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記載:建安16年(211年),劉璋聽聞曹操準備討伐漢中張魯,擔心曹操攻克漢中之後趁勢進伐西川。此時張松建議邀劉備入川先討伐張魯,張魯必敗,奪取漢中,即可結合兩川之地,以山川地形的優勢可阻擋曹軍。劉璋答應後便派法正領數千兵馬去迎接劉備,並送去相應物資。然而法正見到劉備後,與之商量的卻是如何奪取益州!後來劉備入川,軍至白水關,劉璋親迎,此時張松、法正、龐統等皆建議在見面會上拿下劉璋,再一舉奪取益州【當然,這個提議被劉備拒絕】

劉璋答應邀劉備入川是想讓其擊敗張魯奪回漢中以阻擋曹操。而張松、法正等人便乘機暗中聯絡劉備,商議著怎麼奪取益州!對於劉備而言,這是實現隆中對策拿下益州的最佳時機,那對於張松、法正來說又是為何?是什麼讓他們背叛劉璋呢?

這就又要牽扯到政治派系、集團利益的問題了。

自中原大亂以來,許多北方人為躲避戰亂而南下或是入蜀,在蜀中形成了東州派系,而劉焉父子就屬於東州派系【與後來的劉備一樣,是外來政權】外來政權入蜀領導益州,為穩定自己的權勢,自然就要大力打壓益州本地士族和集團【而張松、法正就是地地道道的益州本地人】益州在劉焉父子的領導下,益州本地士族不僅才能得不到施展,利益也得不到滿足,所以益州本地士族就產生了易主的想法。

後來劉備入川拿下益州之後,為穩定局面,平衡各派系之間的利益和矛盾,確實也滿足了大家的利益要求【當然也只是暫時的】


建安十六年(211年)的劉備,處於一個標標準準的四戰之地,佔有荊州五郡的他,無論向哪個方向發展,都面對著強大的對手。

此時距離劉備在184年從軍征討黃巾軍已經過去了整整27年,這時的劉備,已經51歲,在當時,已經算是個老人,半隻腳已經快要入土了。

這時的劉備,已經在亂世中打拚出了自己的三分地,有了自己的團隊,出身低微的他能有現在的成就,已經是相當了不起,實力、身世比他顯赫百倍的董卓、袁紹都已敗亡,難怪曹操會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荊州當然是好地方,四通八達,得天下須得荊州。但是得荊州不一定得天下,荊州乃富庶之地,勢力強大的一方擁有之,可以憑籍其財力人力,南征北伐,進退自如。而勢力弱小的一方踞有荊州,則極易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垂涎和壓迫,難於偏安。劉備,就是勢力弱小的一方。

諸葛亮在隆中對里說: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不用諸葛亮說,老兵油子劉備不可能看不出來,問題是,劉璋雖然暗弱,但益州地勢實在險要,要強取益州,還要防備曹操的進攻或孫權的背盟,哪個對手都能讓自己全家死無葬身之地,自己手下能用之兵不過數萬,實在有點力不從心。

這時,老天給劉備送來了張松。

張松的選擇

其貌不揚的張松是個有才華的人,但他也是個斤斤計較的人。劉璋派他出使,已經是第三次派人向曹操結交,在曹操未征荊州時,劉璋就已派陰溥向曹操示好,曹操也不含糊,加封劉璋為振威將軍,他哥哥劉瑁為平寇將軍。隨後曹操出征荊州前,劉璋又派別駕從事張肅送去三百老年兵和一些補給表示支持,曹操也不生氣,還拜張肅為廣漢太守。

隨後,劉璋又派出了益州別駕張松。

曹操這時已平定了荊州,趕跑了劉備,正躊躇滿志,準備一舉平滅孫劉聯盟,劉璋一而再,再而三地派人來,曹操可能是覺得有點不耐煩,就沒有款待張松,也沒有給他封官,小氣量的張松就有了其他想法。

出使遭到冷遇,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有些想法,一般也不是什麼大事,但到了張松這裡,就成了天大的事,或許是因為覺得劉璋無能,自己懷才不遇,曹操又不待見,張松竟把心思轉到了劉備身上,因為他很聰明,知道在迫切需要益州的劉備這裡,他的利益能得到最大化,這個選擇,符合張松的利益,忽略的是個人的節操。

劉璋的決定

劉璋一開始看好的是曹操,所以才會連續派出使者拜見曹操,並象徵性地給予軍事支持。曹操為了安撫他,先後給他和部下加官進爵,但這並不能打消劉璋的疑慮,所以他才會第三次派出了張松。

受到冷遇的張松,在許昌目睹曹軍赤壁之戰失利的慘敗後回到了成都,有了想法的他大說曹操壞話,勸劉璋死了依附曹操這條心。

疵毀曹公,勸璋自絕。

張松在劉璋手下的官職是州別駕,這是個比較有份量的官,顯然劉璋對張松比較信任,張松說什麼,劉璋就答應什麼,張松說:劉備是好人,主公你可以好好跟他聯絡聯絡,劉璋答應了,不光答應,還派法正、孟達帶了幾千兵馬幫助劉備。

張松又說:益州的將領不聽話,可能有反意,如果不請劉備來坐鎮,那萬一遭遇外敵,內部又出叛徒,益州必定保不住。張松這番話相當有意思,如果把主語換一下,把內部的叛徒換成他自己,把外敵換成劉備,這句話就一點毛病也沒有。

後松復說璋曰:「今州中諸將龐羲、李異等皆恃功驕豪,欲有外意,不得豫州,則敵攻其外,民攻其內,必敗□道也。」

這時的劉璋,在張松的建議下,已決定把寶押在劉備身上,要靠著劉備來抵禦一切外敵,所以黃權、王累等的苦諫甚至死諫也無濟於事。

意外的劉備

困守荊州的劉備,當然無時無刻不想往外發展,益州方向是個突破口,誰都看得出來,難就難在如何入手,劉備、龐統、諸葛亮等人都束手無策。張松的出現,就像一束光,照亮了黑暗中的劉備。

劉璋聽從張松的計策,派法正請劉備入川,一路暢通無阻,從江州直詣涪州,離成都只有三百六十里。劉璋率領步騎親自迎接,禮儀隆重,兩人相聚百多天才分別,劉璋又供給劉備軍隊和物資,讓他幫助征討死敵張魯。

璋增先主兵,使擊張魯,又令督白水軍。先主並軍三萬餘人,車甲器械資貨甚盛。

劉備確實是被劉璋當成了救世主,但劉備這樣的人物,又怎麼會因為所謂的道德而停止腳步,亂世中講道德,就是拿自己人頭開玩笑,這點不用一眾謀士一再對他進諫,老兵油子劉備比誰都清楚。

所以他到葭萌關後,根本沒有攻擊張魯,站穩腳跟後隨即撕破臉皮,發兵南下,攻擊劉璋。即使在劉備出其不意從葭萌關發起進攻,身邊又有龐統、魏延、黃忠等文臣武將,面對益州的天險,還是不能順利攻克,這場戰爭一直打了三年,還付出了龐統陣亡的代價,又調來張飛、趙雲、諸葛亮,才得以進圍成都,

就算此刻,成都城中還有精兵三萬,足夠一年之糧草,城內軍民打算堅守到底,如果不是劉璋決意投降,戰爭還不知要持續多久。

十九年,進圍成都數十日,城中尚有精兵三萬人,谷帛支一年,吏民咸欲死戰。

張松之死

這時張松哪去了?很不幸,他已經人頭落地。他的兄長張肅害怕被牽連將他告發,於是張松被逮捕斬首。

松兄廣漢太守肅,懼禍逮己,白璋發其謀。於是璋收斬松,嫌隙始構矣。

張松之前對劉璋說的話,只兌現了半句,外敵確實來了,自己這個內奸卻被殺了,如果張松不死的話,想必劉備也不用打得那麼艱苦,成功之後,張松自然是榮華富貴,法正被任命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如果張松不死,職位當不在法正之下。

但張松這樣的人,卻實在是死不足惜。三國時期降臣降將不少,不過即便是著名的叛將呂布,兩次背叛也是在遭到外界誘惑後,殺董卓好歹也算鋤奸。張松則不同,他是從骨子裡就已經有了背叛之心。劉璋雖然暗弱,卻是個老實的人,善良的人,或許是善良過了頭,才會如此相信張松,雖然益州遲早落入他人之手,但被信任的人這樣背叛,即使是善良的人,心裡也會不好受吧。

作為謀臣,主公是明主,則自當輔佐,主公暗弱,自己不能發揮才幹,那就光明正大離開,就如同 一樣,也不會遭人詬病。但在深受劉璋信任,外界又無人對其誘惑的情況下,張松卻主動賣主求榮,這種舉動,真正是連呂布也不及。換句話說,張松如果當時在曹操那裡得到熱情款待,曹操禮賢下士,讓張松感受到知遇之恩的話,那他自然也會背叛劉璋,成為曹操的內應。

許多人常說,呂布是三國第一叛徒,小院看來,呂布之叛遠遠比不上張松,在劉備入蜀無門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張松,能不能佔據益州還是個大問題,三國歷史也不是沒有改寫的可能。而張松為了一己之欲的背叛,不論在情感還是道德上,都為人不齒,最後人頭落地,實在是咎由自取。

五代有石敬瑭,明末有吳三桂,三國有張松。


首先說明一點,張松和法正雖然很有才幹,但並不是劉璋的得力幹將。為什麼張松和法正會出賣劉璋而投靠劉備呢?

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法正和張松懷才不遇的挫敗感,張松和法正都是有才華之人,可劉璋暗弱無能,沒能重用他們,所以一旦遇到合適的投靠對象就會立馬背叛。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卷六十六》中對張松的評價是:

益州別駕張松與正善,自負其才,忖璋不足與有為,常竊嘆息。

也就是說,張松和法正的關係很好,他們都覺得自己有才華,但是劉璋不能重用他們,跟著這樣的主子是沒有作為的,以至於常常私下嘆息。

《三國志》中描寫法正在劉璋手下的情況是:

既不任用,又為其州邑俱僑客者所謗無行,志意不得。

法正在劉璋手下一直都鬱郁不得志,還被人誹謗排擠。而在投靠劉備以後,法正得到了劉備的重用。曹操大將夏侯淵之死,就是法正獻的計謀,連諸葛亮也曾感嘆自愧不如。法正死後,劉備更是一連哭了好幾天。

然後我們來談談張松,張松這個人雖然長得矮小,而且相貌醜陋,但是他博聞強識,頭腦靈活,而且還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張松這樣的人能夠做到益州別駕,那就是他個人能力的體現。

張松之所以選擇投靠劉備,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張松看中劉備敢和曹操叫板的勇氣。因為在赤壁之戰時,劉璋曾派遣張松出使曹營,當時的曹操不可一世,他的目標是拿下孫權和劉備,哪裡還顧得上其貌不揚的張松?

曹營上下對張松的羞辱讓他極其憤怒,而劉備對張松的態度則是以國禮待之,兩種截然不同的待遇讓張松堅定了投降劉備的決心。

雖然張松被兄長張肅舉報,後被劉璋斬殺,但是法正在蜀漢得以重用,他才華得到了完全的發揮,也證實了他們的選擇是完全正確的。

總之,張松和法正叛變的根本在於:劉璋自己不中用,還不重用人才,而劉備在當時是個英雄,而且還是劉皇叔,棄暗投明也算是明智之舉。

我是醉愛談歷史,分享有趣有料的原創歷史趣聞和觀點,歡迎關注!


先來說個結論,張松,法正雖然都很有才華,但實乃賣主求榮之輩!

先說張松,身為益州別駕,一直都在想著怎麼換主人,因為他看到了劉璋的暗弱,所以第一個目標是曹操,然而曹操並沒有被他的才華迷倒,反倒是被他的五短身材蒙蔽了雙眼,反正沒怎麼搭理他,他感覺比較丟面子,回頭就去勸說劉璋跟曹操斷絕關係,轉而準備交好劉備,後面張松還把益州地圖獻給劉備,處處出謀劃策準備讓劉備取益州。

這就有問題了,你看不上你的主人,那你另謀高就,吃主人的拿主人的還想著把主人家的鍋一起送給別人嗎?天天抱著騎驢找馬的心態,你會認可這種人?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因為寫信挽留假意離益州而去的劉備取益州,被其兄張肅告發,進而被處死,可謂大快人心,史載劉璋雖然政治不行,但是他還是比較仁慈的,尤其是愛護百姓這塊,而張松處處想著自己的利益,從來沒把他的主人,益州的百姓當回事,可謂自私至極!

再來說法正,史載法正有奇謀,他也是不滿足於劉璋的暗弱,借著出使劉備的機會,結交劉備,最後為劉備攻益州,取漢中,建奇策襲殺夏侯淵,屢出奇計,在劉備軍團,地位僅次於諸葛亮,卒於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時年四十又五,謚號為翼侯。

大家可能被《三國演義》誤導,其實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是「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所以法正對劉備後來稱帝於蜀的貢獻還是很大的,所以才會被劉備很看重,而且死後封侯,可以說是很大的榮耀了。

為什麼有人會說史載對這樣兩個人的評價不算壞呢,因為底層大眾一直都比較崇尚正統,所以《三國演義》裡面一味的尊劉抑曹,進而只要是投靠劉備一邊的,支持劉備的,就給個好評,其他的就是差評嘍!

在我看來,這兩個就是賣主求榮之徒,背信棄義之輩!雖然說亂世,良禽擇木而棲,但是要看你的動機,要麼直接跳槽,要麼隱居山林,他們倆不僅是騎驢找馬,最後把驢都要獻給新東家,這樣的人你會給好評?


謝謝邀請!

劉備在三顧茅廬時,諸葛亮給劉備描繪了未來取益州,以成鼎足之勢時就說過:「益州劉璋,暗弱無能,君臣之間離心離德,益州很多志士都希望迎接明主入川。」這個志士裡面就包括張松。

張松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攜帶益州地圖去見曹操,想獻圖於曹操,希望曹操能帶兵川,替代劉璋。沒想到被曹操羞辱一番,亂棍打出了校場。但是,他卻得到劉備的熱情款待和渴望之思,所以,將地圖給了劉備,又請劉備入川,自己可作為內應。法正和張松是一對很要好的朋友,張松得到劉備的好處之後,就策動了法正和他一起投奔明主劉備。之後就發生了劉備帶兵入川,以各種理由和借口取得劉璋的信任後,攻取了益州。

其實,在益州,要迎接明主入川的人有很多,張松和法正只不過是這個群體的代表和典型。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那麼,張松和法正所作所為究竟為何呢?

第一 劉焉劉璋父子入駐成都之後,和益州土著之間的隔閡很大,矛盾很深,並且沒有任何的改變。所以,他們心中並不完全臣服於劉璋。這點,諸葛亮看的比較透徹。

第二 劉焉死後,劉璋上台,劉璋更加暗弱無能,還派兵鎮壓益州土著讓人很失望。他們覺得跟著劉璋沒有發展前途,沒有希望。

第三 另一個因素,張魯駐紮漢中,張魯和劉璋有隙,聽說曹操有取漢中之意。益州讓曹操攻佔,還不如讓於劉備,劉備廣施仁政,恩德佈於天下,大家都希望劉備能入川。

上述三點,基本上能概括反劉璋投劉備的原因。說簡單點,就是領導必須要給兄弟們說清楚,跟著我混,你能得到什麼?並且能夠兌現承諾。否則,他們就會跳槽。


良禽擇木而歇,賢臣遇明主而輔,益州劉璋暗弱無能,耳根軟,無大謀,這難怪張松、法正這樣的能人要另尋明主!以前多次出謀獻策他總是不聽。把個土地肥沃,農產豐富的益州搞得兵荒馬亂,誰都想佔取!

如今劉璋面對張魯的侵襲,張松也無計可施,只能自薦入許都遊說曹操討伐張魯,使其無暇虎視益州,劉璋也覺此計甚妙。

但到了許都,曹操看著張松身矮、額尖鼻偃牙齒不整齊就有點反成感,也不予接待,唯有楊修見識了他過目不忘的「特異功能」,也如實地彙報給曹操 ,曹操本也愛才之輩,但他苦心自創的《孟德新書》也被張松貶得一文不值,就惱羞成怒地趕走張松。

那張松在劉璋面前誇下海口,如今遊說失敗被趕出來,自覺無顏與劉璋交差是小事,這益州遲早也會被張魯侵佔。

踫巧又在返回益州途中,遇見劉備、諸葛亮、龐統、趙雲等人的熱情款待,張松更感劉備的仁慈,禮賢下士,也知與諸葛亮、龐統這類傑出謀士為隊,加上劉備的關心有加才是最有出路,所以特送西川地圖給劉備,也表示回益州後將說法正一同做內應投靠劉備,當然法正早就知道劉備心懷天下,人之英雄,張松之說不謀而合……

其實也不能怪張松、法正他們的不忠,所謂朽木難雕,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另尋生路,反正跟劉璋謀事必死無疑,人總是有求生之念,主若不昏,誰人願棄?


良鳥擇木而棲 = 用腳投票

謝謝邀請!

古往今來,忠臣義士受褒揚推崇,亂臣賊子被抨擊唾棄。這是沒說的,也是社會判別正/負能量,維持公序良俗的必須。

但是,也得先分清楚了:「忠」的對象(皇/王或朝代)值不值得去忠。如果政治清明,能讓老百姓安居樂業,那這樣的皇/王或朝代去忠是說得過去的。如果反之,還要講忠,那就是不經腦袋的愚忠。

如果把國家比作公司的話,如果老闆兒性格懦弱(儘管也許他還是個待人溫厚的好人)、既無進取之心,又無進取才能,不能領導公司發展,而眼看別家公司蓬勃興旺,很快就要攻佔過來吞併了——即是說,始終無法給你等屬下一個光明前程,頂多不溫不火夠吃稀飯、甚至稀飯都快沒得吃了,那你還會不會堅決表態:X總啊,我一定死忠緊隨您、至死不變?——你怕是恨不得多生兩隻足、快長一雙翅、搞緊離開吧?

劉璋和張松、法正,就體現的是這種狀態啊。

劉璋是曹劉那樣雄才大略的英雄嗎?不是。

或者再「時髦」一點兒評價,他代表了古代啥「先進生產力」了嘛?沒有嘛。所以陳壽在三國志劉璋傳的末尾評價說:璋才非人雄,而據土亂世,負乘致寇,自然之理。其見奪取,非不幸也——劉璋才能和大英雄不沾邊兒,卻(因官二代世襲)在亂世割據,好比人背負一個裝滿金坨坨/玉坨坨的大口袋,必然引來強盜搶奪一樣,這是自然之理。那麼他被盜搶其實也不算不幸(本來就不該他擁有/他也守不住)啊!

確實,劉備雖然搶了他的地盤,可對他的「處置」倒是挺夠意思的:送還他的一切財產、官印等,只是把他送到湖北一個小地方乘涼去了——土豪照當啊。所以他幾乎沒短少啥,除了那力不勝任的「益州牧」位子外。

再說張松、法正。兩個都是優缺點分明的能幹之人。

張松兩兄弟都出身益州大族,身家是有根基的。不過這兩兄弟長相太讓人對他們爹娘生疑了:哥哥張肅生的光鮮「有威儀,容貌甚偉」。弟弟張松生的就有點兒對不住觀眾了「生得額钁頭尖,鼻僵齒露,身短不滿五尺,言語有若銅鐘」(史書無描寫,據《三國演義》)。不過兩兄弟仕途都不差,都是益州別駕(省府秘書長)。

張松缺點除長得次外,還是個官迷。哥哥張肅先他出使,曹操給封了個丞相掾(私人秘書——套近乎拉攏) + 廣漢太守(中央政府任命的地市級一把手)。但等到張松出使就沒這好事了。一則是曹操剛拿下荊州志得意滿,覺得沒必要再行籠絡,其二可能是張松的持才傲物、嘴巴不饒人害了自己。來看他和曹操的對答:

操謂松曰:「吾視天下鼠輩猶草芥耳。大軍到處,戰無不勝,攻無不取,順吾者生,逆吾者死。汝知之乎?」松曰:「丞相驅兵到處,戰必勝,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濮陽攻呂布之時,宛城戰張綉之日;赤壁遇周郎,華容逢關羽;割須棄袍於潼關,奪船避箭於渭水:此皆無敵於天下也!」操大怒曰:「豎儒怎敢揭吾短處!」喝令左右推出斬之。

——有這樣辦外交的嘛?他的牙尖嘴利差點讓自己沒命。所以曹操更不會給他封啥官。他一氣之下就投了劉備。但以他的口才、過目不忘的記憶以及對局勢/利弊的明白權衡,確可稱為奇才。

法正也是個優缺點突出的奇才。論智計謀略連諸葛亮都讚歎,並也以實實在在的成果贏得了劉備的尊重。陳壽在《三國志》中把他和龐統傳記並列,不是沒講究的。他的為人是「一飯之恩必報,睚眥之怨必復」!——可以說是恩怨分明,不過作為政府高級官員,這種行為顯的還是有些「小器」,所以他的同事評價不高。

但話說回來,張松、法正棄璋歸備,其實不算「出賣主子」,算棄暗投明——忠於一個無能 + 隨時可能滅亡的主子,算哪種「忠」?有啥益?

所以呀,那些大大小小的老闆/CEO們,最應該體現的/做的就是:帶領「公司」走踏踏實實發展的路,讓大家衣食無憂 + 安居樂業,可以買想買的東西、去想去的地方而不會囊中羞澀/資財通膨。

否則手下的幹將……等,沒準兒哪天跟你來個「良鳥擇木而棲」,用腳投票——總不是一件妙事吧。


謝謝邀請。劉焉劉璋父子佔據益近三十年,卻沒有換來部屬的忠心,先是張魯在漢中搞分裂,後又很多人與劉備暗通賣主。是劉焉劉璋父子對他們不好嗎?這要看從什麼角度看。在經濟上,肯定是不錯的,在官位上也給了,比如張松就是益州別駕,這個職位不低。

問題的關健是:要真正對人才好就是要他們足夠的舞台,讓他們發揮自已的作用。

張松和法正有很高的才能,遠大的志向,他們思得明主。而劉焉劉璋父子只想據守益州做個土霸王,在他們手下,張松和法正等人空有才能沒有施展的舞台。

張松和法正才會棄劉璋另尋明主。


張松法正都不是劉璋的得力幹將。

況且,是又如何?

張松法正都是功名利祿之人。都是才智之士。

其志向都不拘於益州。

取漢中以拒曹操這一定不是劉璋能看到的。

劉備取四川後

奪漢中再搶涼州與曹魏長期死磕,這是法正的謀略。荊州敗亡後,

諸葛亮伐魏基本是這個路子。

劉璋仁懦。承其父職兩代守益州。安分自守。應該說是川中百姓的福分。可是,天下紛爭益州怎麼能獨善其身?

天下紛爭,多少有志向有野心有憤恨的人都摩拳擦掌蠢蠢欲動。

劉璋張魯之輩被人背叛被人打翻只是早晚的事。


謝謝您的邀請。恐怕不能這樣講吧,就拿過目不忘的張松來講,他原夲是想把《圖》獻給曹操的。但曹公太傲慢無理了,慢待了他。只好轉身打道回府。途中得遇賢達的劉皇叔劉備一行,張松被劉備的氣質和誠意感動,想想自己的主公劉璋小腸雞肚,看看劉備氣宇軒昂,又那麼寬厚,感覺成事者必劉備也。所以把圖獻給了劉玄德。這叫識大體,識事務。與背叛豈能混為一談。這是我影象的故事情節,不知是否正確?請老師明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