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李怡芸╱台北報導】

金石堂城中店吹熄燈號,重南書街光景不在,然而大陸新的展店潮卻方興未艾,繼安藤忠雄在上海打造「光的空間」新華書店,建築師李祖榮在上海的「書集」也預計9月開幕。

李祖榮曾在杭州把疾病防控中心改裝成公園、把寧波大學曙光路校區改建成複合型產業園區,他表示,「《笑傲江湖》裡的令狐沖搞了個恆山別院,是江湖中的老鬼們聚在一起俯仰天地的地方。我也希望『書集』能緊靠『權威主流』,讓非主流大眾也有說話表達的場地。」

同樣努力為書店尋找新的面貌與定位,台灣青鳥書店創辦人蔡瑞珊則認為,台灣書店的下一波變革,將會是美學。

青鳥書店去年被日本文化評論者野島剛評價為將沙龍、書籍和咖啡結合的獨立書店模式,讓人感受到書籍的生命力,是日本該學習7項「台灣學」之一。蔡瑞珊認為,從蔦屋書店受到關注和好評可看出,台灣未來的書店也將走向以風格樣貌為致勝關鍵,因此建築師的參與成為重要一環。

蔡瑞珊說,「建築師有某些層面也有如詩人般,是有溫度的。」她也進一步分析,若書店沒有設計及體驗感受,那也許讀者回到網路買書即可。

青鳥書店今年底亦將開「書店授權」首例,與文心建設合作於內湖設立百坪的「文心bleu&book」書店,將是聚焦於建築的主題書店。蔡瑞珊指出,當書店從傳統走向連鎖書店、獨立書店乃至文創書店,一波波變革中美學愈見重要性,或許建築、商業與在地書店的結合,會產生新的書店美學模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