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歲的朱先生在過去的兩年一直忍受着下腹部墜痛的病痛折磨,兩年間曾輾轉多家醫院,B超、CT掃描、磁共振,能想到的技術通通檢查了一遍,可是並未查出明確病因。

今年3月中旬,朱先生抱着試試看的態度來到西安市第四醫院就診,沒想到他的病情竟促使市第四醫院外科二病區泌尿專業開創了一項手術新技術!

第一次嘗試:非常規不對稱微創打孔

接到朱先生的主訴病情,外科二病區醫生們首先懷疑是精索靜脈曲張引起的,但此患者下腹部墜痛位置與平日精索靜脈曲張患者稍有不同,爲進一步弄清病因,他們又進行了下腹部CT檢查,此時膀胱頂部一個不起眼的高密度影引起了醫生的關注,經過反覆追蹤閱片及和CT室影像醫生探討,最終明確此患者爲臨牀上比較少見的先天性臍尿管殘留合併臍尿管結石患者,而引起患者反覆下腹墜痛的“元兇”很可能就是臍尿管結石。

疾病診斷是清楚了,可是困難也來了。臍尿管殘留病例本身就比較少見,而合併臍尿管結石的病例就更加罕見了。這對於泌尿專業的醫師們來說還是人生第一次!

困難迎面而來,常規腹腔鏡手術第一戳卡孔一般是在肚臍上,好的入路孔既能保證患者的安全,還能保證手術的方便操作,正所謂成也“入路孔”,敗也“入路孔”。雖然教科書中介紹只要避開腹壁大血管和重要臟器,任何位置都可以做爲入路孔,但是在實際臨牀操作中很少選擇。

依朱先生的情況,如果按常規在肚臍上打孔,打孔時很可能會損傷到臍尿管,如此臍尿管不僅不能完整顯露與切除,還有殘留臍尿管粘膜形成囊腫需要再次手術的可能。而精索靜脈曲張手術位置比較低,靠近下腹部,若要同時滿足切除病竈的需求,就必須避開肚臍,採用非常規腹腔鏡入路孔,以便徹底切除臍尿管臍下病竈區,同時滿足兩側精索靜脈手術操作需求。

爲此,醫生只能因人而異、迎難而上了!所以手術選擇的入孔位置並不在肚臍,而是非常規的不對稱的三個孔。

一次手術解除三處病竈

3月18日,朱先生入住第四醫院外科二病區。

3月19日,外科二病區醫生辦公室的術前討論持續至深夜,一方面他們要細細考量非常規腔鏡入路孔的具體位置,另一方面CT檢查還不能完全確定朱先生臍尿管的殘留有多長,一切都要憑藉手術檯上醫生的經驗積累和應變處理。

因爲朱先生的臍尿管解剖位置特殊,目前對於此類病例,往往需連同肚臍一併切除,且因臍尿管長短不一,腹腔鏡下的手術病例在以往的文章文獻中能參考的病例也並不多。而對於此患者若選擇開刀手術切除臍尿管可能就需要面對兩次不同手術、兩次手術創傷的痛苦。

能否一次手術解決三處病竈?外科二病區泌尿團隊經過反覆研究CT片及查閱文獻,一起探討着一次腹腔鏡手術解除三處病竈的手術可行性,同時還邀請第四醫院有着豐富腹腔鏡手術經驗的張華副主任醫師也參與到手術方案的討論中。

3月20日,經過術前充分檢查和評估,在麻醉科和手術室的密切配合下,朱先生順利進入到麻醉備術狀態,外科二病區的段中琪副主任醫師率領泌尿外科團隊按術前討論和預設計方案開始有條不紊地實施手術。

術中情況和術前預判斷情況基本相符:因爲入路孔的設計要考慮同時滿足3處病竈區手術,操作起來確實很困難,甚至有些手術區域因爲操作器械不夠長、角度扭曲而無法直接完成,醫生們均想辦法讓器械光照達到極限距離。經過近100分鐘努力後,終於順利完成了我院首例腹腔鏡下雙側精索靜脈高位結紮+臍尿管切除術,術中出血不足10ml。一次腹腔鏡手術解除三處病竈,爲患者免除了多次手術困擾,也填補了我院腹腔鏡下臍尿管完整切除的空白歷史!

▲圖爲從患者體內取出的結石

感謝信贈不懼困難的醫療“戰士”

3月27日,朱先生治癒出院,以前下腹墜痛症狀完全消失,西安市第四醫院幫助朱先生解除了疾病痛苦,他回贈一封紅底金字的感謝信!

“你們不辭辛苦反覆研判我的病情,以最快速度排除其他風險,精準找到病竈,是你們的精湛醫術讓我得到了安全、準確、有效的治療……”一副平凡的感謝信記錄着一份醫患之間的信任、一臺艱辛不易的手術、一份用情至深的感謝,也激勵着我們的臨牀“戰士”繼續以飽滿的熱情不懼困難,永攀高峯!

稿件來源: 宣傳科 汪婷婷

稿件編輯: 楊 林

稿件審覈: 王 蒙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