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你是否正在補充維生素A、D,硒或鋅來提高免疫力?或者喫些鎂和人參增加抗壓力?膳食補充劑和維生素的使用由來已久,然而最近西方科學家顛覆了此前的“經典”論調:除了極個別的情況(孕期、更年期、嬰幼兒)需要補充維生素,其他情況下食用“補品”不但於事無補,反而有害健康。

《費加羅》報日前刊文稱,幾乎所有膳食補充劑都沒有證明其對健康有益的效果。更糟糕的是,法國健康營養計劃(PNNS)發起人之一赫克伯格(Serge Hercberg)教授揭露:從長遠看來,營養補充劑對健康是有害的。

最不需要補的人在進補

歐盟法律規定,“由一種或幾種物質組成、具有營養和生理功能”的膳食補充劑只能作為“正常飲食的補充”,也可以“以藥劑形式銷售”或者“生產極小劑量單位產品”。

在法國,膳食補充劑是個極大的市場。國家衛生安全局(Anses)調查顯示,1/5的成年人和1/10的兒童每年至少食用一次膳食補充劑。更進一步觀察可以發現,這些消費者正是那些偏好“有機食品”的人,非常注重健康生活方式。也就是說,消費膳食補充劑最多的人羣反而是更健康、相對不需要額外補充營養的羣體。至於容易患病的冬季,赫克伯格教授表示:“即使冬天有更多病毒傳播,我們的免疫系統也不會因為多喫了些膳食補充劑而強化。一年的均衡飲食可以更好地保護我們。”

抗氧化變成促氧化

科學家的另一重擔心是膳食補充劑和藥物之間可能產生化學反應,特別是含鎂的產品。2009年,Anses建立了關於飲食健康的警戒系統,從此發現許多可以歸因於膳食補充劑的不良作用。但這些副作用對人體健康有深遠影響:其中20%涉及肝臟,18%是消化系統。16%為過敏,12%危害到神經或精神系統

從長遠來看,膳食補充劑的危害不容小覷。法國農業研究所(INRA)Anthony Fardet博士認為,膳食補充劑單獨吞食,太快、太大量地進入身體,並且缺乏其他因素的協調作用,可能會導致失去效果、或改變效用。因此,被用作抗氧化劑的營養素在食用後,可能成為促氧化劑。胡蘿蔔素或者維生素A有類似的反轉例證。另外,現代人似乎過於熱衷攝入高劑量維生素C。

專家總結道,如果想為過冬做出充分的健康準備,唯一的合理方法就是好好喫飯、正常喫飯。

“維生素有益健康”難覓科學論據

自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人類已經進行了很多實驗,試圖搞清楚膳食補充劑究竟會對我們的健康和生存產生何種影響。結果並不樂觀。

例如,1994年的一項試驗對29,133名50多歲的芬蘭人進行了追蹤。他們都是煙民,但攝入β-胡蘿蔔素的一組志願者患肺癌的概率卻增加了16%。

美國科研人員對絕經後的婦女進行的臨牀試驗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在連續10年每天服用葉酸(一種B族維生素)後,她們的乳腺癌發病率較沒有服用這種補充劑的人增加了2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