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克隆牛」後代製成的牛肉和牛奶流入英國食品市場。消息傳出,一片嘩然,一些中文媒體甚至用「恐慌」來形容此事。不過,英國食品監管部門指出,來自健康克隆動物及其後代的食品並不存在安全問題,但能否進入食品市場需要獲得政府許可。

其實,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在2008年就做出過正式結論:來自「克隆肉」可以食用。許多人難以理解:克隆動物出現只有短短的十幾年,人類不可能進行過「兩三代人的食用試驗」,只經過短短十來年的科學研究,FDA憑什麼就敢於下「克隆肉沒有安全問題」的結論呢?

在動物克隆技術取得成功之後,FDA就認識到,克隆動物及其製品會實現商業化進入食品領域。2001年,他們發布公告:克隆動物及其後代不得進入食品供應鏈。同時,他們著手對「克隆肉」的安全問題進行論證。2006年,經過廣泛評估,他們完成了一份報告初稿,認為來自健康的克隆動物及其後代的肉、奶與來自非克隆動物的沒有區別。初稿公布之後,FDA收到了超過30000條意見。針對其中重要的意見,FDA組織了11個專門小組進行分析,並公開答覆了這些意見。2008年,這份報告長達近千頁的終稿發布,評估了克隆動物及其後代各方面的情況,最後得出結論:來自健康的克隆動物的食品與來自傳統動物的食品沒有區別,可以安全食用。

FDA是基於什麼理由做出這個判斷的呢?事實上,動物克隆技術並未涉及基因的改變。所以,對於從這樣的動物及其後代身上得到的食物,可以採取兩種思路:一是如果一頭動物是健康的,各項生理指標正常,那麼它的肉以及其他產物(比如奶)就可以食用;二是如果來自於克隆動物及其後代的產品在組成上和來自於非克隆動物的沒有差別,那麼也就不會有安全性的差別。

在這兩種的思路指導下,FDA廣泛審查了相關研究,發現克隆的牛和綿羊在出生前後出現異常的幾率比非克隆動物要高。不過,克隆牛羊所出現的所有異常癥狀在非克隆牛羊身上都可能出現。只要這些動物能夠長大,它們的健康狀況和生理指標跟非克隆牛羊也就沒有了實質意義上的區別。

現代分析技術已經可以把食品中各種成分分析得非常精確。既然未發現「克隆肉」和「非克隆肉」存在有實際意義的差異,所以FDA決定,來自克隆動物的食品不必做出標識。這侵犯了公眾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但如果做出這樣的標識,實際上是暗示消費者「克隆肉和非克隆肉是不一樣的」。這種暗示是錯誤的。當「知情權」「選擇權」與正確的認識發生矛盾的時候,FDA通過犧牲公眾的權利來保證公眾獲得正確信息。

報告終稿公布之後,有一項調查顯示,超過60%的受訪者對克隆動物食品感到「不舒服」。不過,這並沒有轉化成激烈的反對意見或者行動。畢竟,那個報告經過了兩年的徵求意見期,任何人都有表達意見的機會,而嚴肅的意見都得到FDA的尊重並且進行了答覆。最終報告也在網上公開發布了。這種公開透明的評估決策,也是減少公眾的疑慮一個重要方面。

文字編輯:拇姬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