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現在大部分網民以三觀判斷作品好壞的現象?包括文學,影視,流行音樂。

補充一下:這個問題是因為一篇微博

事情是因為《勇氣》這首歌MV其實是講小三的愛情。

然後地下評論


不一定,有些美就是「畸形」的美,三觀太正反而無法表現出那種感覺。

而且,對於「三觀正」這三個字,沒有一定的標準,因文化差異而不同。

比如裸模這一行業,在文化較為開放,且人體藝術歷史較久的一些國家,人們的態度大都是接受欣賞;在一些文化較為保守的國家,人們反而會認為這是「出賣自己的肉體,不知淫蕩羞恥」。

所以說,文字作品並不一定要「三觀正」。如果一定要把那些和自己心中的美好不相符的「畸形」剔除的話,對於人類燦爛的文化的損失,將是不可估量且無法彌補的。


是了,別人男朋友劈腿你說是愛情無價。你自己男朋友劈腿就不知道你是什麼態度了


影視作品可以通過揭露三觀不正的社會現象,來教育引導受眾形成正確的三觀。也就是說,說文藝作品從頭到尾三觀必須正不夠全面,因為作品情節不一定全是三觀正的,但所表達的主旨一定是三觀正的。

不然,如果主旨三觀不正的話,會帶歪一些尚還缺乏明辨是非能力的人的思想,讓他們誤入歧途。


不需要的

比如說Lolita

講的就是洛麗塔的繼父愛上了她,而洛麗塔知道這件事之後不但沒有劃清界線反而去勾引她的繼父。

三觀正么?

但是作品一路躥升到《紐約時報》暢銷書單的第一位。《洛麗塔》已被改編成電影。


是的,就算情節有多灰暗。

不然會影響到自己的價值觀,一單價值觀和社會主流有太大衝突。你會發現自己有渺小


個人覺得正不正的自有適之於它的標準。重要的還是取決於觀眾吧。要麼家長陪同觀看,不需要家長陪同的就看你自己正不正咯


最好正,再說正不正的是什麼標準?


只要不影響社會穩定和諧,正不正無所謂


要的 看書的青少年還挺多的


怎麼說呢,三觀這個問題,每個人都不一樣,不存在三觀正的模板,所以廣大網民的三觀是不同的。往前二十年,香港的編劇真的很敢寫,(最近看到的一個)黑白通吃的律師(男)迷奸自己同母異父的哥哥,繼子愛上了自己的繼母,這個情節可能有很多人就受不了,畢竟是親兄弟啊,繼母子什麼的,但是這個劇在那時候還挺火的,這能說明觀眾三觀不正么?再往前看國外,《百年孤獨》里也有和自己侄子亂倫生下,帶尾巴的孩子。單看這個情節,有人會覺得很噁心?接受不了,但是這本書很火啊。再說現在,(僅個人看法)廣電要求真多,按三觀看,小三不得上位,建國後不得成精……說實話,我們的電視劇質量並不是想像中那麼高,就我個人而言,很多青春劇很乏味。這大概也是韓劇日劇美劇的流行原因之一吧?文藝作品不是以三觀為標準的,但的確能夠起到引導人三觀的塑造。所以作品的主流思想依舊要健康向上,積極樂觀,拒絕陰暗面。像香港的警匪片,好多是警察內部有問題,但結局往往是善惡終有報。(但我們心裡清楚,還有些是我們找不出來的。)

答案是肯定的,文藝作品應該服務於社會發展才有恆久的生命力,當然得承認有的作品與社會關係不是那麼緊密和直接。三觀正,是任何時代和任何社會保持穩定和常態對人和精神產品的內在要求,這是主旋律;同時,我們要認識到,社會人群有不同的階層,幾乎每個階層都有自己的亞文化,在亞文化不影響社會正常的前提下都應得以尊重。如,在絕大大多數人走進世俗婚姻(男女結合、繁衍後代)前提下,尊重丁克家族的選擇,尊重同性結合,尊重單身貴族。

文藝作品也是一樣,絕大多數作品應該宣揚主旋律和正能量,形塑公民意識,蘊含對規則的尊重等等;同時,文藝作品百花齊放,正是不同階層不同精神訴求的體現,就電視劇而言,有生活劇、抗日劇、宮斗劇、玄幻劇……不過,無論什麼題材的文藝作品,都應該堅守一條紅線,不能宣揚反社會、反·政·府,如多年前的《古惑仔》,教唆了多少青少年走向不歸路。


個人覺得沒必要吧文藝作品受眾文化水平本來就是參差不齊 自然每個人有自己喜歡的類型 記得中學的時候就是喜歡聽那種傷感非主流音樂啊 這應該取決於作品的創作者怎麼想的,他是想反應社會上的問題還是小小娛樂一把,或者只是表達一下個人看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