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了半天我以前的回答,終於找到了相關的照片及截圖。

這個問題,前面那位回答者已經答得很好了。我想補充幾點。

1,距離的對比問題。曾經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2006年8月冥王星被降格,不再是行星了)的冥王星,距離太陽確實很遙遠(約30個天文單位。一個天文單位是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即約1.5億千米),

但是,美國的"新視野號"(中文開始時譯成"新地平線號",見前面《時事資料手冊》2006年第2期的新聞)探測器,對冥王星拍照時,就在冥王星附近,離冥王星比離太陽要近得多。

2,拍攝目標物即冥王星,與周圍環境即宇宙空間的對比度是很大很明顯的。只要冥王星能夠接收(反射)一點點太陽光,那它與周圍黑暗(不能反射太陽光)的宇宙空間的區別是很明顯的。一對比,冥王星就顯得很清晰了。

筆者不是專業的攝影師,只是一個用手機拍照的業餘攝影愛好者,知道手機App"相機"有"對比度"可以調節的。美國探測器的拍攝裝備,肯定也可以調節對比度以獲取清晰的照片。

3,夜空中,許多星星離我們比冥王星離太陽要更遠,比探測器離冥王星更遠更遠,我們為什麼還是可以看到一顆顆星星一閃一閃的?也是星星與它周圍黑暗的宇宙空間的對比度很大造成的 。宇宙中,發光的星星雖然很多,但黑暗的宇宙空間實際上更多,所以,科學家們認為,不是光明照耀著宇宙,而是黑暗的宇宙空間籠罩著點點的星光光明。看看下面的這些照片就很清楚了。

說了這麼多美國的探測器怎麼怎麼厲害,心裡有點不平衡,發一個我們比較先進的太空探測望遠鏡"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的消息。

郭守敬是我國元代的科學家,像隋唐時的"一行和尚"一樣主持了國家的重要天文觀測,郭守敬還主持制定了新的曆法"授時歷",當時在世界上也是最先進的。請看《中國歷史》的照片。

據2018年8月份的電視字幕新聞,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完成了一次巡天觀測,獲得了大量高"光通量"的探測數據.。郭守敬望遠鏡,可以說和貴州的"中國天眼"望遠鏡(下圖)一樣世界馳名了。


冥王星確實距離太陽比較遙遠,只能接受到比較微弱的陽光,但是絕對沒有微弱到難以拍照的地步。

冥王星目前距離太陽大約三十個天文單位,就是說,冥王星和太陽的距離,是地球和太陽距離的三十倍,這就意味著,冥王星接受的太陽輻射強度是地球的九百分之一。這麼說吧,冥王星的正午,大約相當於三四百個滿月掛在天空的亮度,和地球的陰天或者早晨傍晚的光亮差不多,讀書看報都沒有問題,更不要說拍照了。最多也就是曝光時間稍微長一點而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