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196期】在亞洲,有這麼兩個國家,曾在同一時間,仿製同一種蘇聯導彈,一個做事情三心二意,最後半途而廢,這個國家叫中國。另一個努力研製,不拋棄不放棄,取得了最後的成功,這個國家叫印度。

2016年1月28日,印度在位於昌迪普爾的綜合試驗場(ITR)試射了自行研製的「阿卡什」(Akash)地空導彈。此次試驗屬於用戶試射,這標誌著印度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仿製蘇聯薩姆6導彈並發揚光大,自行研製的阿卡什地空導彈,經過近40年努力,終於形成初始的戰鬥力。這一定令當年與印度同時仿製薩姆6導彈、但半途而廢的中國羞愧難當。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國和印度兩國軍隊的野戰防空力量,都以老式的高射炮為主。這兩個國家都認識地空導彈的巨大威力。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防空導彈武器以紅旗-2中高空地空導彈為主,這種射程27公里的導彈改進自蘇聯薩姆2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龐大,機動性差,只適合固定陣地的要地防空。急需一種部署靈活的中近程地空導彈,用於步兵軍一級的野戰防空任務。印度也存在同樣問題,其陸軍的野戰防空武器以老式的40毫米高炮為主。

1973年爆發的第四次中東戰爭,敘利亞等國裝備了蘇聯產的最新式薩姆6型地空導彈。在歷時18天的戰爭中,以色列有114架戰機被敘利亞等阿拉伯國家擊落,這其中有41架是被蘇制SA-6導彈擊落的,因而使這種導彈名噪一時。

薩姆-6地空導彈(北約代號SA-6),是前蘇聯研製的機動式全天候近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蘇軍代號2K12「立方體」。主要用於師級野戰防空。1959年開始研製,1967年定型並裝備部隊,到1983年停產。先後有22個國家裝備過改型導彈。薩姆6導彈在在蘇聯軍隊中通常編入精銳坦克師和摩步師的防空導彈團,每個團轄五個導彈連,共20部導彈發射車。薩姆6導彈在1973年中東戰爭給了以色列以重大打擊,但在1982年黎巴嫩貝卡谷地,以色列空軍憑藉現代電子技術,打垮了敘利亞苦心經營了10年、耗資20億美元建起來的19個薩姆-6導彈連,78輛導彈發射車和上面228枚導彈在以色列空地打擊發起後6分鐘之內就化為烏有。

印度在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的兩年後從蘇聯引進了薩姆6和薩姆3型兩種射程均為25公里的地空導彈,分別作為要低防空和野戰防空用途。並於1975年初步決定對薩姆6導彈進行深入研究和評估,得出仿製意向。

【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196期】1983年7月,印度制定了一個雄心勃勃的「導彈發展綜合計劃」,計劃由5個核心導彈系統組成,包括「大地」近程彈道導彈、「烈火」中程彈道導彈、「藍天」中近程地空導彈,「特里蘇爾」近地空導彈和「毒蛇」重型反坦克導彈。根據最初設定的目標,這五種導彈都應當在1995年前完成研製工作,成為印度軍隊在2000年前後的裝備主力。其中「藍天」地空導彈仿製蘇聯薩姆6導彈,「特里蘇爾」導彈則仿製自蘇聯薩姆-8型「壁虎」短程地空導彈。

「藍天」導彈的印地語為akashi,國內直譯為「阿卡什」導彈,這個導彈命名的目標是統治整個藍天。1983年由印度國防研發組織開始研製,至1990年,「阿卡什」防空導彈首次進行了射擊試驗,至1998年進行了10次試射。2002年印度軍方著手組織「阿卡什」導彈的初始生產啟動工作。

阿卡什地空導彈全長7.5米、彈徑0.4米,射程25公里,有效作戰高度2.5萬米,導彈採用衝壓-固體火箭組合式發動機,最大速度可超過3馬赫,制導方式為半主動和主動雷制導,彈頭裝備破片殺傷式近炸引信,是一款先進的中近程防空導彈作戰系統。印度在1996年為該導彈配備了相控陣雷達,擴大了導彈的有效射程,具備多目標攔截能力和反戰術彈道導彈的能力。這些技術數據在理論上相當先進,但在實際研製中遇到了大量難題。直至2014年,阿卡什導彈才正式定型,最後一次定型試驗,阿卡什導彈攔截了一枚在30米高度飛行的女妖式(Banshee)高速靶機,證明了其對亞音速巡航導彈的攔截能力。印度軍方在2015年決定耗資38億美元採購10個團的「阿卡什」導彈,其中兩個團已經裝備部隊試用。

【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196期】印度人民具有愚公移山、鍥而不捨的奮鬥精神,從80年代開始仿製「阿卡什」地空導彈的研製工作,到2014年試裝備印度空軍,全過程33年,可能創造了世界地空導彈型號研製時間的記錄。

上世紀70年代,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防空導彈武器以紅旗-2中高空地空導彈為主,這種改進自蘇聯薩姆2型防空導彈的武器系統龐大,機動性差,只適合固定陣地的要地防空。中國急需一種部署靈活的中近程地空導彈,用於步兵軍一級的野戰防空。於是自行研製紅旗-6地空導彈系統。由於自身技術水平限制,屢屢失敗,研製進度非常緩慢。這時中國將目光鎖定在蘇聯身上,相中了正當紅的蘇聯薩姆6型地空導彈,由於薩姆六導彈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衝壓發動機,代表了一種最新的技術流派,中國和印度幾乎同時決定追風仿製。

中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從埃及等國獲得過幾套完整的蘇制薩姆6導彈。十幾年前《解放軍畫報》的圖片曾顯示中國軍隊對薩姆6地空導彈做過測試。圖中身穿85式軍服的解放軍,可以表明測試時間應為80年代中後期。

【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196期】中國在研發過程中發現,儘管薩姆6導彈採用當時世界最先進的衝壓發動機,具有推力大,主動段時間長,無需氧化劑等優勢,但衝壓發動機應用於地空導彈時具有很大缺陷,衝壓發動機的推進效率會隨導彈射高的增加而急劇下降,原因是高空空氣稀薄,導致發動機效率降低。中國軍隊認為這種缺陷是不可克服的,於是及時的終止了該項目。仿製薩姆6導彈衝壓發動機的部分技術,後來被應用於國產鷹擊-91反輻射導彈和鷹擊-12大型超音速反艦導彈上面,這兩種導彈都是空射導彈,不存在射高增加和發動機效率的矛盾。

仿製薩姆-6導彈未果,中國又將目光放到關係越來越緊密的西方國家身上。決定在義大利蝮蛇導彈基礎上研製新一代的中低空、中近程防空導彈,即紅旗64號,採取一彈多型,三軍通用的模式,地空、艦空、空空三種導彈同時研製。1988年被正式命名為紅旗6號導彈武器系統。經過多年努力,新紅旗6號於90年代中期外貿定型。

隨後中國又將這種導彈與正在研製的陸盾2000型陣地末端防禦系統相結合,發展為紅旗-6A型彈炮結合防空系統,於2004年定型,隨後陸續裝備部隊,整套紅旗-6A武器系統的組成是:紅旗-64地空導彈和紅旗6A制導雷達站組成紅旗-6A導彈系統,再與陸盾-2000型30毫米7管近防炮組成近程防禦系統。紅旗-6A武器系統裝備部隊以後,曾長期保密,只在2015年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大閱兵上首次亮相。這是一種滿足高端作戰要求情況下的廉價武器系統,它直接將兩種完全不相干的防空武器嫁接在一起,降低了成本,放大了各自的優勢。從而做到了花小錢、辦大事。

阿卡什地空導彈的運載裝填,導彈儲運箱看上去就像是一具棺材。

老一輩人喜歡給年輕人講勵志故事,教育年輕人做事業要鍥而不捨,有鐵柱磨成針的精神,最後一定會獲得成功。他們都忽視了鍥而不捨精神、一條路走到黑的那些失敗者。在武器研究領域,最重要的工作是對各種技術路線的取捨。

中國在30多年的時間裡,對中近程防空導彈的各種技術路線都進行了有效的嘗試,最後開花結果,先後研製紅旗-6A,紅旗-7,紅旗-12,紅旗-16,紅旗-17等五大類,十餘個導彈型號,從而成為當今世界中程地空導彈技術最先進的國家。

而印度則一條路走到黑,剛剛裝備就已經落後的阿卡什導彈,成為印度陸軍在未來許多年中唯一可用的中程防空導彈,該導彈也是21世紀初全世界新研製的,唯一的一種不使用發射筒,裸體上架的地空導彈。印度30多年來專註衝壓發動機的阿卡什導彈,把一根鐵杵磨成了繡花針。

--------------------------------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