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媒體 / 江湖老劉

據網民爆料“淘集集上誘導消費欺騙消費”。在微博、貼吧、知乎等平臺上,不斷有網民曬帖子爆出淘集集在商業運作過程中不負責任的行為,開店押金退款難、商家收到退貨不退款、客服永遠處於死機狀態等問題頻頻爆出。

問題多多的淘集集 瘋狂收割流量的同時別忘了用戶信任 財經 第1張

有人說,淘集集重新刷新人們三觀,假貨、劣質產品自不多說,相較於其它社交電商,淘集集儼然成了假貨庫存商品的集散地。

據瞭解,淘集集於2018年8月上線,是一個針對“縣鄉村”用戶的社交電商平臺,通過邀請好友一起拆“助力紅包”的方式裂變,主打的是低價、高頻商品,包括日用百貨、美妝個護、服飾鞋包、家居家紡等。

售後服務仿同虛設,客服人員經常“失聯”

售後服務一直是評判電商平臺能否持續行業深耕的重要指標,一者,優質售後服務進一步吸引用戶“二次消費”;二者,高回頭率代表平臺以及商家的好口碑。然而淘集集盲目於擴張,卻漠視對存量用戶的服務支持,內部關於售後服務環節發貨慢、退款難、客服差等方面管控處於空白區,導致不斷有用戶進行投訴。

網民李先生稱打算在“淘集集”賣東西,可是後來由於上架產品審核過慢,就想退出保證金關店,可是根本就沒有可以退保證金的食落和申請,多次撥打淘集集客服電話要求退保證金,聯系不上,官方客服電話打不通或者正在通話中,經聯系一個月無果。遇上難以解決的客戶問題,淘集集選擇用迴避以及徹底斷聯應對,這並不應該是一個平臺所做的事。

有網民在微博發帖稱,在淘集集買的貨19號直到30號也沒動過,後臺查看時,直接顯示不存在。

問題多多的淘集集 瘋狂收割流量的同時別忘了用戶信任 財經 第2張

問題多多的淘集集 瘋狂收割流量的同時別忘了用戶信任 財經 第3張

問題多多的淘集集 瘋狂收割流量的同時別忘了用戶信任 財經 第4張

不僅僅商品發貨時間長,在退貨環節平臺仍出現“流氓”行為,有網民稱:“從淘集集平臺購買一件衣服,並且即刻拒簽衣服一件,已經快半月,物品已經返回廠商,淘集集遲遲不肯退款”,網民表示,一直在淘集集官網進行詢問,官方只回復在處理,請耐心等待。

問題多多的淘集集 瘋狂收割流量的同時別忘了用戶信任 財經 第5張

“生於拉新,死於留存”一直是互聯網產品躲不過的魔怔,淘集集罔顧用戶購買體驗,在買賣服務鏈流程不清晰以及平臺運作不健全情況下,現有用戶流量尚難有效留存,卻耗費資源尋求用戶數量裂變,無異於“丟了西瓜撿芝麻”。

打着提現“幌子”,收割用戶流量

繼拼多多團購成功以後,越來越多的電商平臺推出了拼團競爭模式,淘集集作為一個新興起的電商平臺,也推出了拼團功能,只是相較於拼多多,淘集集推出自家產品獨特玩法,支持現金提現。

也即是說,商家發的紅包,經過好友助力得到的錢,可以進行提現,同時好友也獲得相應紅包,然而平臺做了一定限制,其中加入“連帶”元素,一方面,為了抑制羊毛黨擼羊毛,降低平臺損失,另一方面,獲得用戶裂變式增長,擴增平臺規模。

實際上,所謂的提現,只能放在淘集集的餘額中,作為第次消費的金額進行抵扣,現金不能轉移到自己的銀行/微信等賬戶中,相當於平臺積分,其中不無概念性“偷樑換柱”嫌疑。2.14版本後,出現了可轉賬現金,不過,幫別人砍價往往不會超過2元,而只有滿2元才能提現,相當於邀請好友不能少於兩個或更多。

問題多多的淘集集 瘋狂收割流量的同時別忘了用戶信任 財經 第6張

在賺賺拉新服務上,“拉完之後不讓提現”、“傭金無法提現”、“虛假欺騙消費者分享返現,最後卻始終返現不提現”等問題屢見不鮮。有網民爆出淘集集APP的賺賺拉新服務,拉完新人之後不讓提現,加入各種理由進行推脫。

問題多多的淘集集 瘋狂收割流量的同時別忘了用戶信任 財經 第7張

問題多多的淘集集 瘋狂收割流量的同時別忘了用戶信任 財經 第8張

淘集集打着“提現”的幌子,最大限度收割用戶流量,正是加入了現金提現這一玩法,淘集集用戶獲得指數級增長,在通路拉新方向上,淘集集確實走出了獨有的路,只要能給用戶足夠多的讓利,就能在短時間內獲得裂變式增長。根據官方數據,上線僅20幾天,日活已經突破400萬。

同時,淘集集平臺內開展的“砍價免費拿”活動亦是典型流量“收割機”,有網民爆出,幫忙砍價就是拉人頭大戰,在最後的2分錢砍價中,訂單總是出現提交失敗。

問題多多的淘集集 瘋狂收割流量的同時別忘了用戶信任 財經 第9張

問題多多的淘集集 瘋狂收割流量的同時別忘了用戶信任 財經 第10張

平臺龐大用戶數量並不能掩蓋所存在的詬病,淘集集問題頻出離不開其商業模式的弊端,作為對標“拼多多”的社交電商,一方面 ,在同時兼顧更廉價、更優惠的基礎之上,產品價格需要低於用戶心理價位;另一方面,資金用於增量市場用戶拓展,平臺並未將重心放於用戶與商戶之間真實買賣交易上, 上游供應鏈以及下游用戶方之間的利潤差額難以維系平臺運轉,故此頻頻出現商品售後問題。

淘集集加入現金提現,雖打開了流量市場,進行用戶收割,完成平臺“由零到一”的原始積累,然而,貼現需要思量“成本”與“利潤”之間的平衡,單純資金補貼顯然不足以支撐平臺長期運轉,故此前期靠資本補貼聚攏流量,後期靠精細化運營留存用戶。

淘集集所暴露出的種種問題,也預示着這場社交電商狂歡風潮期限不遠,各大平臺盲目擴張,用“檫邊球”的打法深挖用戶心理,購買預期與現實之間存留的距離,將成為平臺與用戶之間難以跨越的鴻溝,“自古套路得人心”,在歷經多番套路的用戶,也將散失對社交電商最初的信任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