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國粹,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京劇、武術、書法、中醫等等,但是對於長期混跡於家居領域的小編而言,首先想到的卻是——榫卯。

榫卯是一種充滿中國智慧的傳統木匠工藝,在傢具製造領域,它的地位絲毫不亞於京劇武術。

在中國古代,工匠們可以不用一顆釘子,一滴膠水,靠著榫卯結構,一凹一凸連接木材,製成一件牢固的成品傢具。

榫卯是一種結構,有幾十種不同的類型,按結構和作用來看,大致可歸為三大類:

第一類:固定"面與面"的結構

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帶榫"、"扎榫"等。

第二類是固定"點"的結構

如"格肩榫"、"雙榫"、"雙夾榫"、"勾掛榫"、"鍥釘榫"、"半榫"、"通榫"等等。

第三類:將三個構件固定在一起的結構

這種榫卯更為複雜,如"託角榫"、"長短榫"、"抱肩榫"、"糉角榫"等。

看上去是不是很複雜呢?那麼一件傢具會用到多少種榫卯結構呢?是不是很想掰開傢具看看裡面的構造呢?

9月1日—9月9日,天貓國潮行動聯合國內優秀的原創設計師,在魔都最潮的"上生·新所"網紅打卡地搭建了一個時尚與傳統設計相結合的榫卯藝術展,全方位的展示了榫卯結構在傢具中的應用。

在本次國潮行動中,美克恣在家,為了讓普通大眾能清楚明白的看懂傢具中的榫卯結構,特別推出百變魔術櫃限量版和"爆炸"概念的牀頭櫃。

百變魔術櫃櫃體採用全榫卯連接,獨特的塗裝使5種不同結構的榫卯工藝清晰可見,一凸一凹間,窺見現代家居的古典靈魂。

"爆炸"概念的牀頭櫃,也是全實木純榫卯拼接的,並且用彩色透明亞克力棍將整個結構撐開,讓所有榫卯拼接的結構清晰可見。

用這樣直觀的方式展現傢具內部的榫卯結構細節,讓普通大眾也能明白其中的奧妙,不得不說,這是一場非常有意思的展會。身在魔都的小夥伴,可以前往現場觀看,體會榫卯的魅力。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先回答一個問題,榫卯有大家想的那麼神奇嗎?我個人覺得其實沒有啦,現在社會其實已經把榫卯藝術化了,彷彿榫卯這個工藝應該是那種鬍子花白的老爺爺刨出來的才叫工藝,對其可以說是瘋狂的炫技,讓人覺得榫卯是多高不可攀一樣。

其實這個是個蠻大的誤解的,這都2018年了,榫卯已經基本都是在現代器械的操作下製作出來的,精確度更高,而且榫卯是一個很實用的工藝,結構性方面又特別的強,在機器的輔助下,成本是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的。

把榫卯結構拉下「神壇」,為的是告訴大家榫卯結構它是一個普通消費者可以日常追求的好東西,並不是高高在上活在書裏活在視頻裏的東西。

而在傢具中,榫卯用的少了,那用什麼來固定傢具呢?就是必須要講的釘木結合啦。

不用榫卯來固定,那現在基本的很多椅子傢具這些都會用到的就是釘子或者金屬件來固定,這樣的做法,相比於榫卯來說,速度快,成本更低一些,說白了現在就是一個快速消費的時代。

但是,釘木結合,最大的問題是因為膨脹係數的差別,導致結構連接位置的疲勞,進而傢具鬆動晃動,

椅子凳子看起來是簡單的傢具,但是實際上每天要被拖來拽去,承受一百多斤的壓迫,對結構力度要求很高的。

也因此,導致那些做工很差的椅子是很容易壞的

小件的整裝實木傢具,比如桌椅電視櫃鬥櫃,榫卯較之釘子優勢很大。而大件傢具,比如衣櫃書櫃牀一類的傢具,因為需要拆裝,傢具本身自重也很大,可以採取活榫卯配合螺栓緊固。但也不是釘子。

所以總結一下,榫卯呢是很實用的一個工藝,切並非被小清新吹噓的那樣特別麻煩昂貴和工匠精神,現代設備很多,榫卯可以便捷的獲得。

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互相關注下

一起討論討論。


首先我們要知道榫卯(sǔn mǎo),是古代中國建築、傢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是在兩個構件上採用凹凸部位相結合的一種連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

榫卯建築完全依靠原木材,榫頭、榫槽連接,沒有什麼螺絲釘、鋼釘等金屬器材的銜接。也就導致了工程的笨重度,耗費了更大的成本。比如兩個連接處,用一分鐘的時間釘一枚鋼釘,使用榫卯結構至少也需要10分鐘做榫頭、榫槽。

後期維修也非常複雜,榫卯傢具通常都是從榫卯處損壞,比方說圖片中的榫頭斷掉一塊,在使用傢具的時候就會導致傾斜,榫頭和木材又是一體的,無法再次生產,便產生了牽一髮動全身的影響。若是現代結構,通常就是一枚鋼釘的事。

從圖片中我們可以更清晰的看出,榫卯結構的複雜性和難度性,不是大師級別的做不出這種工藝,就算是大師,在建築的過程中也是相當的費時費力,現代結構很難在榫卯建築上發揮,提高了建築成本,達不到大眾化的效果。

坂茂先生的榫卯建築引來各界的關注,榫卯結構不僅造型好看,而且非常環保,並且可以傢具可以回收利用。 所以本人還是希望榫卯建築可以流傳下去的。


我爸就是做木工的,以前的老木工那種,我家的傢具全部是我爸做的,好多都是用的榫卯結構,做工複雜,效率低,而且用個幾年,有些就會走位啊,感覺也就那樣,唯一的就是很環保。現在大多都是用免漆多層板,顆粒板,中纖闆闆材,軟體拆單,流水線工序,效率高,價格便宜,五金用三合一固定,拆卸方便,用個幾年不喜歡就換掉。最重要的是用榫卯的傢具太貴了,多用於實木傢具和紅木傢具??


傢具上我們覺得用得不多了,可能還是因為窮吧。

在當今,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與新材料的使用,人們能夠找到更多的做工便宜、生產方便、成本低的替代品,何樂而不為。

但其實對於榫卯的使用也還是沒有降低,只是大多集中在高檔傢具了。榫卯意味著只能是實木,即使在對紅木傢俱有著異常愛好的中國,實木傢具也很難成為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用品。

從工藝角度來說,很多生產商並沒有使用專用工具製作,靠技藝高的師傅半手工製作,導致成本增加。

況且,榫卯結構十分精緻,大部分榫卯傢具都是出廠前便安裝完畢,再打箱運輸。運費太高。

因為大家把文化丟了!

陽凸,陰凹,把各個部件連接起來的"榫卯",是中國傢具的主要結構方式。其中的陰陽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國人民的自然觀,古人觀察到自然界中各種對立又相聯的大自然現象,如天地、日月、晝夜、寒暑、男女、上下等,由此又衍生了相應的哲學思想。

榫卯中的陰陽契合,具有千變萬化的形態。各種榫卯做法不同,應用範圍不同,但它們在每件傢具上都具有形體構造的"關節"作用。若榫卯使用得當,兩塊木結構之間就能嚴密扣合,達到「天衣無縫」「合二歸一」的程度。《易經》曰「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壹體兩面,彼此互藏,相感替換,不可執一而定象。二者雖無定象,隨道而變,上皆可為道,下亦可為器。道用無窮,處處有之,因用而論。用即出,陰陽即定,二者雖定,亦隨時而變遷。故曰:陰陽不二,以壹而待之。壹者太極是也,統領二物,相互作用,運化萬千來源……」道,既高深莫測,又淺顯不無不在。與已有的一切和諧共存相得益彰,這種哲學思辨,勝過各種西方宗教教義。

「造聖紫檀」


榫卯工藝的要求精確度極高,相差一個毫米可能還能組裝起來,但是兩個毫米就不能了,所以對匠人的工藝要求高,另外榫卯製作的時間長,時間成本高,現在社會的快節奏,時間就是金錢,很多企業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用膠水,和釘子代替。再就是木工這個行當太辛苦,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去學,有斷代的可能。


榫卯技術不得不說這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但榫卯技術也有一定的侷限性,除了費時費力,還對材料有一定的要求,過去人做傢具講的是結實耐用,一套傢具要用幾代人,而現代人的傢具更新的快,一代人可能要用幾代新傢具,別人用過的是不會再有人用了,所以對傢具的要求只注重式樣不太要求耐用度,還有一點就是現在的材料多數都是人工合成的(如多層木工板、鋸末板、防水材料板等等),這些材料也是無法用榫卯的。


其實還是很多的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0831932afd9af0de6e67eb08f5b3bcb5", "vname": "", "vid": "v02016d00000bfn1eagnrm1p49r0100g", "thumb_width": 640,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59.04,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2853023}, "ultra": {"duration": 59.04, "h": 576, "subjective_score": 0, "w": 1024, "file_size": 4587634}, "normal": {"duration": 59.04,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1903146}}, "src_thumb_uri": "11660000878874644af94",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116f30003d8f255bd2cdb", "vu": "v02016d00000bfn1eagnrm1p49r0100g", "duration": 59.04, "thumb_url": "116f30003d8f255bd2cdb", "thumb_uri": "116f30003d8f255bd2cdb", "md5": "0831932afd9af0de6e67eb08f5b3bcb5"} --}


榫卯很精巧,也很華美,但是榫卯從受力角度來說,並不是木材利用的最優方案,特別是在現代建築工業的環境下。因為榫卯節點處是結構受力的弱點,使得木結構發揮不了它本能發揮的承載力。有了鋼鐵以後自然而然地會想到使用鋼構件處理木構件交接問題形成鋼木組合結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