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6195.JPG

一下飛機,十級陣風之姿的見面禮,啪答啪答地將我的頭髮羣魔亂舞的搧到臉上。降落這塊土地之前的各種想像,此時以一種特別務實的姿態,化為真實。我揪著厚外套的衣領,將拉鍊拉起,把缺口封的死死的。但我依然滿懷欣喜,好像在旅行中我都特別容易樂觀。幸好飛機還沒有因此停飛,也幸好我有戴毛帽,頭髮只會髮尾打結而已,但瀏海會是整齊的!

 

見面禮太熱情,風好像好客的主人般,見不得我們在屋外待著,拼命地把我們往屋內趕。縱使自己還像劉姥姥逛大觀園似的興奮,但望眼看去,不是灰濛濛的天空,就是嗚嗚的風聲迴盪在南竿機場跑道。簡單拍了兩張觀光客式的照片,就趕緊躲到屋內。機場小小的,行李等待區擠滿了人,倒有種彷彿是旅遊旺季的錯覺。領走行李後,眾人一鬨四散,廳內再度回復寂靜。一卡行李箱、一個後揹包、一個四十升登山包、一個路跑袋,還有一臺單眼、兩支腳架。我們全身包緊緊的,奮力扛著家當,笨重得有點滑稽。幸好機場很小,走沒幾步路就見到了來接我們的淺藍色轎車。

 

 

DSC_6441-01.jpeg

淺藍色轎車的主人,是我們晚上居住的民宿老闆娘。甫開口我便覺得她說話與我們不同,似是大陸口音,又不似大陸口音。先前在做馬祖的旅遊功課時,得知馬祖人講話有馬祖口音,但我畢竟沒聽過馬祖人講話,不知道何謂馬祖口音。心中的疑惑與好奇,不斷在我心裡敲著鼓,但終究是沒問出口。畢竟才剛見面,問這種問題不知道會不會顯得敏感又失禮。南竿的路陡峭蜿蜒,想起去年綠島單車環島時小長城路段的陡坡,如今一相對照,綠島那可真是小兒科阿!車隨著彎彎繞繞的山路輕微搖晃著,老闆娘一派輕鬆地哼著歌,向我們介紹路上經過的景點。看著她略帶點酷酷的、卻熟稔地像是在介紹自己家鄉般的模樣,我的好奇心越發油然而生。因為太好奇了,導致我什麼話也說不出,就這樣安安靜靜地到達了民宿。

 

 

PSX_20181229_194715-01-01.jpeg

民宿位於南竿西南角的津沙聚落。民宿的主樓外觀,充滿了濃濃的古韻中國風。木製的門牆,在津沙聚落的眾多石頭屋裡顯得特別顯眼。紅色的路磚、比路磚高一些的灰白色門前磚,以及木頭色的屋牆,乍看還以為是中國大陸古城小鎮的某戶民居。門是對開的,是木頭製的有木栓的古門,開關時還有咿咿呀呀的聲音。門上方高掛著兩紅色燈籠,看著就覺得喜慶,不禁讓我想起了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門前擺了三個大中小的甕,甕口還有紅色封條貼著,不知是不是鼎鼎大名的馬祖老酒。灰白色的門前磚上,停放著兩輛小孩騎的腳踏車。我暗自想著,不知道他們會不會把腳踏車騎到村外的陡峭山路上,如果會,那馬祖小孩的體能可就打趴一羣人了!

 

 

P_20181229_163254_vHDR_On_HP-01.jpeg

我們原本居住的房間,隔壁空地正在整修,老闆娘怕吵到我們休息,便將我們安置在一棟稍微新式的民宿裡。房間位於二樓,坪數不大,但從窗戶望出去,恰好可以看見那逐漸變色的夕陽。天空灰濛了一下午,卻在此時從雲端灑出一抹金黃,要不是剛好換了房間,可能也看不見這瞬間變化的驚喜。我靠在窗檯上,靜靜待著看著。看著那一抹暖陽探頭,溫暖著純樸的津沙聚落。那具特色的花崗巖建築,在陽光下,顯得如此靜謐安詳。我突然懶洋洋了起來,好奇、急躁、躍躍欲試,各種大大小小、藏的深的藏的淺的情緒,都在此時得到了鎮靜。

 

 

P_20181229_115720-03.jpeg

津沙聚落以前是個漁村,它之前還有個名字叫做金沙。相傳在聚落旁的海灘,因夕陽西下導致沙灘看起來呈現一片金黃,所以稱作金沙。過去這個聚落曾經是個大村,但隨著魚村沒落、人口外移,便成了乏人問津之地。但也因為如此,保留了非常原始的建築原貌。津沙聚落是個後來被在地社區營造人士發起的保存聚落,同為保存聚落的還有南竿的復興村牛角聚落、莒光鄉的福正村、大埔村,以及鼎鼎大名的北竿芹壁村。這些原始聚落都屬於傳統的閩東式建築,屋頂五脊四坡,從建築物上方看,長的很像一顆印章,所以有印章式建築之稱。屋頂的瓦片錯落有致,瓦片之間不封死,好讓空氣可以往屋內屋外對流,所以又有「會呼吸的房子」這個可愛稱號。

 

 

P_20181229_182421-02.jpeg

華燈初上,夜裡的馬祖氣溫更低。但奇怪的是,風好像沒下午那麼滲人了。簡單扒個幾口晚飯,便興致盎然地下樓逛逛。居住在津沙聚落的好處,就是一出房門即美景。民宿門口的紅燈籠燈已亮起,古樸的韻味比起白天更勝一籌。這讓我想起幾年前前往杭州旅行時,走在西湖邊、街市上,看到的那復古古韻,跟這裡倒有一點點異曲同工之美。

 

 

P_20181229_182312-02.jpeg

相鄰的民宿,是傳統典型的閩東式花崗巖建築,在石壁窗臺上安上精雕的木製窗戶,粗曠中帶著柔美。我們光在這個小小聚落的巷弄裡,就不知殺了相機手機多少記憶體!

 

 

DSC_6436.JPG

津沙海邊附近有一處階梯,蜿蜒往上。走在依山勢而上的建築與石板路,有種置身國外的錯覺。沿路會經過閒置的空地、碉堡,或些許斷垣殘壁。黃色的燈打在階梯上,少了陰暗而更增添一絲浪漫。暖色調的顏色,不自覺使人跟心都暖和了起來。

 

 

DSC_6420-01.jpeg

走到路的盡頭,是一戶民宿。民宿外的空地,是俯瞰整個津沙海灘與聚落的最佳位置。在這裡,聽著風呼呼而嘯、海浪拍打岸邊,以及民宿內主人與客人的談話聲,彷彿可以想像,此前住在這裡的居民是如何生活的。

 

 

P_20181231_124718_vHDR_On_HP.jpg

同是南竿原始閩東建築的牛角聚落,位於津沙聚落的斜對角方向,它在南竿的東北角,因地形像牛角而得名。牛角聚落現在的村名為復興村,是馬祖原始聚落保存的發源地。在地的有識之士為了原始聚落保存不遺餘力,現如今復興村常為藝文展演的場地,村裏也有不少知名的美食店家,對人文感興趣或喜歡美食風格小店的人,應該會喜歡這裡。不過由於時間關係,我並沒有在這裡待很久,實在可惜。若有機會再訪馬祖,我想在這裡待上一整個下午,看看藝文表演、聽聽前輩講講人文、餓了就在店裡果腹,安安靜靜地,享受那一份歲月靜好。(待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