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品牌定位需要做出艱難的選擇

選擇了教育品牌定位策略後,就需要決定這個教育品牌是什麼,還需要決定教育品牌不是什麼。例如,新東方是真正的「留學教育」,它與勵志、留學精英、歐美學習密切聯繫在一起(歐美留學後回國高大上的精英形象並非偶然出現的,新東方的留學勵志故事廣為流傳)。反過來,新東方則不是為全部學生打造的教育品牌,它定為精英學生做留學教育服務時,這就為其他教育品牌的定位留下了空間。八維的教育市場定位則正好彌補了這個空間,因為該教育品牌的廣告宣傳語就是「教育改變命運,高薪就業不在學歷高低」。

對於教育品牌的最終定位應該能夠反映教育機構總體的戰略眼光, 也就意味著需要把眼光放到教育服務體系的利潤之外,應該看得更高。考慮到塑造強勢教育品牌的知名度所需要花費的成本因素,一個強勢的教育品牌不僅要立足當今,而且要引領未來,更要能夠幫助教育機構與之共同成長。環境因素、競爭因素等都可以幫我們形成對教育品牌的定位,但是一旦做出了選擇,則這種定位就應當具有一慣性並且能為教育服務體系的發展提供藍圖。

對於以教育服務體系為核心的教育機構來說,由於其發展戰略往往是集中在課程研發部門,教育品牌定位的理念是具有顛覆性的。在這種理念下,對新教育服務體系的研發應該優先考慮其與教育品牌的定位是否契合,而不是像以往那樣依賴技術上的優勢去開發新教育服務體系。

教育品牌的發展需要由其戰略定位所指引,而不能僅僅基於對新教育服務體系的研發。這從另一個側面暗示出,某些教育服務體系由於並不適合該教育品牌的定位策略,因此這些教育服務體系是不應該被推廣的。世界上的第一部平板電腦出於微軟之手,但是這款產品沒有取得市場成功。蘋果機構的平板電腦一經推出,卻取得了巨大成功,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Ipad將喬布斯的審美與對消費者需求的理解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而消費者自身甚至還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多年以後,微軟試圖再次推出平板產品,但是此時的市場更為成熟,並且已經完全被蘋果所佔領。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