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浙江省眼科醫院杭州院區青光眼專科李軍花副主任醫師的專家門診來了一對母女。

一坐下,孩子媽就着急地問:“醫生,學校體檢說我們視力0.25,去年我們還1.0呢,會不會是近視了呢?

李醫生檢查後發現,小女孩欣欣(化名)雙眼的眼壓很高,居然有40多(正常眼壓範圍10-21mmHg),經過全套青光眼檢查後,欣欣被確診爲“青少年型青光眼晚期“。

當成“近視”來看病

一查眼壓40多

欣欣今年11歲,在杭州一所小學讀五年級,用她媽媽的話說,欣欣從小就很乖,特別懂事,成績也不錯,但是性格有點內向,不怎麼愛說話。

今年春節後,父母發現欣欣變得越來越安靜,而且動作很慢,有些遲鈍。欣欣爸媽覺得很可能是近視了,有空去醫院配個眼鏡就好,也沒太重視。

經過李醫生的系統檢查,欣欣的左眼視力爲0.25,而右眼視力僅能看清醫生的手指,眼壓也異常高,左眼43.8mmHg,右眼44.5mmHg。同時還發現,欣欣的視神經蒼白,杯盤比值爲0.95(正常視神經的杯盤比值應≤0.3),也就是眼壓高,已經引起了視神經萎縮。

患者的右眼視野

正常人視野

“怎麼不早點帶孩子來看啊?孩子不是近視,而是青光眼啊!”李醫生話講了一半,後半句咽回去沒講出來,其實這孩子青光眼已經到晚期了。

李醫生告訴記者,由於青光眼早期不會影響視力,患者往往不容易察覺到,當患者自己有所察覺時,可能已經到晚期了。

青光眼藥物治療效果欠佳

一旦出現視野缺損不可逆

“醫生,我家孩子青光眼嚴重嗎?能治好嗎?”媽媽無法接受突如其來的診斷,一遍一遍的詢問。

安靜的欣欣整個過程中都沒有說話,只在媽媽激動地追問病情時,可能感覺到了什麼,縮進了媽媽的懷裏。

李醫生爲欣欣開了三種降眼壓的眼藥水,囑咐她們三天後複查測眼壓,再決定後續的治療方案。但三天後的複查結果並不好,青少年型青光眼藥物治療效果差,欣欣的眼壓一點都沒有降下來。

“欣欣患的是青少年型青光眼,這種病藥物治療效果很差,手術降眼壓有效率也只有80%左右,而治療的最佳結果也僅能維持現狀,保持她目前的視力。”李醫生說,臨牀中經常會遇到這類患者,很多也和欣欣一樣,都是家長帶來看近視的。

據瞭解,青少年型青光眼也稱發育型青光眼,是先天性青光眼的一種類型,我國的青光眼分類標準中將發病年齡在6~30歲之間的先天性青光眼定義爲青少年型青光眼。

“這個病的病因不清,患者常表現爲常染色體顯性遺傳。青少年型青光眼也不像嬰兒青光眼一樣能夠通過眼外觀來察覺,同時發病初期症狀不明顯,僅眼內壓升高,特徵性視盤改變,但由於青少年一般自述病情能力也比較弱,容易被誤診或漏診。而青光眼晚期會發生進行性視神經損害,最終導致不可逆的視野缺損乃至失明。”李醫生說,欣欣來就診時,雙眼已呈管狀視野,視野範圍縮小至正常的10%,這是非常可惜的。

據報告顯示,青少年型青光眼的誤診及漏診率高達43.4%,往往被誤診爲近視眼。

近視度數增長過快

可能是青光眼惹得禍

“青光眼與近視眼常常協同發展,青光眼可促進近視的發生與發展,而近視眼對青光眼的損害特別易感,兩者互相影響互爲因果。欣欣也被查出了右眼125度、左眼100度的近視,這就是青光眼帶來的。”李醫生建議,對近視度數呈進行性增長(近視一年加深75度以上)的年輕人應考慮到青光眼的可能性,儘早查眼壓,查視神經。

李軍花說,建議家長髮現孩子視力出現問題,不要草率地當成近視來配眼鏡,應首先排除青光眼的可能;同時,呼籲體檢機構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在常規體檢中,加入眼壓一項;最後,青光眼與近視密切相關,近視發展速度過快,一定要排查青光眼。

見習記者 陳彥汝

通訊員 葉倩

編輯 潘雷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