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詞傳播比較廣泛,當然有一定的原因。蘇軾的水調歌頭猶如他其他的大部分詞一樣,豪邁奔放,「把酒問青天」,單聽這個氣勢馬上就讓人精神振奮。

再加上整首詞想像力豐富,瀟洒飄逸,「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等等。本來中秋只有月亮一個意象,而他卻發揮出很多想像,讓人跟隨著詞的內容似乎有乘風到月亮之上的感覺,畫面感十足!

再者,水調歌頭詞後面立意升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此句符合所有人的心情,可以說是中秋最佳詞句,因此也成為千百年來提起中秋就必會想到的話。

辛棄疾的詞也不錯,但是相比較而下,辛棄疾的這首詞只是自我的感懷,抒發自己的傷感,而不像水調歌頭那般引起所有人的共鳴!


這個提問很別緻、新穎,很有挑戰性。蘇詞、辛詞,一個是吟月,一個是「送月」,所抒發的情感不同,切入點也不同。一個是懷人,一個是「悲世」。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乍一讀來,似乎蘇東坡更大氣,更浪漫。仔細品讀,辛棄疾的格局卻是蘇詞所沒有的……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這一問很凸兀,也很迷茫,讀者心裡會畫一個大大的問號。「今夕月」,「可憐」從何談起?但,這就切中了他「送月」的主題。


辛棄疾這首詞寫於他閑居江西上饒之時。辛棄疾一生力主抗金,卻遭到主和派的打擊,長期落職閑居。山河破碎,一腔熱血無處噴洒!這首詞正是對壯志難酬的傾訴,也是對苟且偷安的南宋統治者的抨擊。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借用屈原的《天問》體,悵望著茫茫蒼穹,面對著浩浩歷史長河,發出一連串的質問。「是別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與蘇東坡的「我欲乘風歸去」不同,辛棄疾「送月」更是表達了一種無可奈何的心態。奇瑰的想像,大膽的猜測,做到了藝術和現實的統一。目送著悠悠遠去的中秋月,它究竟要到哪裡去呢?還是別有人間?王國維說:「詞人想像,直悟月輪繞地之理,與科學家密合,可謂神悟!」(《人間詞話》)八百年前的詩人是否想到了這本是自然現象,無從探知。但詩人這種超浪漫的想像,卻讓人神馳意往。「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作者把人帶進了浪漫的神話世界,心裡卻擔憂著大宋江山。誰能把大宋江山留住?就像美麗的嫦娥,沒有嫁人,是誰把她留住的呢?大宋江山不能嫁人,誰有能力來挽留?這是作者為國家、為民族的命運和前途在發問。


由異想天開的質問,下闋作者進入了近乎神奇的奇幻世界。聽說月亮曾經游過海底,可是又無從查問,這種捉摸不透的事,真叫人愁。我怕海里長鯨橫衝直撞,毀壞月宮裡的瓊樓玉宇,會洑水的蛤蟆不怕水,玉兔懂得沉浮嗎?如果說這一切都安然無事,那麼,月亮是什麼原因漸漸變得象彎鉤的呢?在這片詞里,作者由寫景轉入了抒情。既擔心「海底」的月亮、嫦娥和玉兔的命運,又痛心殘缺不全的大宋山。


蘇東坡淡然、曠達;屈原上下求索;而辛棄疾則是痛心而又無能為力。這和他的另一首《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有某些相通之處。「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所不同的是,《水龍吟》中,作為南京通判的辛棄疾還能「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而「可憐今夕月」時則只剩下了孤獨、辛酸和無可奈何的悲嘆。


總體來看,辛棄疾的《木蘭花慢》在格局和立意上要比蘇東坡的《水調歌頭》要高出許多。這也是兩個人所生活的年代和境遇的不同所致吧?


詩詞鑒賞,是從詩詞上來鑒賞的,不是靠想像去鑒賞的。合著看見「辛棄疾」的名字就是愛國情懷?看見「蘇軾」就是豁達豪放?反正覺得大家都不懂,可以胡說八道?連寫的什麼都不知道就「共鳴」了,就「境界」了,就「振奮人心」了?說實話,就是有這麼多「意淫詩詞愛好者」夸夸其談,弄得詩詞觀念這麼烏煙瘴氣。

以上是說在前面的話,現在回到正題,看看蘇、辛的詞吧。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水調歌頭》蘇軾

先看辛詞。辛棄疾作長調,多遊走於《楚辭》之格調,這首《木蘭花慢》便是類似於屈原的《天問》體。在古時這種「設問體」,是非常有思辨意義的,因為我們現在眾所周知的東西,在古人眼裡是未知、神秘的,所以大多數古人都是「敬而遠之」、亦缺乏『探索』心態----這是時代的局限。而辛棄疾這首詞,打破了這個約束,向世人、甚至「老天」提出了質疑:如「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云云,但這種精神並非辛詞獨有,前世已有屈原之《天問》恆絕萬古,無人可掠其鋒芒,雖如此,但歷代詩詞人無人敢以此體仿之,直到辛棄疾這首《木蘭花慢》能得以繼承。

所以,這首詞的第一點的好處就是,作者以大氣魄(敢效《天問》體)為蒙昧時代注入了一股思辨的精神。

其次的好處,便是這種思辨精神與想像力綜合體現了一種壯麗的美感。

在作者之設問,並非乾癟無物,而是隨著他的感觸而不斷深入的:以「見天上月」而發散,延伸明月之升沉、以姮娥之來去為止;又因「明月」沉海之因,隨即又轉入「水中之月」,「恍惚使人愁」便將現實景色拉入了作者奇特而宏大的想像空間:「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此語足見辛詞格調。結尾以「蝦蟆浴水」為引,將「天上月」、「水中月」結合到一起,逼出了最後一問「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所以,全詞之設問在辛詞雄奇想像力的構架下,愈發使人想一探究竟。

但這,跟愛國情懷有毛的關係?剛才看了這麼一個胡說八道的回答:

您這種家國情懷是怎麼得出來的?談的什麼境界?----您到底看的懂嗎?


再看蘇詞。《水調歌頭》堪稱「千古第一中秋詞」,流傳之廣、歷來鑒賞者無數,便不必多說。如說辛棄疾的《木蘭花慢》是人以及天,那蘇軾這首詞便是天以及人。亦是從「明月而問」,辛詞是欲一探究竟,而蘇詞卻是欲超脫而不得。

《水調歌頭》上片超拔於胸懷,下篇深致於人情,佇興之作,自然揮灑自如之間,不見刻意。雖然立意在俗情,卻儼然以個人格調使之超然乎塵垢之外。所謂『文章人物,誠千載一時,後世安所得乎?』便是如此。

總而觀之,辛詞立意稍高,但仿《天問》而來,與蘇詞相比,略見刻意,但其中的「思辨」精神略勝蘇詞。蘇詞雖僅是懷人而已,但佇興之作圓轉如意,更見真摯,如果說宋詞之中有一首詞能算的上大圓滿,那應該就是蘇軾的這首《水調歌頭》了。

所以兩詞相比,當是蘇詞更勝一籌。

感謝閱讀,歡迎關注。


我來回答。從辛棄疾《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的小序「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可以知道,這與蘇東坡《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一樣,也是詞人在中秋之夜喝酒的時候寫的。

相比蘇詞的天下傳誦,這首詞傳播不廣: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然而,我覺得這種詞更好,更喜歡,家國情懷,男兒心志,都在其中。

辛棄疾其實生於金國,卻自幼把自己當做宋人,少年俠士,於耿京義軍之中戎馬生涯,匹馬奪取叛賊首級,然後萬里飛渡,回歸大宋。其一生以恢復中原為志,以「了卻君王天下事」自期,然而卻終於是壯志難酬,「可憐白髮生」!

這首《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是送別月亮的,「長風浩浩送中秋」,作者想到的也不是兒女情長、一家悲歡,而是「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擔心的還是朝廷沉湎於半壁江山,消磨了北伐之志。「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在這中秋之夜,詞人依舊是憂愁不已。其實南宋除了沒讓他在前線帶兵,對他還算不錯,一直安排在相對富庶的地方做地方官,俸祿也豐厚,他完全可以優哉游哉于山水之間。

然而,辛棄疾的這首詞顯示,他即使在中秋喝團圓酒的時候,依舊是借酒澆愁愁更愁,心中想的都是萬里江山。

相對於太平盛世的蘇東坡,辛棄疾的詞雖然沒有蘇東坡境界高,但也有一種深沉的力量,打動人心。

所以,我覺得辛棄疾這首更好。


蘇詞更勝一籌,一個"問青天,是何年"力透紙背,大筆如椽;一句"高處不勝,何似在人間",起舞清影寫盡人生瀟洒;而一轉一低一照既寫出了月之動態,又寫出了思親無眠的情意,最後"不應有恨,何似長向別時圓",勸慰了天下不平人生,使多少人一釋情懷;情景交融的收尾更是余唋無窮,"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那麼的溫馨深沉,本人雖愛辛詞,但更愛蘇詞洒脫的快意人生。


青天明月幾時有?我今停杯一問之。蘇適的開頭是借鑒李白的這句詩詞


宋.辛稼軒《木蘭花慢》詞是問調.是問天悟理的科學道語.以今探索宇宙同有吻合之處.奧妙深遠,宋蘇東坡《水調歌頭》是情懷語.自問答寄擬嫦娥身世共有哀樂喜怨之感.屬懷古情詞.二調中秋詠月不可同比.辛稼軒詞更勝一籌.


論豪邁奔放,這首《水調歌頭》可謂後無來者,李白的《將進酒》可謂前無古人!

開玩笑的說那麼多穿越小說抄詩抄詞的,敢抄這兩首的還真沒幾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