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提醒,若出现月经量大、流鼻血、感冒不容易好的情况,应到医院抽血检验,确定是否罹患白血病。(图/记者汪玮琪摄)

年仅22岁的欧欧,在一次经期正常结束后5天却又来了,但这次经血量暴增,夜用卫生棉包不到1小时就要换,甚至掉出如手掌大小、类似烧仙草的血块,且全身晕眩无力,眼前几乎一片白光,起初她先前往妇产科检查,却发现出血与妇科疾病无关,后转诊至大医院抽血,发现白血球竟高出正常人8倍,确诊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当下她在急诊室哭了3天3夜相当绝望,所幸勇敢地接受7次化疗、骨髓移植后,目前仅需持续追踪,生活一如往常般美好。

中华民国血液病学会理事长唐季禄表示,白血病俗称血癌,并不是常见癌症,每年新增约2000名患者,其中又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患者最为常见,每年约新增800例,不过随著台湾社会高龄化,60岁以上病人比例增加,但仍有3成以下为45岁以下的年轻患者。

唐季禄说,白血病初期会出现月经增加、刷牙牙龈出血、不明原因发烧、身体疲倦等症状,往往因状况轻微,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错过早期诊断、发现的时机。然而,白血病生长速度快,最快可1天增长1倍,短短2周就增加100倍、1000千倍,临床经验中,几乎所有急性白血病患者无法早期发现,发现时往往已扩散到全身,等同癌症末期。

台大医院血液肿瘤科医师侯信安指出,过去针对血癌治疗,以化学治疗及骨髓移植为主,不过多数年长患者因患有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肾脏、肝脏等共病问题,身体机能状态较差,无法接受标准化治疗,更遑论下一步的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也因此存活率不到1成。

侯信安表示,近年来透过基因检测,发现高达96%白血病患者具有基因突变,针对特定突变的基因,投以精准的标靶药物,可将存活率大幅提升。唐季禄则表示,高龄病患若透过基因检测和标靶药物,可降低对药物的副作用,度过前1、2个月病况最差的时期,待骨髓恢复到正常造血功能,就能进行化疗或骨髓移植。

侯信安提醒,急性白血病会造成好的血球不够,白血球不够容易感染,感冒不容易好,还可能越来越严重,红血球不够就会出现贫血、体力差、走路喘、脸色苍白的状况,血小板不够就会造成流鼻血、月经时间延长、消化道出血,建议有上述症状的人应尽快到医院抽血检验,以把握黄金治疗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