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歷史上,一共出現過三次「叔嫂共治」的局面。第一次是孝庄太后和小叔子多爾袞共同輔佐順治;第二次是慈禧和小叔子恭親王奕訢共同輔佐同治和光緒;第三次就是隆裕太后和小叔子載灃共同輔佐溥儀。

這三對組合中,能力最差的就是這最後一對。前面的兩對,不管男女,皆是人中龍鳳。而隆裕太后和攝政王載灃,都是缺智少謀之人。

載灃是末代皇帝溥儀的生父,是悲情皇帝光緒的弟弟。光緒死後,慈禧做主,讓溥儀繼位,而載灃父憑子貴,當了攝政王。

載灃當上攝政王后,乾的第一件蠢事就是要殺袁世凱。

而當時的情況是,袁世凱的北洋系早已羽翼豐滿,手中既有錢又有兵,還有一幫官場上的門生故吏。

不用說載灃小兒,就算慈禧活著,想殺袁世凱也得好好掂量掂量。

老臣張之洞深知其中利害關係,因此堅決反對載灃殺袁世凱。老張並不是護著老袁,而是純粹為清廷利益考慮。

在重臣們的反對下,載灃還算聽話,沒殺袁世凱,但是把他的所有官職一擼到底,把他趕回河南老家養老去了。

載灃為何跟袁世凱過不去呢?原因有二:第一,袁世凱和光緒有仇,而載灃是光緒的親弟弟,他要為哥哥報仇;第二,他覺得袁世凱的權勢太盛,威脅到了小皇帝溥儀。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但操之過急,取禍之道也。

果然,後來革命黨在武昌起事,載灃無計可施。最終不得不自己打臉,再把被罷官的袁世凱請回來,主持大事。

吃過載灃苦頭的袁世凱,當然不會輕饒他。老袁東山再起後,立即罷免了載灃。

載灃從一個睥睨天下的攝政王,一下子變成了一個閑人。

好在他的心理素質不錯,並不為失去權力而懊悔,反而很享受無官一身輕的生活。他為自己的賦閑生活寫了一副對聯:有書真富貴,無事小神仙。

坦白說,以載灃的性格和能力,確實不適合坐在攝政王的位子上。

此後,載灃一直過著凡人的生活,沒有掀起一點浪花,一直到1951年病死。


這位攝政王就是宣統帝父親——愛新覺羅.載灃,在清朝的最後三年,他是中國的實際統治者。

他得權後一心想除掉袁世凱,因為他從戊戌變法中就看透了袁世凱,但是後來局勢演變複雜,掣肘限制太多,使得他放棄除掉袁世凱。

清朝皇族中很多人認為他是個窩囊書生。但是他實際上比許多皇族都有骨氣:德國公使在北京被義和團殺死,慈禧派他去德國道歉,當時德皇要求他下跪道歉,他堅定的拒絕了德皇,堅持大義。

辛亥革命爆發,他被迫辭去攝政王,閉門家中,次年被迫同意兒子溥儀退位。

溥儀退位後,載灃生活低調,他從不參與復辟活動,1917年張勳復辟載灃表現得極不熱誠,從頭到尾都未參與。

1928年,遷往天津幽居,後又去東北,拒絕日本人勸降的要求,並怒斥溥儀投靠日本,之後便返回北平居住。

後來溥儀但東北建立偽滿洲國後,曾多次要他全家搬去,日本也派人來請他,他每每都拒絕並大罵溥儀愚蠢。

解放後,載灃將醇王府貢獻給人民政府以作公用。1951年2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載灃一生是不幸的,在風雨飄零的清末,他已經無法挽救頹勢了,清朝滅亡後他受到清廷皇族的唾罵,把清朝倒台推到他身上。作為王爺他又受到民眾和革命黨的唾罵與刺殺。

但是不管怎麼說,他是愛國的,是一個反對分裂祖國的愛國者,他與偽滿洲國劃清界限,充分表現了民族氣節!


載灃這個人其實很有意思,祖父是皇帝,兄弟是皇帝,兒子還是皇帝。總體來說,載灃這個人整體評價是還算不錯的,雖然他當攝政王期間有些舉措可能會有爭議,但是大清滅亡真的不是他的責任。到了溥儀繼位的時候,大清基本上已經風雨飄搖的了,東南地方的封疆大吏基本上在慈禧晚年的時候已經不太受朝廷控制,好不容易訓練的北洋新軍也成了袁世凱的私人武裝。朝廷之中,能夠擔當重任的滿族皇親國戚也不多。

他上台之後,搞過一系列的新政,其實就是想順著潮流改革,趁機加強一下皇權。載灃搞出個皇族內閣,撤掉袁世凱等等舉措,這些其實都是無濟於事的。最後,大清還是亡了,好在宣統能夠和平退位,載灃也終於不用干這攝政王,之後馬上就退隱了。他把權力也看得淡,受過很好的教育,是為說不多精通滿文的人。載灃雖然是攝政王,但是不過是一個老實人,思想其實也很開明。當年汪精衛刺殺他被抓以後,他還是赦免了了汪精衛。

當時的醇親王府規模宏大,僕人上百,生活很是愜意。他喜歡讀書,各種書報雜誌都看,特別是《資治通鑒》。晚年的時候,他自號「書癖」,還專門刻了個章子,上面寫著「書癖」二字。他喜愛看戲,喜歡當時的楊小樓、梅蘭芳等人戲。曾經在六十歲大壽的時候,他專門請馬連良、孟小冬唱了《游龍戲鳳》和《盜宗卷》。後來,由於經費的問題,人員日漸稀少,他的王府基本上已經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了。

載灃其實一生評價是不錯的。他曾經對孫中山表示過對民國政府的照顧,張勳復辟的時候,他也認為這是在胡鬧。後來,他的兒子溥儀溥傑在東北建立「滿洲國」,在日本人的一再勸誘下,他也沒有過去。民國時代的載灃一輩子在王府里實行舊禮,新中國成立以後,他參加了政協會議,帶頭取消了舊禮節;後來,他為了支持國家教育發展,主動將王府出售。

後來,周恩來總理對載灃是這樣評價的:

1.載灃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當上攝政王的, 他不具備這個能力,也無法承擔歷史重任。他後期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現是好的,也沒有積極進行復辟活動。

2.他 自己從未任過任何偽職,表明了民族氣節,是一個愛國 者。他帶頭取消王府的舊禮節,不能不說是思想的開通進步。


說到載灃,哥哥光緒是皇帝,兒子溥儀也是皇帝,在清朝政治中也算一個比較特殊的人物了,關鍵慈禧拿捏政權時間太久,然而死的又有點早,因為慈禧死的時候載灃才25歲!國家權力交接的太過迅速,載灃在最後其實並沒有完全獲得國家權力。

25歲擔任攝政王,上任之初意氣風發,和光緒年輕時候一樣,興緻勃勃的要幹掉當時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凱,但是還是因為年輕,沒有殺掉袁世凱,如果真的殺掉袁世凱,估計清政府滅亡的時間會更早,而且辛亥革命後根本不會有皇室優待條件。

載灃主政的三年,正是袁世凱賦閑在家的三年,結果是南方爆發辛亥革命,載灃下罪己詔才請的袁世凱出山主持政事,最後在袁世凱的壓力下被迫辭去攝政王職務,賦閑在家,閉門不出,徹底告別了歷史舞台。

1912年,同意溥儀退位,在溥儀退位後,載灃生活低調,不主張那些遺老遺少參與復辟活動,尤其在1917年張勳復辟中,載灃展現出極大的抵觸。1928年遷居天津,後反對溥儀到東北去建立偽滿洲國,並且拒絕日本人勸降的要求,怒斥溥儀投靠日本。

解放後,載灃將醇王府貢獻給人民政府以作辦公,1952年因多年風寒,於2月3日病故。


一個被世人貶低的攝政王載灃,是如何從最高統治者轉變為回家抱孩子的平民百姓!

載灃出生於1883年2月12日,字伯涵號靜雲。晚年自號書癖,後改名載靜雲。出生顯赫的載灃是慈禧欽定的攝政王!

一位掌握封建王朝至高無上權利的攝政王,如何成為不貪戀權威進退有道的大政治家?回顧載灃的一生,這個大清最後的攝政王。人們很難看出世人所評價的那樣目光短淺不學無術只知抱殘守缺懦弱無為的載灃?然而剝開歷史的霧霾,載灃卻是是開明賢能,心胸寬廣,民族大義之人!

作為晚清改革的領軍人物,載灃對於袁世凱的顧慮,早在小站練兵時就有所提防了。然而年輕的載灃對於已經迫在眉睫的危機局面卻是束手無策,光緒慈禧死後溥儀繼位,作為攝政王載灃成為實際的最高統治者,而此時大清內憂外患已是大廈將傾。載灃上台後力挽狂瀾穩定了朝廷局面。極力改革軍制,將地方軍權一步步集中到陸軍部,加強了皇室對國家的控制。

1911年中國東北爆發了6萬人死亡的大鼠疫,攝政王載灃立即以各種開明的措施很快成功撲滅了疫情,引起世界讚譽被認為是個奇蹟。

深謀遠慮的載灃執政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削弱袁世凱,然而隨後爆發的武昌起義,載灃被迫又請袁世凱出山。袁世凱趁機提出苛刻條件成為內閣總理大臣,載灃從此落馬被迫辭去監國攝政王一職,將軍政大權全部交給了袁世凱。退歸蕃籬的載灃,神情不變地說道:現在終於好了,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退位後的載灃每日與書為伴舞文弄墨絕口不提政治。這個被人唾棄庸碌的王爺退休後卻得到了孫中山的認可,退休後孫中山曾密訪載灃感激他和平交權。載灃說道:我擁護民國,大勢所趨,感謝民國政府對我們的照顧!

1915年袁世凱復辟,載灃說了兩字評語:胡鬧!1917年張勳復辟,載灃表現的極不熱誠,很多人勸說他復出重掌大權,但他從頭到尾都沒參與,又是兩字評語:胡鬧!後來溥儀在日本人鼓動下密潛東北,載灃極力反對!溥儀多次勸說載灃搬家,日方也多次威逼利誘,然而載灃不為所動反對分裂祖國的行徑!

後半生,放下權勢過著清貧生活的載灃於1951年,安詳地病逝於北京!


我是荒野歷史,歡迎關注


攝政王載灃在辛亥革命以後得日子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低調」,載灃在自己下台以後,就在官邸閉門謝客,清帝遜位以後,載灃更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從來都不參與復辟活動,安心生活,直到1951年在北京去世。

在當時熱熱鬧鬧的「張勳復辟」的活動中,載灃表現的極不熱情,從頭至尾都沒有參與,也沒有發表任何響應的言論。後來兒子溥儀選擇去東北做「偽滿洲國」的皇帝,載灃更是不支持,他堅持認為去東北是「凶多吉少」。

溥儀做了偽滿洲國皇帝的時候,想讓載灃帶全家都去,可載灃認為這無疑是自殺之舉,他不僅自己不去還把兩個最小的兒子和女兒都留在身邊。新中國成立後,於 1952年安詳地病逝於北京醇王府。

載灃這個人沒有治國之才卻有自知之明。他主政晚清最後風雨飄搖的三年,自身才能有限,無力回天,最終清朝滅亡。但他也看清了歷史潮流浩浩蕩蕩,知道天下終要共和,辭去攝政王一職以後便再也不問世事,也不參加遺老遺少的復辟活動。

要知道他的不作為其實就是最高的舉動,他特殊的身份無論是支持復辟還是支持共和都會產生很大影響。然而他卻沒有選擇去復辟,而是安心生活,不得不說是一種境界呀!

不知道各位對這位少年攝政王有什麼看法呢?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下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哦。我是頭條作者一樹梅花一放翁,希望大家點個贊關注一下,謝謝各位啦!


光緒皇帝駕崩之後,慈禧指定載灃的兒子溥儀繼位,是為宣統帝。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帝宣布退位,而這位攝政王也從人生巔峰掉下來,步入隱居的狀態,辭去攝政王職,閉門家居。

載灃是清代最後一個攝政王,一生充滿坎坷,大起大落。1939年秋,56歲的載灃從天津搬到的北京,開始了他的晚年生活。載灃的生活看起來是平靜悠閑的,但他難以得到普通人的悠閑自在,不久,東北的關東軍就密謀把載灃挾持到長春,試圖利用他。

沒想到平時優柔寡斷的載灃,這時卻果斷和堅定,甚至還拍了桌子,就是不願意去,意思就是不承認偽滿洲國的存在。他還怒斥其子溥儀投靠日本,之後返回關內居住,不願意與日本人有染。鑒於他和溥儀的關係,日本人也拿他沒有辦法。除了日本人的騷擾之外,載灃每天的活動不外乎讀書看報,寫字或者在花園裡遊玩,1943年5月載灃還過了自己的60大壽。

新中國成立後,為支持國家教育發展,載灃主動將王府及花園出售,之後,他又將自己寬敞的宅院售給更為需要的政務院。不幸的是,不久突然患病終於 1951 年 2 月 3 日病逝。載灃的一生應該給予實事求是的評價,載灃在辛亥革命中表現是好的,也沒有像其他清朝遺老遺少那樣,進行復辟活動,促進了民國的成立。

在日本人企圖挾持他為偽滿洲國站台時,他表現了應有的民族氣節,政治定力,這是他晚年最大的成功,也是不容易的。

歷史傳訊社,基於共享理念下的歷史學人社區。我們團隊立足於原創,書寫歷史,資鑒現實,努力建設為一個有情懷和質量的新傳播媒體,歡迎大家點贊、評論與交流!


清朝的覆亡在很大程度上跟醇親王載灃有直接關係。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攝政王,載灃為挽救「沉痾在身」的清朝,開出一劑劑「猛葯」,結果最終非但沒有拯救國家,反而親手葬送了愛新覺羅氏的江山。那麼,載灃到底是怎樣一位人物?他最終的命運又如何呢?

載灃是首任醇親王奕譞第五子,慈禧太后名義上的外甥,光緒皇帝的異母弟,末代皇帝溥儀的生父,生於光緒九年(1883年)。載灃七歲喪父,作為剩餘的兄弟中年紀最長者,繼承醇親王的爵位。載灃雖然身為天潢貴胄,但身上卻毫無公子哥驕墮放縱的習氣,行為端正,說話做事有分寸,而且還頗為重視氣節,在皇族中的形象很好。

義和團禍亂北京期間,到處抓捕、殺害洋人及教民,德國公使克林德便死在他們手中。克林德遇害後,德國政府強烈要求清政府懲凶、賠償,並派親王級別的人物到德國「謝罪」。清廷不敢開罪德國,對他們的要求「照單全收」,在新任德國公使的建議下,派年僅18歲的醇親王載灃赴德國「謝罪」。

德國公使之所以指名道姓地要求載灃前往,無非是看中他無比高貴的身份,認為只要派載灃前往,才能體現出清廷的「誠意」。就這樣,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載灃以頭等專使大臣的身份,率團趕赴德國「謝罪」。

在德期間,面對德皇要求其下跪道歉的命令,載灃嚴詞拒絕,並與德皇據理力爭,最終迫使德皇收回成命,僅以鞠躬禮了事。載灃堅持氣節的表現,深得清廷上下讚許,慈禧太后大為滿意之餘,便對載灃刻意栽培。在慈禧太后去世前的7年時間裡,載灃歷任隨扈大臣、健銳營掌印大臣、正紅旗滿族都統、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軍機大臣等職,不到三十歲的年紀便已成為一品大員。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光緒帝與慈禧太后相繼故去,清朝的國運又迎來一個大轉折期。慈禧太后臨終前,遺命由載灃的長子溥儀入繼大統,而由載灃擔任監國攝政王,全權處理軍國大政。就這樣,時年才二十五歲的載灃「一步登天」,成為沒有皇冠的帝國統治者。

載灃上台後思慮的第一件事,便是如何除掉時任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的袁項城。載灃之所以痛恨袁項城,一方面是他懷疑光緒帝之所以被幽禁而死,是拜袁項城當年「出賣」維新派所致;一方面是忌憚於他背後強大的北洋集團,擔心他會以此為資本謀國篡位。

載灃本想借故處死袁項城,但後者電召親信段祺瑞率兵入京,以幫助朝廷平息南苑兵變為由,對清廷進行軍事威脅。載灃自知不能採取強硬手段,便改而採取解職、遣放的手段,將袁項城攆回河南彰德,去過他的「垂釣洹水」生活。

載灃趕走袁項城之後,自以為再無威脅勢力,遂放開手腳,實施各項改革,以期重振國運,挽救垂死掙扎中的大清。然而載灃的一劑劑「猛葯」非但沒有拯救大清,反而把這個沉痾在身的「病人」直接送上「死亡之旅」。在載灃執政的第四個年頭,武昌起義爆發,革命風潮波及全國,半壁江山迅速變色,清廷岌岌可危。

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載灃被迫敦請政敵袁項城復出收拾「殘局」,並任命他為總理大臣,將軍政大權全部拱手相讓,並宣布卸任攝政王的職務。放棄權力的載灃成了「沒牙的老虎」,眼睜睜地看著袁項城欺負隆裕太后、宣統帝這一對孤兒寡母,心中雖然憤恨但又無能為力。載灃卸任還不到四個月時間,袁項城便逼迫宣統帝退位,存續近三百年的清朝就此覆亡。

滿清滅亡後,載灃正式退出歷史舞台,不再過問外界事物,對滿清遺老遺少的復辟活動也不熱心。他之所以如此,或許是覺得清朝在滅亡時已人心盡失,不可能有復興的希望。所以,無論是張勳復辟期間,還是溥儀在東北自組偽滿政權,載灃都沒有參加。

不僅如此,對於兒子的賣國行徑,載灃深感不安,曾怒斥溥儀賣國求榮,是漢奸的行為。載灃同時提醒溥儀,稱日本人狼子野心、心懷叵測,一旦受其挾持,必將落得身敗名裂、任人宰割的下場,可惜終究無法說服執迷不悟的溥儀。

看著兒子一步步走上萬劫不復的「懸崖」,載灃無能為力,他所能做的便是將家中其他成員牢牢看緊,防止他們被溥儀「拉下水」。晚年的載灃一直居住在王府,過著衣食無憂、罕聞外事的寓公生活。1951年初,載灃因感染風寒去世,終年68歲,死後葬於北京西郊福田公墓。至此,中國最後一任攝政王,走完自己傳奇而坎坷的人生。


曾經心比天高,清朝滅亡後,對時局心灰意冷,不再過問政治與人事,最後經歷民國,一直活到老解放初期。

載灃監國時期,出於各種原因(為其兄光緒帝報仇有之,收回軍政大權有之,滿漢之別有之)對袁世凱極其不滿,因而在1909年發生了著名的驅逐袁世凱事件,載灃以袁世凱有足疾為由,勒令其開缺回籍。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鑒於時勢的變化,一方面載灃下了罪己詔,解散了皇族內閣,另一方面載灃又不得不同意袁世凱重新出山,袁世凱出山後,載灃基本上就退出了歷史舞台。

卸任的監國攝政王載灃,以醇親王的名義退歸藩邸,結束了他備受煎熬、同時也是一事無成的三年當國生涯。溥傑在《父親醇親王載灃》中這樣描述載灃的性格:我父親雖然成了國家擁有最高權力的人,可是他是個老實人,也和我祖父一樣,都是把權力看得較淡。

辛亥革命後,載灃一直保持低調,民國初年各種復辟勢力蠢蠢欲動,在輿論上,武裝上都準備進行復辟活動,但是載灃對於復辟活動並不感冒,更談不上參與,因而安心在家帶孩子,1912年孫中山北上期間曾經與載灃有過一次晤談,載灃明確表示擁護共和,感謝民國政府對於清朝皇室的照顧,對於袁世凱和張勳的復辟活動,載灃都置之不理。

不管是北洋政府時代,還是南京國民政府時代,還是日本人佔領時期,載灃都保持了中立,在政治上盡量不出頭,九一八事變後,溥儀被日本人利用,載灃反對溥儀為日本人所用,因而把幾個幼子都留在身邊,防止被人利用。載灃在日常生活上也不同於傳統遺民,他也穿西裝、吃西餐、用電話,也因此曾經引起一些人的批評。

1951年,載灃去世,享年68歲,相較於其兄光緒帝和其子宣統帝的遭遇,載灃算是比較命好的,這與他對權力的淡薄有很大關係。


多謝網友「春樹彌陀」的邀請。

載灃是清廷忠實的「看門狗」,所以他25歲當國不久,便把袁世凱擼了,讓他回河南老家養病。辛亥革命爆發後,他被袁世凱還以顏色,被迫辭去攝政王之職,回家去也。

當然,這還沒完,因為這個時候的載灃才28歲,還有大段的人生道路等著他去走。身為清王室要員和大清最後幾年的實際統治者,他之後的政治態度和政治立場值得玩味。

大清和平滅亡後,載灃雖經歷大起大落,心態卻十分平和,深居簡出,不再涉足政治。所以,當張勳於1917復辟的時候,載灃很不熱心,置身事外。再後來,兒子溥儀打算去東北依靠日本人做皇帝夢,載灃也不支持。溥儀到東北後寫信給父親,說東北如何如何好,勸他也去。載灃猶豫良久之後雖然去了,卻只待了1個多月就回了北平。顯然,他認為日本人靠不住。對父親的態度,溥儀很有意見,曾說:「載灃膽小怕事,難堪大任,無法給予兒子一點保護。」

說載灃不關心世事也不盡然,比如1948年解放軍兵臨北平時,他每天都通過收音機了解信息。也就是說,辛亥革命之後的載灃已經把家族安全放在首位,活著就行,至於「發展」,還是算了吧。正如他辭去攝政王之職回家後對家人所說:「從今天起,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不少人說載灃無能,才導致袁世凱捲土重來,造成大清滅亡。這話有失公允。試問,不是載灃當政,換個人上,就能挽救大清?當然了,載灃確實能有不足,做攝政王時不過25歲,放在今天也就是大學畢業工作才3年。不過,也許應該提一提他早年做過的一件很有民族氣節的事兒:德國公使克林德被殺後,載灃被委以一件苦差事——專程代表清政府去德國道歉謝罪。德皇要其下跪,他就是不肯!當時的載灃,18歲。這個細節,不少人忘記了。

1951年,載灃病死,以沒落皇族的身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