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及科技局2017年推出5億的「創科生活基金」,資助具科技創意,能改善生活的項目。至今共收到過百宗申請,已處理86宗,獲批個案25宗,成功率僅29%。

創新及科技局總行政主任黃慧紫解釋,成功率低與項目未能結合創新元素及申請人錯估預算有關,她提醒申請者填寫預算需具體及合符現實。

有助兒童驗眼的便攜式角膜形狀分析系統,是其中一個獲批項目。統籌的理大眼科視光學院副教授紀家樹認為,基金運作具透明度,可透過與評審委員交流逐步解釋。另一個獲批資助項目,是識別泳客是否遇溺的系統,負責的港大工程學院助理院長霍偉棟亦認為,「創科生活基金」比其他基金較易申請。

創科局上月起為基金推出優化措施,包括申請資格擴大至按《稅務條例》獲豁免繳稅認可的社會服務機構,以及減少申請者在開發及營運期提交的報告,由原本8個減至6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