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是個多民族的省區。除了漢族之外,還有壯族、苗族、瑤族、侗族、毛南族、京族等少數民族。在廣西這些少數民族當中,以壯族人口最多,約有1520萬人。

  廣西,是以壯族爲主體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因此,廣西全稱是:廣西壯族自治區。

  可在1965年之前,廣西並不叫“廣西壯族自治區”,而是叫“廣西僮族自治區”。將“僮族”改爲“壯族”。

  僮族是什麼族?僮族與壯族又是什麼關係?

  僮族,是以前廣西壯族的舊稱,也就是說僮族與壯族實際上是一個民族。

  那爲什麼廣西要將“僮族”改爲“壯族”?

  僮族的“僮”,有兩種讀音;一種是[zhuàng],另一種是[tóng]。第二種讀音讀[tóng],意思就是廣西人個子矮小,像未成年人。

  “僮”在古代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就是被人奴役的意思。

  廣西,在秦朝統一中國之前,這裏還是處於相對落後原始的地方。那個時候人口也不多,只有20多萬人,居住在深山老林裏,過着極其原始的土著生活。

  後來,秦朝幾十萬大軍掃平這裏之後,有許多中原人留在了廣西;並將一部廣西當地土著收爲做僕人。這個現象到了唐宋明的時候,不少落難的中原大戶人家,帶着家人、財寶躲避到廣西;這些大戶人家又買當地土著爲奴。所以,歷史上都稱廣西人爲“僮人”。

  唐代大文學家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時就說到:“柳州土俗,以男女質錢,過期則沒入主,宗元革其鄉法。其已沒者,仍出私錢贖之,歸其父母”。

  至於,廣西僮族讀音讀[zhuàng],也是有原因的。

  《廣西通志》中說到::“撞者撞也,粵之頑民,性喜攻擊撞突,故曰撞”。“僮”和“撞”,這—名稱最早見於南宋史書,都是指廣西人。到了明、清時代、俚僚、蠻、土人、撞、俍等等名稱,統一用“僮”這個族名。

  “撞者撞也,粵之頑民,性喜攻擊撞突,故曰撞”這句話意思就是說:廣西人野蠻、心情急躁,喜歡惹事。

  不管僮族讀[zhuàng]也好,還是讀[tóng]也罷,都是貶義的意思。因此,在1965年,周總理在徵得壯族同胞的同意下,將”僮族“改爲壯族。

  這裏要補充一點:廣西人身材相比中原和北方人是矮小一點,但不能說廣西人個子小,就處於弱勢。桂軍的大名總聽說過吧?桂軍打起仗來,不比五大三粗的人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