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你打call,

中心醫院宋保聚大夫!

我在醫院行政後勤工作,因爲工作性質,與臨牀科室接觸的機會比較多,每回看他們用實力爲患者解除病痛,救死扶傷的樣子就覺着特別的有範兒。但這也只是猶如隔岸觀火般都是別人的故事,真正令我由衷的產生敬佩,是今天作爲患者的家屬真正的近距離體驗了一把,在中心醫院看病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三月的一天早晨,堂姐給我打電話,說我的姑姑從昨晚三點開始又眩暈了,並多次嘔吐,讓幫忙推薦科室看看。說起姑姑的眩暈症,有兩年多的時間了,期間斷斷續續的按原始病因頸椎、動脈血管狹窄、腦供血不足做過幾次治療,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姑姑勤快在醫院也躺不住,眩暈症發作在家睡一覺也就過來了,病情就任之發展了。但最近幾次發作的頻率特別頻繁,發作的時間較以往長,姑姑家的哥哥姐姐們坐不住了,大家七手八腳的把姑姑擡上了車,硬拉來了醫院。

在保健樓前見到由堂哥和姑父攙扶的姑姑,雙眼緊閉,臉色蠟黃。姑姑一個勁的說,天旋地轉我不敢睜眼。姑姑說的這種暈,我彷彿在哪見過,我大腦裏迅速閃過前段時間在醫院訂閱號頭條發表過一篇耳石症的報道,是關於眩暈的一篇科普。我靈機一動,馬上與神經內科在省立醫院專門進修學習眩暈治療的宋保聚大夫聯繫,快速的跟他敘述了一下姑姑的情況和曾經做過的相關治療。宋大夫聽說病人現在正在發病階段,正是判斷耳石症的最佳時間,讓我們抓緊去病區找他。

在神經內科,宋大夫一襲白衣溫文爾雅:“大娘,別緊張,我們做個檢查”“睜開眼睛、慢慢躺下”“有醫生在,別緊張”“向左轉頭、眼睛盯着某個點別動……一系列的體位檢查以後,姑姑右耳朝下時發現了眼震,宋大夫非常肯定的判斷右側後半規管耳石脫落。這時姑姑暈的睜不開眼睛,在做手法復位的過程中嘔吐了三次,每一次宋大夫都耐心的等待並鼓勵堅持,經過宋大夫精準的判斷和嫺熟的復位手法,半個多小時的時間,姑姑說不暈了,臉色也漸漸紅潤了,大夫還沒叮囑完注意事項,急性脾氣的姑姑就自己大步的走出了病區,姑父在後邊緊追。看着這一對70多歲的老人健康的樣子,我的心情豁然開朗,真是尋尋覓覓多種治療方法,驀然回首原來是“瘋狂的石頭”在作祟。

原來整理過太多患者給醫生送錦旗送感謝信的文字資料,今天我作爲醫院的職工,我爲我的醫院代言,爲我們醫院的宋保聚醫生打call,希望同樣有眩暈苦惱的人士,在排除腦血管疾病和心源性眩暈的同時,來我們醫院神經內科找宋保聚大夫看看,也許您耳朵裏的“石頭”也不安分了。

編輯:宣傳科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