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身邊有很多敏感肌的盆友,聽得最多的莫過於他們的哀嚎聲「敏感肌到底要怎麼修復啊」。

那「敏感肌」的盆友們,你確認自己真的是敏感肌了嗎?

有很多普遍的現象就是敏感和過敏傻傻分不清。

那麼針對敏感肌,我們可以先進行一個瞭解。

什麼是敏感肌?

簡單地說,敏感肌就是一種與外界接觸容易發生敏感的肌膚,例如有些人在溫度過低或過高的環境下,臉部特別容易通紅,這就是表現之一。

而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皮膚對於外界刺激,尤其是護膚品和化妝品頻繁使用或長期使用導致的皮膚耐受力下降,繼而出現紅斑、丘疹、毛細血管擴張等癥狀,並伴隨的瘙癢、刺痛、灼熱等主觀感受。

這是屬於皮膚的亞健康狀態。而處於這種狀態的皮膚,容易產生過敏反應,需要修復受損的皮膚屏障。

  • 而肌膚屏障是皮膚的一層天然保護膜,由弱酸性的皮脂膜和類似磚牆結構的角質層構成。

-

這裡回歸一個問題,敏感和過敏一樣嗎?

這是經常有盆友出現混淆的,敏感肌和過敏肌傻傻分不清,實際上它們是有區別的,有個稍微簡單一點的判斷方法,就是如果很多外界刺激物都能讓你的皮膚出情況,那可能是敏感。偶爾發生一兩次的用某些特定的東西出情況,這可能是過敏,一般過敏癥狀會比敏感嚴重一點,不過時間會短一點。

如何判斷?

既然敏感和過敏那麼相似,那該怎麼判斷呢?

  • 醫生判斷

首先,當你的臉部出現大面積的泛紅或者疹子的時候,一定要去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判斷,避免治療不當導致後果越來越嚴重。

  • 自觀自測

如果臉部只是出現輕微的泛紅、刺痛、乾燥,尤其是外界刺激,比如日曬、出汗,用護膚品等等。並觀察自己平時肌膚有無出現敏感肌的特徵。(特徵在文章的下面)

引起敏感肌有哪些原因?

敏感肌是一種問題性皮膚,任何膚質都可能會有敏感性皮膚。就如同各種膚質都可能有老化膚質,痘痘膚質等。而導致敏感肌的原因又可以分為先天和後天的遺傳因素。

  • 先天導致的敏感肌:先天的原因是由於遺傳的因素,通常表皮薄、真皮層血管明顯、臉頰容易充血紅腫,只要遇到體內或體外的刺激或過度搓揉,臉部也會出現敏感肌癥狀。
  • 後天導致的敏感肌:是因為後天壓力過大、生活作息不正常、環境污染或塗抹過多酸類保養品等後天因素導致。當肌膚受到外界刺激,皮膚細胞發生受損而使皮膚的免疫力下降,角質層變薄導致皮膚滋潤度不夠,最終導致肌膚的屏障過於薄弱,無法抵禦外界刺激,引發敏感肌。

敏感肌的特徵有哪些?

敏感肌和過敏一樣,都會有一些明顯的特徵的。主要三大特徵:

(1)看上去皮膚較薄,容易過敏,臉上的紅血絲明顯(擴張的毛細血管)。

(2)皮膚容易泛紅,一般溫度變化,過冷或過熱,皮膚都容易泛紅、發熱。

(3)容易受壞境因素、季節變化及面部保養品刺激,通常歸咎於遺傳因素,但更多的是由於使用了激 素類的化妝品導致成為敏感肌膚,並可能伴有全身的皮膚敏感。

敏感肌有哪些類型?

由於我們每個人的膚質情況不一樣,敏感肌的情況也是不一樣的,那麼它有那類類型呢?

① 乾燥性敏感肌膚

這種類型的敏感肌,主要是因為皮膚缺水乾燥,導致防禦機能降低導致的敏感肌。主要表現為皮膚乾燥粗糙、擦拭補水產品會感到輕微刺痛、甚至會紅腫。

② 油性敏感肌膚

油性敏感肌膚主要由於皮脂和水分不足,導致肌膚代謝能力降低。主要表現為臉上易冒出痘痘和小顆粒,會紅腫、發炎。

③ 壓力性敏感肌膚

這類型的敏感肌主要是由於外來刺激或荷爾蒙失調導致的內分泌紊亂。主要表現當睡眠不足和壓力大時,肌膚就會變得乾燥。

④ 永久性敏感肌膚

這類型的敏感肌是由於特定的刺激物引起的敏感反應。如同過敏性皮膚炎,皮膚容易出現泛紅、紅血絲,皮膚粗糙甚至脫皮。

敏感肌如何修復?

(1)溫和清潔

對於敏感性肌膚的盆友來說,不需要過度的清潔,在選擇潔面產品的時候,不要使用鹼性強及清潔力強的產品,它們很容易帶走油分,破壞你皮膚的屏障保護,最後導致缺水。建議最好選用溫和,含有氨基酸成分的潔面產品,每天早晚兩次清潔面部足矣,過度清潔只會讓敏感皮膚更加嚴重。

(2)做好防曬

對於敏感性肌膚來說,紫外線是天敵,不僅要防敏,還有防紫外線,日常外出記得擦防曬霜,在選擇防曬霜上,盡量選擇刺激低,可以現在耳後做測驗,在48小時之內沒有發生過敏現象,就可放心使用。

(3)補水保濕工作

對於敏感肌皮膚來說,皮膚本身的屏障已受損,保濕能力差,會導致肌膚出現缺水的情況,在修復敏感肌的同時,補水保濕的工作一定要做好。

(4)屏障修復

使用具有富含玻尿酸-透明質酸鈉的產品。這兩種成分的交聯聚物可以形成三維立體網狀結構,均勻覆蓋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透氣的薄膜,即可以加強皮膚屏障功能,減少水分的流失,還可以抵抗灰塵、霧霾對皮膚的侵襲。

PS:修復敏感肌要根據敏感的情況而定,若情況嚴重的肌膚,建議就醫。

參考文獻:

[1]呂沛宛.敏感肌如何不敏感[J].中醫健康養生,2018,4(07):26-27.

[2]何黎. 美容皮膚科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2. 219-222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