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

同樣是國內知名的分類網站,58同城和趕集網,在15年4月份宣佈合併。

昨天還在拼個你死我活,今天就一致對外了。

我們以前在坐公交車的時候可能都被這兩家公司的循環廣告洗腦過。

58同城代言人楊冪,趕集網代言人,謝娜、姚晨、范冰冰。

但是,優酷收購土豆,看到滴滴和快的的合併,美團和大眾點評的合併,攜程對去哪兒的收購,再加上現在的膜拜和OFO的合併流言,58同城和趕集網的合併似乎是必然的。

這也就是回到了1+1=2,還是大於2的問題,總不會小於2吧,大佬們也沒那麼傻。

一.合併可以減少資源浪費

58同城和趕集網,15年每家公司的廣告預算是15億人民幣,注意是每家。

合併以後,不用打那麼多廣告了,甚至兩家加一起的廣告費用都不會到15億人民幣了。

同樣的境遇,你再對比一下瓜子和人人車,口水大戰一直沒停過,廣告燒錢什麼時候纔是個頭。

二.資源還可以共享

合併以後,兩家企業的產業資源、行業資源,資金資源、人才資源,客戶資源,全都可以共享,無縫兼容,優勢互補。

大大提高了整體的運轉效率,創新產品和模式,能更好的把握市場機會。

但是趕集員工也經歷了大規模的裁員,被收購一方總是難免的。(瓜子二手車是趕集前CEO楊浩湧創立的)

三.競爭格局放大

沒合併之前,競爭對手可能只是自己圈子裡的這些,百姓網,好好網,51同城網,搜搜客這些小網站。

合併以後兩個企業捆成更大個兒了,競爭能力變大了,競爭格局也變大了,可能短期內不能和BAT掰手腕,但是其他的分類網站對手已經被遠遠落下了。

合併的弊端

1.收購與兼併容易形成壟斷,造成價格上漲,用戶體驗下降。

2.沒有競爭對手會扼制創新,對於長期發展也不利。

所以,對於消費者來說,在任何兩個巨頭合併的行業裏,我們再也找不到先前他們的影子了。

比如攜程收購去哪兒以後,再也買不到從前那樣便宜的機票了。

滴滴和快的的合併以後,打車的補貼再也沒有以前高了。

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併以後,感覺團購的價格越來越高了。(合併的造成的絕對壟斷地位必然會導致補貼的下降,以及餐飲商家店家的議價能力下降,對於消費者和商家都不是好事)

所以,巨頭合併對於兩個競爭的企業,可能是好事,對於我們消費者呢,還得再看看。

以上是「布瓜的世界」提供的回答,謝謝點贊關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