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au’s Jelly Fish Lake,應該是Palau旅行最大的賣點。就算你不是Diver, 是對潛水沒有興趣的人,你或多或少也都有聽說過水母湖,應該也都有好奇或者嚮往過。 比如我,應該是在十年多前,看到朋友過去那裏拍的照片,驚爲天人!從此帕勞水母湖成爲了我Bucket List上面不能缺少的一條。

現在我成爲Diver了,但對水母湖的憧憬和嚮往依舊。與Sam’s Tours定Package的時候,他們說都會送免費的水母湖浮潛給我們。那時候,我甚至最興奮的是要去看水母,而並不是鯊魚和Manta. 激動的和Dearpig諮詢的時候,她和我說水母那個地方啊,你去了一次應該就不會想去第二次了,至於爲啥呢,只有我自己過來親自尋找了。

話說在我們潛程的第三天,因爲連續兩天都沒有去到什麼大潛點的我,一直纏着我們當天的潛導Harris說我要去German Channel啊我要看Manta, 我要去Blue Corner啊我要看鯊魚。Harris很無奈的說那都要看洋流啊天氣啊,這幾天Tides上來的還比較晚,Manta都是跟着Tides進入水道里面的清潔站Cleaning Station的,貿然前往可能都看不到哦。 看到我們大家都有點點小沮喪,Harris說Jelly Fish Lake還沒有去過吧,今天我們可以去那裏哦。

嘿嘿~ 哦嘢,Jelly Fish都一樣好!

於是呢,那日大家都聚集好了以後,第一站我們先來到位於Rock Islands羣中的Jelly Fish Lake. 其實這種鹹水湖在Rock Islands裏面並不是唯一的一個,據說這附近有湖70個,不過Jelly Fish Lake是唯一一個對外開放的,當然啦,有水母的鹹水湖這可能是世界唯一!

因爲有了之前Dearpig的通報,我知道說去看水母的路程不簡單。船開出Koror大約45分鐘後,停靠在一片山石前。因爲這個湖是與外隔絕的,沒有辦法游進去 船也不可能開入,所以只能停船在石頭島的外面,然後自己翻山進入。那裏面會很簡陋沒有什麼可以放東西的地方,Harris告訴我們說不想丟的東西千萬別拿着,“don’t bring anything that you are not taking into the water with you. ” 爲了保護水母和裏面特殊的生態環境,防曬霜也不能塗,而且進入山區之前需要在入口處沖洗腳和鞋子。

翻山,沒啥怕的,我當時在想,畢竟俺是剛從那個苦逼Inca Trail上面下來的人了;山頭都翻過幾十個啦。不過太陽還是有點點怕,於是我罩了件上衣計劃穿着下水。在開始翻山越嶺之前,在水母湖的大牌子前,Harris和我們先簡單的講解了一下水母湖的來歷。 (他是Marine Biology major的,來自紐約。看年紀可能畢業後就在四處當潛導了。他說,能每天每天看到之前書本上的生物和那些氣候洋流等等的理論得到見證,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此湖有大約12000年的歷史,據說在最後一次的冰河時期末,海水上漲淹沒過了Rock Islands,海里面的生物隨着海水湧入這個區域。日後隨着海水後退,水位下降,這個鹹水湖變成了一個與外完全隔絕的水域。水母們被封鎖在此,慢慢的進化。湖裏面其他種類的海洋生物,長時間下來不少都已經滅絕;只留下比較多的水母。而水母們也因爲在漫長的沒有天敵的歲月裏,慢慢失去了他們的毒刺。於是,獨一無二的無毒水母就出現了。 長時間的進化,這湖裏面的物種也和周圍湖海里面的有了非常明顯的區別,於是現在他們都是屬於自己的unique species了。

 

更詳細的說明在Wiki http://en.wikipedia.org/wiki/Jellyfish_Lake 和下面這條連接內可以看到~ Snorkel the Only Lake in the World with the Stingless Jellyfish

"Jellyfish Lake is some 12,000 years old, a remnant of the last ice age. As the sea level rose, the water began to fill the Jellyfish Lake basin. When the glaciers receded the jellyfish remained imprisoned in this tiny sea. This isolation allowed the species in the lake to develop on their own and become a unique species. If only Darwin would have known! Though the golden jellyfish haven’t completely lost their stingers, they became so week that they cannot penetrate the human skin, although stings around the mouth and other sensible areas can be felt.

In spite the fact that the lake remains connected to the ocean through fissures and tunnels in the islands’ porous limestone, this pocket of seawater is sufficiently isolated for the jellies to be substantially different from their close relatives living in the nearby lagoons. The lake is surrounded by high ridges covered in exuberant foliage and the sounds of the sea are muted by the music of the jungle: buzzing insects, chattering fairy terns, the singing of the Micronesian pigeon.

Tourists require a pass to access to Jellyfish Lake. The Rock Islands/Jellyfish Lake pass is $35 and is good for 10 days. Scuba diving in the lake is not allowed, part because the bubbles from scuba tanks can harm the jellyfish if they collect beneath their bell and part because the anoxic layer that begins at about 15 meters contains high concentrations of hydrogen sulfide which can be absorbed through the skin of a diver and can be fatal.”

簡介過後,開始爬山。大家一個個排排站得在兩個大盆子裏面涮過腳後,開始一路向上的路程。本來我想這兒吧,上山的路可能是土坡石子路的,可是真的開始走了才知道基本上是亂石路。石頭不是大塊大塊平的石頭,是那種坑坑窪窪表面很多尖扎凸起的石頭。因爲怕鞋子會丟所以我們都是穿潛水靴過來的,那東西鞋底比較薄,我的那雙還特別的薄,走在紮腳的上坡路上,真的是十分不舒服啊。偶爾就會聽到我嘴裏傳出來,啊~ 啊!的哀嚎。上坡比較陡,不過還不是那麼陡,約莫着有個60度?亂石頭堆的有點亂,跨度有點點大不過小心的話還是可以走的比較快。 幸好我之前徒步山路那麼多天,所以這路對我來說還算簡單的。全程基本還都有木樁扶手或者繩索可以借力,危險性不大。據Harris說,早期是完全沒有這些繩索的,是因爲之前有人滑落山間,所以才加上去的。

我是有邊走邊稍微扶着那些木欄和繩索,DQ同學呢一開始自告奮勇的幫我拿腳蹼面鏡和Snorkel,沒有空閒的手扶,不知道他後來有沒有後悔啊 呵呵~ 大約就是走了10分鐘左右,我們就到了湖邊小小的碼頭。此時因爲比較早,人還很少,碼頭上只有一對叔叔阿姨帶着小孫子在岸上等待;湖裏面遠處大概有那麼6-7個人在朝盡頭遊着。

在這邊,Harris又交代我們說,下水後不要停,這邊啥都沒有的;一路游過去到水母最多的地方再停下來拍照。水母們每天都在那一片活動,從湖末端區域的左邊游到右邊進行光合作用,天天如此,所以你們過去那裏就絕對看得到。 另外到了水母密集的區域需要注意,不要踢水,在水下劃腳蹼也需要輕和慢,不然會對水母產生慘痛的傷害。另外還一定不要Free Dive, 第一是水下15米左右開始有毒性的Hydrogen Sulfide 硫化氫,Ammonia 氨,和Phosphate磷酸鹽;並且這裏開始往下都是氧氣被分解(Hypoxia)的環境,徒手下潛真的是極其不明智的;第二呢,也是因爲下潛過程中踢水對水母造成的傷害。其實網上很多視頻還是有不少人潛下去幾米的,看到那些在他們腳蹼邊擦過的水母們,有的已經被分屍,我都覺得有點心疼。

準備好了以後呢,大家就紛紛開始從小碼頭跳下去了。Harris說要早點去早點回來,要不然過一陣子大部隊的浮潛游客過來,就是下餃子了。這時候大概是早上10:40, 他說要我們11:10分的時候回來。我呢,因爲腳蹼不好穿所以耽擱了小小時間,最後一個下水的。下水前那個岸上的小孩子還一直吵着他爺爺奶奶也要下,爺爺奶奶安慰道,“叔叔阿姨們都會游泳啊,你長大會遊了就可以下去了哦”。 呵呵~ 那時候我正好坐在碼頭的木板邊緣,心裏面想的是,我好久好久沒有在摸不着底的地方游泳過了啊,這還沒有救生衣,那麼長的路,能不能行啊。

跳下去後,其實我多慮了,游泳這事兒估計和學會騎自行車和開車一樣,不會忘記的。不過,剛劃出去了幾米後,我發現不對勁了。我從Snorkel裏面吸氣,感覺完全吸不到,每次吸氣的時候感覺是那種被人捂住嘴巴鼻子的窒息感。起初我想是不是snorkel被堵住了啊,於是很用力的吸,面鏡都被我吸的緊緊貼在眼皮上了,可是依舊沒有好轉。

不行了,我趕緊把頭探出水面,吐出咬住的snorkel大口的吸氣。我這是繼續前行還是返回去岸上呢?水母湖我等了好多好多年,就此折回豈不是很冤?或許我的Snorkel被堵住了吧,於是我就在水面用力的往裏面吹氣吸氣的,不過好像還是怪怪的。又從新整理好,埋頭下水,不成,依舊吸不到氣。我的Snorkel不是那種敞開式的,是那種封閉式上面有一個隔塞。一般它在直立的時候會通氣,但是如果下到水下或者平行的時候會被堵上。憋着氣往前又遊了幾下,不成,還是要探出水面。 其實這個時候我是開始有點慌張了,不過團員們都已經距離我蠻遠了,我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就會這樣子在這水母湖裏面掛掉啊?我很想大聲呼救的啊,不過此時我也沒溺水啥的。本來想喊DQ,不過我找不到他,潛導也遊的不見人影了。

心情緊張,又因爲划水用力過大我開始小喘。此時也只有我自己能照顧自己了。多呼吸了幾下,平靜一下心情,我決定繼續調整我的Snorkel。 把它擺弄來擺弄去,後來竟然不小心給我擺弄的脫落了面鏡。啊~ 崩潰。 雖然我這麼一邊崩潰一邊擺弄着,不過我腳底下還是有在不停的划水踢水慢慢前進着。這時候,我游到了同船的大連姐姐Ellie和他老公的附近。Ellie 姐姐遊的太累已經不行了,在那裏正求助她老公拽着她前行呢。他們看到我頭冒出水面一臉疲憊的,好心問我是不是遊不動了啊?我說我的Snorkel吸不到氣啊,還掉下來了啊。他們都表示非常喫驚,但是都沒有管我。

嗚嗚嗚~ 我依舊只能自保的往前行。手上拿着相機還有Snorkel實在礙事,於是我摸索摸索着還是把Snorkel給掛上了。此時我大概已經遊了1/3的距離了,應該就快勝利在望啦。用普通在游泳池游泳的方式用蛙泳式前向中,你要問我爲啥不自由泳呢會比較快哦;我悲催的和你說我不太會自由泳啊。如果是普通泳池我或許可以遊一下,可是這當下我實在不敢貿然行動,萬一有個三長兩短的。蛙泳的話我很熟,就是現在穿着腳蹼,只能把腳的姿勢改爲上下襬動式的划水。假若我的Snorkel works, 那麼水下我可以劃一下嗖的就前進很多,以現在這種姿勢,前行很慢而且很費體力。 然後我這個瘋子,遊兩下還要探頭進水裏面,看看有沒有水母的蹤影。我覺得我要是能看到哦啊一隻兩隻的,我或許就看到希望了。

DQ在他的博文 Palau之行說三道四——我會再來 裏面標的我的圖,我拿來用一下。紅線最頂端那個一米米大的白色東西是小碼頭,我從那裏跳下,大概在紅線的起點發現自己的Snorkel有了問題。然後我勉強的游到大概湖1/3處那些白點點的地方,碰到了Ellie姐。和他們分開後,我又在不用Snorkel的情況下就這麼遊着去了藍色標誌還不到的地方,終於,一次把頭探入水中的時候,我看到了一隻水母。

哈哈哈~ 別說我那個時候有多高興了,至少有看到一隻嘛。而且,它好可愛好圓圓好透明。在陽光的照射下還會閃閃發光呢。這時候,我暫時忘記了我自己的問題了,一個勁的就是繼續往前遊。

因爲我記得,海人Yorko在他的書 《Alii! 帛琉,被時間浪潮遺忘的蔚藍海》裏面曾經說過,一定要游到對的地方,一定有千萬個水母的。還有Harris也一再強調不游到最多水母的地方不要停。

於是我繼續趕路,遊累了喘了就稍微直立起來踢一下水多呼吸幾口空氣。很不容易的,每次我埋頭看到的水母越來越多,從幾十只,變到幾百只,後來是幾千只。雖然有些人在這邊已經停留了下來,不過我還是一直往前走;前面最好的區域還有一小步隊人呢,而且我貌似看到Harris也在那裏。

 

 
For better quality, please go to YouTube to view this video.

 

果真,當你真正游到對的地方的時候,你就知道這個絕對沒有錯。低頭看下去,視線內全部都是密密麻麻的水母。估計有密集恐懼症的人可能就會慌掉了。 隨隨便便一伸手,就可以觸碰到它們。你想要躲開它們,不碰到它們那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爲Snorkel沒有辦法吸氣,我每次在水下待的時間都不能過長,基本上一分鐘是我憋氣的極限了。假如之前沒有那麼費力遊了十五分鐘左右的話,或許我還能多憋一下,可是現在我遊的很累,需要的氧氣會比平常多。我就是在水下看一看,拍拍照拍拍視頻,然後再探出頭來在水面呼吸幾口氣,然後再繼續埋頭拍。

現在呢,在這個水母湖裏面基本上只能看到一種水母,就是這種長得好像黃黃的大橘子的 Golden Jellyfish 黃金水母。其實原本這裏還有另外一種類 Moon Jellyfish,長得和水族館裏最常見的那種月亮水母似的。據說五年前還有人看到過Moon Jellyfish, 只不過這幾年裏就很少發現了。第一是它們一般都在比較深一點點的區域活動,第二呢也是它們對比黃金水母來的更脆弱。還有在1998年左右,水母湖曾經因爲El Nino 聖嬰現象而湖水溫度上升,湖裏面的水母曾經大批死亡一度面臨滅絕危機。

這邊兩張有 Moon Jellyfish 的圖片來自網絡, Google Image Search.

其實你每天過來看,可能看到的數量也不一定一樣多。一般是接近中午的時候最多,早晨和旁晚日光比較少的時候就比較少。那Yorko曾經說他去過水母湖無數次,看到最多的其實是連續幾天下雨後,雨過天晴的時候水母最最多。估計是因爲好多天沒能光合作用進食,水母們個個都餓壞了,爭先恐後的冒出來要食物。嘿嘿~ 其實我們在這裏的第二天,就不是一個好天氣,有一點點陰還下了幾場雨。我不知道今天過來算不算是水母多,不過第一天我們剛在Hotel那裏喫早餐的時候,曾經碰到過一位大哥是從香港包機過來的。他就說他過來水母湖只看到那麼十幾只在那裏,還特別的失望。雖然,我很懷疑他是沒有游到對的地方。

 

趴在水面上看水下的水母們是種非常舒緩心情的事情,就算我需要憋氣,就算我之前遊的累的喘氣,現在我看着他們慢慢悠悠的漂浮漂浮,我整個人就都完全的放鬆了下來。水母們一邊慢慢的遊着,一邊折射着陽光照下來的光線,閃閃發光,亮晶晶的美麗到讓人震驚,讓人喘不過氣來。哈哈哈~ 雖然我這個時候的確是沒有氣可以喘。

 

 
For better quality, please go to YouTube to view this video.

 

以前都知道說水母湖裏面有很多很多的水母,網上前人過來拍的照片也看過不少。但是,看照片和真正自己看到那還是兩回事兒;畢竟鏡頭,不管是捕捉到的動態還是靜態的,都只是一局部的。它沒有辦法把整個畫面呈現給你。如果看照片覺得美麗,看視頻覺得震撼,那麼真正的那地方估計會讓你想感動到流淚,驚豔到窒息吧。

特別是我還發現,直射進湖底的陽光,會聚集在水下然後變成這種旋轉着的,活動着的光線再反射回水面。讓你覺得彷彿水下是另外一個宇宙,那裏有它的太陽,這些水母就好像是一個個小星球小行星,反射着湖底太陽的光芒。而漂浮在水面的我,就好像是浮在外太空,觀賞着這種奇特的景緻。

 

 
For better quality, please go to YouTube to view this video.

 

我不知道DQ有沒有看到這種景色,當時我在四周都找不到他,也好像都沒有看到任何我們的團員們。本來還想要在這裏拍一張我和億萬水母的照片呢,可惜沒能如願。不過估計當時我都很狼狽,要拍也都拍不好吧。我這裏的視頻都是經過剪裁的,原版本的視頻裏,都能看到末了的時候一片亂打水花,那就是我快要憋不住氣游出水面呼吸的動作。呵呵~

我基本在這塊水母密集的區域拍到忘我,一直到Harris游過來催我回岸上才慢慢依依不捨的往回遊。在回去之前,當然我還不忘記至少讓我的手和水母們留個合影。他們摸起來很光滑有彈性,QQ嫩嫩的好舒服。哈哈哈~ 當然我都是輕輕的碰到而已,並沒有壞心眼的捏他們哦。

離開水母們後,又是長距離的游泳回岸。十五分鐘,腳碰不到底,還需要一直的划水划水,到最後我已經感覺到大腿外側非常的酸。抵達了碼頭的時候費了好大的力氣才爬上那個梯子。但是我也偷偷高興了一下我不是最後一個游回來的人,也不是最後一個翻越山頭回到船上的人。果真鍛鍊很有必要,Inca Trail下來的人就是有稍微更強壯一點哦。 回船的路走起來雖然比來時候要容易了,不過此時湧入大批的旅行團,大多都是亞洲人不會游泳過來浮潛的,他們站在那裏幾乎霸佔了整條山路。他們翻山翻的很痛苦,在水裏面也都是導遊拖着拽着的。所以你要是會游泳一定要早來這個水母湖,你才能比較安靜的拍照和獨享那裏的那份寧靜。

臨上船前,我又在入口處涮了涮我的腳,不帶走一點點東西,呵呵。 如果有機會,我是還想要再去這裏一次的,爲了補上一張我漂浮在水母星球裏面的照片。可愛的“橘子們”,你們都要等我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