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你們覺得拉粑粑的時候,是蹲着,還是坐着好?

拉粑粑到底蹲好還是坐好?

這真是屎界重大未解之謎題。

看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消化內科胡兵教授、胃腸外科馬欽醫師是怎麼說的。

關於蹲比坐更好的說法,網上目前流傳的主要說法是這樣的——

國外有人做了相關的研究,將坐着拉粑粑和蹲着拉粑粑的人做了對比,發現蹲着的人排便時間減少,也覺得更輕鬆。這是因爲蹲更加符合人體身體排泄的結構,所以認爲蹲着拉粑粑比坐着更好。

① 蹲比坐的“肛直腸角”角度要大,拉粑粑更輕鬆不容易便祕

理論上沒錯,但該理論目前爲止並未獲得醫學界廣泛認可。

從專業的醫學來看,這種說法的理論依據與一塊『恥骨直腸肌』的肌肉有關,這塊肌肉是個圈圈的形狀,把直腸圈到裏頭勾起,讓直腸形成一個向前的角度,被稱爲“肛直腸角”。

而這個“肛直腸角”角度的大小,會根據我們人體站、坐、蹲等體位的變化而變化。

比如,一般正常的坐姿,“肛直腸角”差不多有80°~90°,蹲下還會多10°~30°左右。

『恥骨直腸肌』平時用來約束直腸,有利於儲存大便的,在你拉粑粑的時候,『恥骨直腸肌』放鬆,“肛直腸角”增大,拉粑粑時候就輕鬆,而“肛直腸角”小的時候,就需要你多用點力,也就容易引起排便不暢。

按照這個思路,坐馬桶比蹲坑的角度小,自然拉粑粑更容易發生便祕。

部分排便不暢的人,改爲蹲姿排便後,排便情況的確有改善。但是——

排便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涉及到由上到下的多個神經反射和很多條肌肉,乃至心理活動對排便都有影響。

導致便祕最主要的原因是年齡,年齡越大,越容易出現便祕,此外還有生活習慣,疾病等因素。

再說了,便祕是一種病理狀態,是先有疾病再有排便不暢的感覺。對大部分人而言,一旦你被確診便祕,不管你是蹲還是坐都會有;沒有得便祕的人,蹲還是坐隨你選。

此外,有一個重要觀念需要灌輸給大家,那就是偶爾一、兩天甚至幾天拉不出粑粑,都不算問題。比如放假作息時間打亂、比如長途旅行都可能影響排便規律。

只有排便次數每週少於三次,大便乾結,排便困難,這樣的情況持續半年以上才稱之爲慢性便祕,需要治療。

② 蹲的時候腹部壓力比坐馬桶大,可以減少腹部用力,不容易長痔瘡

按照這種說法,坐馬桶的時候腹部壓力小,在拉粑粑的時候就會用力一些,也就增加了腹內壓,容易引起痔瘡的發生。

確實,腹內壓增高是引起痔瘡的後天原因之一,但是,光從蹲和坐的姿勢來解釋痔瘡的發病,真的不科學。

無論你用哪種姿勢,上廁所的時間太長都會引起痔瘡。因爲長期保持一種動作如久坐久蹲,都會影響直腸海綿體的靜脈迴流,讓它過度膨脹,也會導致它的支撐結構失去彈性引發痔瘡。

總結兩點:

① 蹲

✎ 好處

✎ 壞處

② 坐

✎ 好處

✎ 壞處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沒有說哪種姿勢就一定更健康、更好,更多是按照個人習慣來選擇。

既然姿勢對拉粑粑的影響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大,那想要順暢地拉個粑粑,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記住關鍵一點:拉粑粑講究速戰速決,建議5分鐘左右搞定最好!

排便這項系統工程經不得半點馬虎,需要人在排便時集中精神,才能讓降結腸、腹肌、膈肌、肛門內外括約肌能夠協調工作。只有把思維意識、神經系統和生理功能調配到一致的狀態,這樣才能培訓好自身生理反饋。

而你一邊拉粑粑一邊玩手機,會造成大腦注意力分散,對於腸蠕動信號不能有效捕捉做出反應,長期下去便祕啊、痔瘡啊不找你纔怪!

說穿了,拉粑粑就拉粑粑,不要想其他!

不想便祕,這5點平時也要多注意——

01

今天喫的東西

明天一定要拉出去才最好?

這完全是大家一廂情願的臆想,很多人都以爲,今天拉的一定都是頭一天喫的東西,但實際上哪怕你每天都拉粑粑,你今天拉的也不一定是昨天喫的。

正常情況下,今天喫的東西經過身體消化系統之後,在48~72小時後纔會通過拉粑粑的方式排出去。

而在排之前,粑粑會停留在直腸內,當直腸裏堆積了100~200ml的量之後,直腸上有些神經自動感受到量夠了,就通過神經中樞傳到大腦皮層,出現便意提示你,該找廁所了!

喫得太辣或者喫到了不乾淨的東西,這是刺激到腸胃發生的急性反應,叫拉肚子了,不屬於正常的排便。

02

是不是每天拉一次最好?

人體又不是機器,設置個程序,就能精確運轉。

由於年齡、性別、身體構造、飲食習慣、運動習慣等個體化差異,每個人可能都有不同的大便習慣。有的一天一次,有的一天兩次,有的兩天一次,只要自己形成了規律,就基本上算是正常狀態。

偶爾規律打亂也不用太着急,這就像扔垃圾一樣,你們家習慣了一天扔一次,偶沒扔也是沒有大礙的。

但是有一種情況需要注意:有些女娃子爲了減肥,拼命的少喫東西,結果幾天都不拉粑粑,又來亂喫排便的藥幫助排便。

我們之前說了,喫下去的東西要經過2到3天的時間,而且直腸上要有一定量才能拉得出來,你喫的那點湯湯水水都不夠消化系統消化的,哪裏還有得排?所以就算是減肥,也要喫夠一定的飯量,有得進纔有得出。

03

拉的粑粑是黑色

是不是有消化道出血?

這也是很多人的錯誤認識。

消化道出血,是會引起大便呈現黑色。但醫生們在門診上遇到的多數有黑便便的人,都不是消化道出血引起的,而是跟喫過的食物(如喫了大量的鴨血、雞血)、正在服用的藥物(如口服補鐵藥或者活性炭等)等有關係,只要不喫該類食物,停用這類藥物,便便的顏色就會恢復正常。

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消化道出血,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便便拿去化驗,比胡思亂想好。

04

經常大便不成形

是不是直腸出了問題?

長期的大便不成形,有可能是結直腸出了問題,但據統計大部分人羣其實是消化不良,這個和胃腸道炎症、胃腸排空增加,蠕動紊亂,飲食結構乃至季節變化等都有關係,不要一有大便不成型就覺得自己可能是癌了,嚇得人心惶惶。

定期體檢真的非常重要!

拉粑粑算是人生當中一件大事了

所有的便意都起在細微之處

所有的執念都落在方寸之間

所以不管是蹲還是坐

重要的是做好自我管理

若一輩子都能從心所欲

收放自如地拉粑粑

這分明

也是很棒的一生啊……

編審 / 曾韜

校對 / 郜妮妮

編輯 / 石磊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