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印度从奥迪沙海岸的发射基地发射了一枚反卫星导弹(A-SAT)。导弹摧毁了一颗近地轨道卫星,印度总理莫迪称这使得印度成为继美、俄、中之后,第四个具备反卫星能力的国家。

据新印度快报报道,这种印度自行开发能够摧毁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卫星和远程敌方导弹导弹是该国最雄心勃勃的弹道导弹防御计划(BMD)的一部分,该计划于2012年启动。

报道称,随着这次测试的成功, 印度进入了四个国家的精英俱乐部, 这些国家拥有专业和现代的能力。俱乐部中的其他国家是美国、俄罗斯和中国。

高速拦截导弹在上午11点10分左右从阿卜杜勒卡拉姆岛发射场的一个移动发射器发射升空,在三分钟内摧毁了300公里外的近地轨道卫星(LEOS)。

报道援引印度国防部消息对整个发射过程进行了描述,在雷达系统探测和跟踪卫星后,导弹通过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进行发射。火控计算机借助从雷达收到的数据预测LEOS的轨道,并提供了发射拦截导弹的必要指令。

反卫星导弹(A-SAT)准备就绪后,在计算机系统发出升空指令。它以如同“复制计算结果”的完美方式击中了卫星。基于光纤陀螺(FOG)的惯导系统(INS)、弹载计算机,驱动和引导系统以及用于末端跟踪的红外成像导引头表现出色。

“导弹通过雷达数据链不断更新目标卫星的信息。红外成像导引头和弹载计算机成功将导弹导向目标。无线电近炸引信(RPF)在接近目标时引爆战斗部摧毁了卫星。”一名与该任务有关的国防科学家说。

这次印度发射的是由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研制的三级BMD拦截导弹,具有两级固体火箭助推器,是该系统的一个新发展。据媒体分析,这种导弹可以摧毁在150公里高空大气层外区域 (大气层外) 的目标,是印度现有大地反导防御拦截器(PDV)的补充。

报道称,DRDO开发的这种两极助推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主要用于高空拦截导弹。在高空拦截入射导弹,好处是碎片不会落在地面上带来附带损伤。A-SAT还可用于对抗间谍卫星。

新印度快报这次透露反导弹头为破片杀伤战斗部。说明印度还未能突破直接碰撞(KKV)弹头技术。

现有防空反导系统主要是通过破片杀伤和直接碰撞(KKV)两种方式。破片杀伤是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主要应用于防空导弹,这种战斗部对导弹导引精度要求稍低,可以允许导弹在目标附近通过爆炸破片的方式杀伤目标。但是破片杀伤战斗部在面对弹道导弹目标时出现了破片命中弹头,弹头依然能够继续落地造成附带损伤。海外战争中美军爱国者导弹多次击中飞毛腿导弹却不能有效摧毁,使直接碰撞杀伤方式成为反导系统的发展主流。

只有直接碰撞的硬杀伤模式,反导系统才能彻底摧毁来袭的导弹,这对反导技术要求极高。除了能够在远距离高精度跟踪目标,导弹本身的导引跟踪精度要求也极高,导引精度要在1米以内才能保证碰撞摧毁目标。这是一种子弹射子弹的游戏。

(编辑:LJX)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