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髮人送黑髮人,乃世上最痛苦的事情之一吧。

今天我要講的故事,正是與此相關。

李立言,妻子叫長孫弄珪。

有人要想了,未必跟長孫皇帝有親戚?

要說有,還真有,兩百年前,她們有共同的祖先。

因此,也算不得多親,出了五服好久了,可算是同宗吧。

(長孫皇后劇照)

武德初,授太子舍人,尋遷中舍人,又加中散大夫。九年,除主客郎中。貞觀初,賜爵蓨縣男。從官職來看,在五品上下,並無顯赫之處。然而,他的父親,卻是個了不得之人。

那麼,他父親是誰呢?

李立言墓誌中是這樣寫的——

父綱,見任大唐太子少卿、上柱國、新昌公;德冠人倫,道符天爵,非禮不動,非法不言。

很多朋友更熟悉的是宋朝抗金英雄李綱,對唐朝這個李綱的生平則不甚了了。

其實,他是很牛的。

他曾仕北周,又仕大隋。楊堅對他十分重視,讓他做太子洗馬,當楊勇的老師。

朋友們知道,楊勇後來被廢了。楊堅廢太子後,還把東宮的僚屬都叫過來,一頓好罵,說我對你們寄以厚望,你們卻教出個這樣的東西來。

一衆東宮府的官吏,都是戰戰兢兢,哪裏還敢說話?

唯有李綱不怕,而且他一“噴”,直接就“噴”到皇上那裏去了。

他說——

今日之事,乃陛下之過,非太子罪也。勇器非上品,性是常人,若得賢明之士輔導之,足堪繼嗣皇業。方今多士盈朝,當擇賢者居其任,奈何以絃歌鷹犬之才侍側,至令致此?乃陛下訓導不足,豈太子之罪耶!

他的意思是,楊勇本是中人之資,你讓賢人教他,他將來也能做個好皇帝。可您看他身邊都是些什麼人嘛,喫喝玩樂的狐朋狗友啊。這能怪他嗎?不能,要怪就怪皇上你自己疏於教授督導吧。

列位,這是不要命啊。旁邊的人嚇得臉色都變了。

楊堅說,不是有你在嗎?你是賢人啊。

李綱說,有什麼用?我在他身邊又說不上話。

這不還是怪楊堅嗎?那些說得上話的諂媚之徒,都是你派的吧。

仗義執言的李綱,不但未受處分,反而被提拔爲尚書右丞。

不過楊勇可就慘了,終被弟弟楊廣害死。

(古代戰亂劇照)

隋末大亂,李綱被何潘仁聘爲長史,仍不改一身正氣。每當何潘仁想濫殺無辜之時,他總是出言阻止。入唐之後,李淵也很厚待他,拜禮部尚書,兼太子詹事。

李建成開始還似乎是有心上進,後來越來越不成器。李綱勸諫不聽,兼之年紀已大,不想再摻和了。於是向皇帝請求告老還鄉。

李淵本對太子不爽,你老師又來告病,於是大罵——

你當何潘仁的長史又當得,當我的尚書就當不得?你還是太子的老師啊,怎麼好意思退休?

大夥猜猜,他是怎樣回答的?

他說,何潘仁雖是賊子,但我一勸就聽。你老人家呢?

陛下功成業泰,頗自矜伐,臣以凡劣,才乖元凱,所言如水投石,安敢久爲尚書?兼以愚臣事太子,所懷鄙見,復不探納,既無補益,所以請退。

何謂矜伐?就是恃才誇功之意。

如水投石當然就更容易懂了。也就是我的那些諫言,你根本聽不進去啊。

如此衝撞皇帝,也幸得是李淵他們這樣的,換了個暴躁的,先殺了再說。

李淵雖然給他加官進爵,他仍偷空告老,終在武德二年,獲得準許。

貞觀四年,已經84歲的李綱又被拜爲太子少師,教導李承乾。

李世民父子對他極爲優待——

綱有腳疾,不堪踐履,太宗特賜步輿,令綱乘至閣下,數引入禁中,問以政道。又令輿入東宮,皇太子引上殿,親拜之。

我們扯了這麼多李綱,得說回他兒子了。

(李綱劇照)

​前面我們不是說,李綱年老多病嗎?墓誌裏寫到,李立言“色養左右,趨走晨昏,辨憂喜於寢膳,求溫清於牀枕”。是個很孝順的人。

哪裏知道,就在春秋鼎盛之外,他卻在貞觀五年突然去世,時年五十歲。

雖然《舊唐書》裏只提到李少植一個兒子,但從墓誌裏,我們看到,實際上,李綱有五個兒子,其中四個“多以少年,相繼殂落”,只剩李立言一人。

哪裏能料到,現在他也走在自己前面啊。

喪子之痛加上年事已高,身有宿疾,未久,李綱亦去世了。

鑑於他輔佐的三個太子,前兩個最終被殺,後一個也被廢掉,後來江湖人戲稱他爲——

太子殺手。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