一屆政府的全球外交部局,這次峰會選擇在遠離華盛頓的安納伯格莊園舉行,也表明中美關係向著成熟化的方向邁進了一步。據中新網報道,觀察家們普遍認為,這次訪問的要點是即將在美國加州安納伯格莊園舉行的「習奧會」。但是,習近平對拉美三國的訪問仍然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中國專家說,隨著中國近年來在拉丁美洲投資和貿易的擴展,中國越來越重視同拉丁美洲的關係。英國專家則稱,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之後訪問了俄羅斯和非洲,參加金磚國家會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則訪問了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和德國;現在習近平又把第二次出訪的行程放在拉丁美洲和北美。因此,除了具體的利益之外,還有一個全球外交布局的問題。從這個全球外交布局來看,中國現在已經是一個全球大國。習近平在訪問加勒比地區和拉美三國之後將前往美國加州,在安納伯格莊園同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非正式會晤。有學者稱,這次峰會選擇在遠離華盛頓的安納伯格莊園舉行,也表明中美關係向著成熟化的方向邁進了一步。專家認為,非正式會晤的安排有很多便利之處。順路訪問是一種安排上的技巧。在中美兩國均是新政府的情況下,迫切需要兩國元首來談一談,爭取中美關係能有個新的起點。如果等國事訪問,至少要等幾個月,兩國元首可能感到了迫切性,等不了那麼長時間。專家稱,採取一種非國事非正式的工作訪問形式,遠離華盛頓,使中美兩國能夠在相當有限的時間內減少很多的禮儀活動,減少國事訪問必須有的很多其他活動,能讓他們更加集中和深入地討論問題,交換意見。在談到兩國元首會談的具體議題時,專家認為,會談將包括務虛和務實兩個方面。務虛即是如何在新的起點上保證中美關係的穩定和進一步發展。務實則是兩國元首都有非常重大、相當緊迫和很具體的問題需要交換意見,希望減少分歧,擴大共識。習近平出訪開啟與西半球高端對話北京時間5月31日上午9時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偕夫人彭麗媛乘專機從北京啟程,飛赴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首都西班牙港。這是就任國家元首後,習近平首次踏訪美洲。應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總統卡莫納、哥斯大黎加共和國總統欽奇利亞、墨西哥合眾國總統培尼亞、美利堅合眾國總統奧巴馬邀請,習近平於5月31日至6月6日對特、哥、墨三國進行國事訪問,並於6月7日至8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安納伯格莊園同奧巴馬舉行會晤。此行陪同人員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栗戰書,國務委員楊潔篪等。經過總計逾20小時的長途飛行,當地時間5月31日晚,習近平將攜中國代表團抵達此次美洲之行第一站、英語加勒比地區經濟首強——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面積僅有五千多平方公里的加勒比海島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位於小安的列斯群島東南端,與委內瑞拉隔海相望,被人們詼諧地簡稱為「特多」。誠如此名,該國在能源資源方面可謂得天獨厚,不僅擁有儲量巨大的天然氣和石油、世界最大的天然瀝青湖,還是世界最大的氨肥和甲醇出口國。自1974年建交以來,中特友好關係不斷發展。2005年兩國建立互利發展的友好合作關係後,經貿、人文等各領域合作駛入快車道。習近平此訪,是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訪問特多以及英語加勒比國家。在兩天時間裡,習近平將會晤特多總統、總理、參眾議長等政要,出席庫瓦兒童醫院動工揭幕儀式。雙方將簽署經貿、教育等領域合作文件。此外,習近平還將與巴哈馬、牙買加等加勒比國家領導人舉行雙邊會晤,推動中國與加勒比地區關係深入發展。結束對特多的首次訪問後,習近平將於6月2日飛赴此次美洲之行第二站、中國在中美洲唯一建交國——哥斯大黎加。身為中美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哥斯大黎加於上世紀中葉宣布取消軍隊,被稱為「中美洲的瑞士」。因山水秀美,又被譽為「中美洲的花園」。自2007年建交以來,中哥政治互信不斷加深,經貿、文化、教育等領域友好合作成果豐碩。兩國建交一年後,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即對哥斯大黎加進行國事訪問;去年,哥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雙方又簽署多份政府和部門間合作協議。習近平此訪,是中國最高領導人時隔5年再次訪問中美洲。習近平將會晤哥總統、立法大會主席等政要。雙方將商討擴大各領域務實合作,並簽署經貿、質檢等領域合作文件,將中哥關係推向更加成熟的新階段。在歷時一天多的哥斯大黎加之行結束後,當地時間6月4日,習近平將前往此次美洲之行第三站、美洲文明古國、中國在拉美地區的重要合作夥伴——墨西哥。擁有瑪雅文化、奧爾梅克文化、托爾特克文化和阿茲特克文化的墨西哥,如今是拉美經濟大國、重要的新興市場、世界最開放的經濟體之一。自1972年建交以來,特別是2003年底兩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後,中墨政治、經濟、人文等領域關係快速發展。習近平此訪,是他時隔4年多再次踏上這片土地,也是繼去年6月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赴墨西哥洛斯卡沃斯出席20國集團領導人第七次峰會後,中國最高領導人時隔一年再次到訪。習近平將會晤墨總統、議會領導人等政要,在墨議會發表演講。雙方將商討提升中墨戰略夥伴關係水平,並簽署經貿、學術等領域一系列合作文件。為期近三天的墨西哥之行,是習近平主席首訪拉美的收官之作。6月6日,他將前往此次美洲之行的最後一站加利福尼亞,赴美國總統奧巴馬的「莊園之約」。當前,中美關係正處在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關鍵時期。今年3月14日,習近平當選國家主席後即應約與奧巴馬總統通電話,雙方確認將共同致力於建設中美合作夥伴關係,積極探索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短短兩個多月之後,中美兩國元首又決定舉行面對面的接觸。這不僅是中美兩國政府換屆後元首會晤的開篇之作,更是開了中美兩國元首「不系領帶的莊園會晤」先河。在整整兩天時間裡,世界前兩大經濟體的最高領導人將圍繞共同關心的重大戰略性問題深入溝通,規劃中美關係未來發展路線圖,意義重大,舉世矚目。剛剛拉開序幕的習近平美洲之行,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同西半球重要發展中地區的高端對話,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同最大發達國家的高端對話。未來幾天,隨著緊鑼密鼓的訪問行程次第展開,中國將為推動與上述四國關係發展、與加勒比地區和拉美地區關係發展謀篇布局,其意義遠遠超越雙邊範疇,必將產生深遠的地區和全球性影響。「習奧會」引全球關注 勾勒新型大國關係路線圖結束對上述三國訪問之後,習近平將於6月7日至8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安納伯格莊園同奧巴馬舉行會晤。這將是兩國政府換屆後,中美元首之間首次面對面接觸,備受矚目。實際上,中國國家主席上任後僅兩個多月就與美國元首會晤的情況,在兩國關係史上也不多見。正如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所言,此次中美元首會晤在許多方面都「前所未有」,是一次具有特殊意義的特殊會晤。「這反映出中美兩國元首見面的緊迫性」,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指出,亞太區域近期發生一系列極具挑戰性的事件,迫使中美兩國需要儘快加以磋商。他認為,最好方式就是兩國高層領導面對面溝通。在李海東看來,中美關係正處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關鍵時期,彼此需要通過全方位交流,為建立新型大國關係做紮實的基礎性準備,這也是促成此次會晤的因素之一。此外,「習奧會」舉行地點也頗受外界關注。對此,中國外交部公共外交諮詢委員會委員馬振崗指出,「一般只有當兩國關係成熟時,兩國元首才會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會晤。」李海東則認為,此舉有助於中美兩國領導人形成穩定、合作的積極關係,這對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這一目標的實現,將起到實質性推動作用,「經過數站國事訪問的習近平,日程已經很緊湊,但還是抽出時間與奧巴馬會晤,揭示中美在各自外交規劃中對彼此的高度重視。」談及習近平此次是從拉美到訪美國,李海東認為,旨在展示中國同拉美的溝通交流並不是「挖美國牆角」,此舉有利於中美雙方增信釋疑,避免美國猜疑中國。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莊園會晤」旨在為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勾勒路線圖。分析稱,儘管現在中美關係尚存一些問題,但即將到來的「習奧會」將是兩國增強互信的一個機會。中國外交再掀高潮 務實靈巧謀共贏初夏時節,中國外交再掀高潮。此訪已是習近平主席任內第二次出國訪問。此前3月22日,履新中國國家主席剛剛一星期的習近平即展開首訪,相繼到訪俄羅斯、坦尚尼亞、南非和剛果共和國。他不僅在南非參加了金磚五國領導人會議,還會見了非洲多國領導人。此後不日,習近平還赴海南出席博鰲亞洲論壇,會晤多國領導人。就在習近平此訪前幾日,中國總理李克強剛剛結束任內首訪。其間,他訪問了南亞最重要的兩個鄰國印度和巴基斯坦,並赴歐洲與瑞士結束談判達成自貿協定,之後訪問了歐盟最重要的國家之一德國。自今年3月至今,中國新一屆領導層出訪足跡幾乎遍布全球。中國外交活動可用「繁忙」二字形容,走出去的同時,也積極請進來。兩個多月以來,來華訪問的外國領導人可用「排隊」來形容。「中國在外交規劃中越來越積極,越來越主動,越來越富有創意,也越來越富有效果。」李海東認為,在面臨挑戰增多的大環境下,中國外交規劃著眼長遠。在李海東看來,中國外交思路非常清晰。一方面,積極謀劃周邊外交,發揮亞太地區「穩定器」的作用。另一方面,重視發展中國家,努力在新興市場國家和區域中構建互利互惠經濟關係,建立合乎各自發展需要的經濟秩序。「與此同時,中國還注重對不同文明和不同發展階段國家的溝通,加強與西方國家之間的聯繫,展現和平發展的良好願望與堅定決心。」李海東說。分析認為,中國新一屆高層集體推動外交「開局之旅」,大國、周邊、發展中國家全線開花,具有務實且靈巧的戰略建構思維。中國新領導層整體外交姿態體現「以我為主」、「合作共贏」的方略,而戰略上的相對透明清晰,也為中國對外交往形成共識、合作升級打下基礎。習近平美洲之行的三個第一次這次美洲之行有3個「第一次」:習主席第一次出訪拉美地區,是中國國家元首第一次訪問英語加勒比國家,也是中美兩國政府換屆後最高領導人第一次會晤。此行對於深化中拉、中美政治互信與務實合作,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中國和拉美國家分處太平洋兩岸,同屬亞太經濟增長圈。拉美歷史上有過快速發展的時期,也曾落入「發展陷阱」長期停滯。進入新世紀以來,拉美出現重新崛起勢頭,過去10年經濟持續保持4%年均增速,國內生產總值累計增長近40%,佔世界經濟比重升至8%。國際權威機構預計,未來10年拉美將進入「發展黃金期」,保持年均4.5%增速,經濟總量達7.5萬億美元,中產階級人數逾5億,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新支柱、新市場、新機遇。近年來,中拉雙方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利用雙方經貿領域互補性,擴大各領域務實合作,攜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雙邊關係呈現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發展良好態勢。儘管受到國際金融危機衝擊,2012年中拉雙邊貿易仍逆勢增長,總量達2612億美元,同比增長8.1%。中國已經成為拉美第二大貿易夥伴國和第三大投資來源國。雙方貿易額有望在2017年突破4000億美元。中拉合作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廣闊。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如何相處,是當今國際關係中最重大的課題之一。保持中美關係持續健康穩定發展,不僅關乎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關乎亞太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當前中美關係正處在關鍵發展階段,雙方保持密切戰略溝通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同奧巴馬總統即將舉行的莊園會晤,是中國外交的創新之舉。習主席是奧巴馬2009年就任總統以來,以這種方式會晤的第一位外國領導人。中美兩國元首進行不打領帶的溝通,必將在歷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中國新一屆國家領導人履新以來,颳起一股強勁的外交旋風。習主席當選後第七天就踏上首訪之路,時隔兩個月又開始了第二次出訪。兩次出訪東西兼顧,輻射全球。李克強總理也剛剛結束亞歐四國之行勝利歸來。中國領導人足跡遍及世界,打出了一組漂亮的外交「組合拳」,對外透露出重要信息:一是重視周邊外交和大國外交,二是關注新興力量,三是不忘發展中國家和老朋友。中國新領導人在國際舞台上的精彩亮相,展現了中國外交更加自信開放、主動進取的姿態。有媒體指出,最近中國領導人密集出訪和接待外國政要訪華,積极參与調解巴以衝突,加入北極理事會等行動表明,中國開始更加積極地參與全球事務,展示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和地位,標誌著中國外交日益走向成熟。習近平此次美洲之行,再次向世界展現了中國新一屆領導人開闊的國際視野和中國外交全方位的均衡發展布局,同時折射出中國外交的新理念和新風貌。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