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之前,朴槿惠在青瓦臺發生過什麼?2017-03-13政知局政知局

撰文 | 朱遠航 編輯 | 高語陽

3月12日下午,韓國當地時間19點時許,朴槿惠離開青瓦臺,回到2013年入住青瓦臺前一直居住的私宅三成洞私邸。她身著深藍色外套,先是在車內微笑揮手致意,下車後面帶笑容與數名前來迎接的政界友人寒暄,然後進入私宅。

青瓦臺是韓國總統官邸,位於首爾市鍾路區世宗路一號,原是高麗王朝的離宮,後為原任總統盧泰愚新建。這片屋頂鋪滿青瓦的建築,見證了韓國政壇的風風雨雨,也見證了朴槿惠家庭與韓國政治的糾纏往事。

一進

1961年,朴正熙通過政變推翻張勉政權,擔任總統。9歲的朴槿惠以「第一女兒」的身份入住青瓦臺。青瓦臺中有兒童房等專門房間,也有很多她無法理解的禁忌。

她在《我是朴槿惠》一書中曾回憶:「住在青瓦臺是一件非常特別的事情,因為這不是人人都能有的經歷。或許身為總統的女兒,多少可以享受某些優待,但對於當時年紀還小的我來說,青瓦臺的生活並不全然美好,在那裡的生活反而充滿許多禁忌。」

但對於幼年的朴槿惠來說,青瓦臺最大的含義是「家」,它與其他同學的家沒有實質性的區別。她曾邀請好朋友來自己家玩,朋友看過家族廳和朴槿惠的房間後,一臉失望:「什麼嘛,和我家沒什麼兩樣,我以為會佈置得像公主的房間耶。」

初中二年級,朴槿惠重新搬回青瓦臺,每天一早搭乘路過青瓦臺的電車上學。這件事在電車車長間傳開,有人向朴槿惠打探總統的女兒,而樸瑾惠裝作不知情。這件事在晚餐時讓朴槿惠家人「笑成一團」。

這是她自傳中難得的溫馨時刻。

一出

1974年,對於22歲的朴槿惠來說,青瓦臺不再只有「家」的含義。

這一年,朴槿惠的母親陸英修遇刺身亡。正在法國留學的朴槿惠匆匆趕回青瓦臺,看到躺在會客廳的雙眼緊閉的母親。

「法國留學後要站在講臺上教書」的夢想離朴槿惠遠去。她代替母親站在父親身邊,擔負起「第一夫人」的職責。「第一夫人」的工作包括檢視國民寄來的信件,確認負責部門是否在認真處理。根據朴槿惠自傳,那個時候她每天只睡5個小時。

在參與政事的過程中,朴槿惠受父親朴正熙影響很深。兩人經常討論歷史、國防、經濟等話題,在外事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培養起朴槿惠的外交直覺和技巧。

五年後,朴正熙在與親信的酒宴上遇刺,朴槿惠的生活再次被打碎。第二天早上,他的遺體被運回青瓦臺,躺在5年前放置陸英修遺體的屏風後。

葬禮後的第二天,朴槿惠和弟弟妹妹被「請」出青瓦臺。此時韓國政界不斷出現對朴正熙獨裁統治質疑與否定的言論,曾經與樸家非常親近的人開始變得冷漠,甚至直接站在了三姐弟的對立面。這段時間,朴槿惠嘗盡眾叛親離。

此後,朴槿惠過起18年的「隱遁」生活。在這段時間中,朴槿惠只與極少數親信來往,其中包括崔順實父女。

二進

1997年,朴槿惠以大國家黨總統候選人的方式重回人們視線。她將「為完成父親未完成的事業盡一點力」作為口號,連續五次當選國會議員。值得注意的是,朴槿惠從未對父親通過軍事政變的方式攫取國家政權進行非議,甚至稱當時的軍事政變「是不可迴避情況下挽救國家的最好選擇」。

2012年12月19日,60歲的朴槿惠以51.56%的得票率當選韓國新任總統,重新回到青瓦臺。

重回青瓦臺後,朴槿惠告訴助理們,相比她小時候,這裡變化之大,令她喫驚,尤其是兒時冬天滑冰的池塘沒了,令她惋惜。變化更大的是青瓦臺中的人。她從一個無憂的孩子成長為青瓦臺的主人。而50年前住在這裡的五口之家,也只剩下朴槿惠自己。

青瓦臺的生活安靜而孤獨。從同樣位於青瓦臺大院內的官邸到辦公室只需3-4分鐘的車程,除非有外出公務活動,朴槿惠一般每天只來回一趟。

在擔任「第一夫人」時期,朴槿惠經常與父親一起喫早餐,為父親讀報。再次入住青瓦臺,除有外事活動外,她通常獨自進行三餐。在官邸,有警衛和女員工陪她,但不方便與她聊天。

二出

2014年4月16日中午12點左右,首爾江南區清潭洞某美容院的院長鄭某接到消息稱「總統要做頭髮,趕緊過來」。鄭某遂乘坐私家車來到青瓦臺。

而在這一天的上午10點,一艘名為「世越號」的載有476人的客輪意外進水並最終沉沒。事件發生後7小時,朴槿惠行蹤成謎,被認為事發後應對不力、翫忽職守,對300餘人的死亡負最終責任。直到沉船事故發生1000天後,朴槿惠遞交答辯狀,稱因身體狀況不佳,當天留在官邸工作。但憲法法院指出,答辯狀的內容沒有滿足要求。

這不是朴槿惠遇到的最大危機。2016年10月25日,「親信門」爆發。朴槿惠的親信崔順實,被揭露利用與總統關係干涉施政並向商界及利益集團施壓獲取利益。「親信門」爆發後,朴槿惠的支持率跌至4%。

崔順實是朴槿惠少有的朋友,在事件爆發後向國民道歉時,她稱崔順實「是在我患難之際,伸出援手的關係」。

道歉並未獲得民眾的同情。2016年11月,韓國爆發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燭光集會,要求朴槿惠為「親信門」負責並下臺。2016年12月,韓國國會對朴槿惠提出彈劾。在憲法法院完成審判前,朴槿惠不能離開距離官邸200米的青瓦臺主樓辦公室,所有屬於「國家行為」的活動也已被全面停止。對於朴槿惠而言,青瓦臺似乎成為了她的「監獄」。

今年3月10日,韓國憲法法院正式宣佈彈劾案獲得通過。彈劾結果公佈後,在距離青瓦臺一步之遙的首爾光化門廣場,韓國民眾舉行第20次、也是最後一次「倒樸」燭光集會。青瓦臺的另一端,是沉默的朴槿惠。

朴槿惠曾在12月1日罕見走出青瓦臺,到票倉大邱市視察。迎接她的不再是民眾的歡呼,而是沉默。在回程的車裡,這位總是面帶微笑,因堅定冷靜被稱為「冰公主」的總統默默流下了眼淚。

至親、朋友、支持者相繼離開,這一次,她只剩自己。

資料 | 新華社 中國新聞網等

校對 | 項戰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