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蓟县游之三白塔、鼓楼、鲁班庙作者:天翔128古迹

走出独乐寺,白塔就在对面不远的胡同里。远远的在胡同里面就看到了白塔。白塔旧称渔阳郡塔,明嘉靖十二年(1533)在塔前修建观音寺,塔身白色,亦称观音寺白塔。辽清宁四年(1058)建,明嘉靖、隆庆、万历和清乾隆年间重修。单独门票2元,独乐寺套票包含景点。

天津市保-文保牌

塔平面八角形,通高30.6米。塔基下部砌花岗石条,上部筑仿木砖雕须弥座,其壶门内浮雕舞乐伎,刻工精细,栩栩如生,是研究辽代音乐舞蹈的重要例证。

  塔身南面设门,内置佛龛;东、西、北三面设砖雕假门;四个侧面凸雕碑形,上书佛教偈语。八个转角处作重层小塔。塔身上出三层砖檐,檐角系铜铎。檐上置塔座承覆钵形圆肚、十三天和铜刹。素有"金峰平挂西天月,玉柱直擎北塞云"之誉。  此塔下部为密檐塔型,上部砌作覆钵式,是中国辽塔造型奇特之一例。1976年大地震,塔身震损,通体酥裂,1983年大修加固。

经幢

其四斜面则浮起如碑形,每面大书偈语十字;  诸法因缘生 我说是因缘(东南)  因缘尽故灭 我作如是说(西南)  诸法从缘起 如来说其因(西北)  彼法因缘尽 是大沙门说(东北)  碑头则刻小佛像一尊。

2005年夏天,在蓟县就发生了一起本市建国以来最大的文物盗窃案,十几名不法之徒竟用挖地洞的方式,钻到蓟县白塔寺下,打开地宫,洗劫了里面大量辽代宝贵的文物,其中有金属舍利塔、佛坐像、白釉瓷立狮、青铜法器、瓷器及水晶玉石、珠子等大量文物。 主犯有山东大学教师,有天津市蓟县小学教师,有天津市蓟县地方史志办公室副主任。目前,已变卖的文物无法追回,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分别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和3-13年左右不等刑罚。辽代文物保存至今,在和谐社会里就被盗了,真让人可叹呀!法律应该严惩收赃,从源头堵死,没有收赃,就没有盗窃。除了白塔,沿小路前行,到了大街左转,就看到了鼓楼广场

鼓楼广场的前方就是渔阳鼓楼。

古老和洋快餐交相呼应,构成了不和谐的景象

蓟县古称渔阳,天津蓟县西北有一山,名曰渔山,县城在山南,故名渔阳。在秦朝时,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 途中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根据秦朝法律,过期要斩首。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将尉,发动兵变,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

渔阳鼓楼坐落在天津城北蓟县县城中心十字街北口的墙门洞之上。是天津地区仅存的一座钟鼓楼建筑。原有钟、鼓二楼,明天顺三年(1459)合建为一楼。明正德、嘉靖和清顺治、康熙、乾隆年间多次重修,最后一次重修在清道光十四年(1834)。通高7米多,上为青瓦九脊大顶的木结构建筑,墩台为砖石砌成,四面设有拱型券门通道,巍峨壮观。前檐正中是"古渔阳"三字匾额,为康熙二十三年(1684)蓟州知州张朝宗所题。后檐门额"畿东锁钥"为道光十四年(1834)蓟州知州华浚手迹。

再向前行,路右手就是鲁班庙。一个小庙三个文保牌。

鲁班庙位于天津蓟县城区中心的「鼓楼」北侧、以工精料实、彩绘精美著称于世。现存建筑是清光绪三年(1877年)重修的,木料均为铁糙木,与定东陵(慈禧陵)用料相同。据口碑资料说,这些木料确实是修慈禧陵的余料 鲁班庙占地一亩三分,除山门外,是典型的民居布局,且空间尺度把握合理,院落搭配协调,建筑是典型的清代官式做法,现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马路对面有蓟州文庙,门票20,是个县保,趴门口看了看好像就棂星门是旧的,其他的像是新建的,一下子就没了兴趣。

阳光透过梧桐树的斑驳光影映在棂星门上别有一分趣味。

走了这么远人困马乏,打个小摩的,3元回到独乐寺,下一站福山塔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