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7792-1  

我知道她為了引領丈夫信教做了很多的努力,有時她過於急切,而令她的丈夫陷於窘境。一直以來,她的交誼圈侷限在基督教團體,因此她似乎不知道非基督徒並不像基督徒一般思考,郤也不像她想像的那般淺薄。有一次她跟鄰居婦女長談,很驚訝於鄰居雖不是基督徒,從不讀聖經,郤難得的睿智練達。我因她的驚訝而驚訝,"聖經是人類問題的唯一解答"的這個想法,已經深植於心,使她對世俗的判斷失之偏頗

第二個女兒出世後,為了專心帶孩子,她暫時辭去工作,那時候,他們夫妻倆為孩子的教養已經出現一些矛盾,她更積極向公婆傳福音,深怕她的孩子會受無信仰的家人影響,公婆倒也願意配合,並跟她讀了一段時間的聖經。

有一天,她突發奇想,如果她能爭取一些同事成為基督徒,她的丈夫會更容易接受信仰吧?!於是有了想在家辦一次下午茶,邀請丈夫的同事們的想法。這當然不是純喝茶,而是為了傳福音,她計劃向左鄰右舍借塑膠咖啡桌椅,算算也能容納30人,並邀我幫忙當跑堂遞茶點,我不認為這是好點子

同事們高高興興來喝茶,結果發現是來聽妳宣教,一定會有受騙的感覺」我說。

為神受嘲笑算得什麼呢?為了她的家庭,她願意做任何不按牌理出牌的事。經上不是說嗎? 你們要靈巧如蛇,馴良如鴿她的回答溫和而堅定。

我喜歡她的性情,郤直覺覺得這事不妥,她可以無所謂,但她的丈夫未必準備好了要受部屬的訕笑。我回絕了她,要她三思,在宗教力量已經勢微的比利時,無神論者對這事的批評會是不留情面的。她認為我太在乎別人的想法,我郤覺得她似乎活在自已的世界太久,思維行事往往悖於常理

教會裏的教友願意助她一臂之力。下午茶果真辦了,夫妻關係從此惡化。從前她的客廳裏,懸著一巨幅婚紗照,她的笑容溫婉,他貼著新娘的臉頰,幸福的神態彷彿沈浸在一個浪漫的幻境中她的確是個溫柔的女人,輕聲細語,柔軟如水,她纏綿的絮絮叨叨,堅持不懈,想必足夠磨鈍他的意志。那場下午茶不算成功,聽說有些人不假辭色地中途離席, 她不以為忤, 相信滴水能穿石

她開始約談丈夫的同事,從一位韓裔男同事開始。他雖然也是基督徒,同情她的處境,郤不同意她的作法, 她轉而要求和他的妻子一起讀經禱告,幸好那位妻子也是基督徒,不致於太過魯莽。我直覺認為此舉不妥,她並不在乎別人怎麼看她,為宣揚福音遭人污衊也在所不惜,這世界不公不義,正因為人心中沒有神的緣故。

她和同事妻子一起讀經禱告的日子,一個月後中斷,我可以理解那位男同事的為難,上司的妻子背著丈夫,每週來家裏讀經,並抱怨上司的不是,那畢竟不光明,也可能影響自已的升遷,何況別人的家務事,他何必摻和? 她似乎以為公司也會像一個宗教團體一樣,可以訴說並協助家庭解決問題,至少同事對她丈夫的認識多過教友....但這想法太過荒誕,我多次試圖阻止,此舉之魯莽很可能會讓她的丈夫失去工作。

工作?這根本不在她的憂慮之中。耶穌說:"不要憂愁喫什麼、喝什麼,天上的鳥不播種、不工作,天父尚且養活他們..." 敬神的人終究會得到神的祝福,她也一向得到特別的恩寵。也許是我沒有與她同等的信心,她對我們這些一起讀經的朋友相當失望,顯然我們都比她在意屬世的生活,有一陣她幾乎與我們斷了連繫,另一位讀經的好友珣,從那之後根本不願與她直接接觸,因為害怕不夠黑白分明的事物會干擾她的信仰

再接到她的電話時,他們的婚姻衝突已擴大升級,她的丈夫故意不按她的期待行事,這是他可以令她挫折的一種方式,他無聲的不合作,堅硬如鐵,她的似水柔情一點一滴被燒乾,終至焦燥易怒。也許正是那種毫無辦法的挫折,讓她在衝動之下,抓起一把傘就瘋狂的追打,只是她不記得,直到警察出示驗傷証明我不可置信的問她這事,她疑惑地望著我說:「很可能我真的打他,但我不記得」可能她真的不記得,可能她不想記得,對一個虔敬的教徒而言,要承認自已動手可能比被打的人更震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