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数,我们30000点见──香港股市突破重要技术关卡

 

  过去两年,台北股市一直处于上涨的趋势中,目前已经接近万点大关。相较于台北股市,香港恒生指数在过去几年的走势非常沉闷,过去两年一直无法涨过2011的高点,处于盘整的格局。这个情况,很大的原因是受到大陆的拖累。因为内地许多大型银行、地产股、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都在香港上市,而近年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地产股房屋库存过高,这两个原因导致银行面临很高的呆帐风险。所以过去在看香港股市或大陆股市的时候,会看到整体市场的本益比很低,这是在反映过度投资、产能过剩,以及潜在的坏帐风险。

 

  我们简单来做个说明。过去几年中国要冲GDP,所有地方首长的绩效是以GDP成长作为评量标准。这使得地方政府过度建设,盖一些没有人使用的蚊子馆。盖蚊子馆需要什么?需要请人,因此这让失业率降得很低,人人有工作。还需要买钢筋水泥,这让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有生意做,并且获利高。(当然,这也让澳洲受惠。)

 

  问题是,做这些建设是要钱的,钱怎么来?政府可以卖地筹钱,所以需要高房价来支撑高地价(但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政府也可以借钱,所以地方政府累积了高额债务。盖蚊子馆没有什么实质效益,赚不了钱,所以也没办法无止境的借钱建设下去。当政府不再建设,这些传统钢铁、水泥产业的获利马上下滑,他们花了大钱投资的生产线,生产的产品却没有人买。同时,地方政府需要还钱给银行,所以只好借新还旧,把债务持续展延下去。这些问题与背后隐藏的风险,就是香港与中国股市本益比偏低的原因。

 

  最近新闻炒得轰轰烈烈亚投行,就是让中国借钱给别的国家进行基础建设,当然最好是让中国自己的企业去帮忙进行建设。如此一来,可以消费国内的过剩产能,让过去中国国内的过度投资,有了去处。另外,中国最近推行的地方债务置换计划,对中国处理国内债务问题是项非常重要的政策。这可以让地方政府的债务,在债务置换后,变成了有中央担保的债务,也让银行的坏帐风险大幅地降低,因此银行股的评价将大幅提高。一直以来被投资人担心的坏帐风险大幅下降,虽然只是将债务风险往后移,但是因「目前」风险降低,足以让银行股大涨。

 

  回归到我们的主题。香港恒生指数突破25000点,表示恒生指数创下金融海啸以来的新高,25000的位置是2011以来高点。过去几年只要股市涨到这个位置就会回跌,而近日股市已经突破这个卖压很大的三年顶部。恒生指数于42日正式收盘站上25000点,另一个国企指数在41日已经正式在收盘突破三年新高。从技术分析的角度,这是一个大波段的起涨点。再加上前述提到的两个催化剂:消化过剩产能、降低坏帐风险,以及资金充裕的背景(港股通北水南调、宽松政策环境)。让我们有很高的把握,认为这是一个数千点的行情,在目前的资讯下,我会说:恒生指数,我们30000点见。

 

 

恒生指数创下金融海啸以来的新高

20150408-3  

 

 

国企指数突破三年新高

20150408-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