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建築師都喜歡在建築中借用某一特定元素打下專屬於他們自己的烙印,素有“頑童”之稱的建築師讓·努維爾(Jean Nouvel)也不例外。作爲曾獲得過普利茲克獎的著名當代建築師,他的作品天馬行空,每一個都獨特且新奇,但又有某種微妙的共通聯繫。3月28日,他操刀設計的項目——卡塔爾國家博物館,歷經十二年的打磨,終於正式向公衆亮相。

沙漠中的玫瑰

卡塔爾國家博物館建在卡塔爾首都多哈的濱海路畔,佔地4萬平方米,從此前公開的俯視模型圖來看,它就像是被風吹落一地的花瓣,由許多圓盤穿插、堆砌而成。這樣的造型靈感,其實來自於波斯地區“沙漠玫瑰”這一神奇的自然現象。

何爲“沙漠玫瑰”?它並不是植物,而是由沙漠鹽水層中的結晶砂等礦物質組成,多片板狀交叉,因呈現簇羣玫瑰狀而得名。

讓·努維爾也將它形容爲“第一個由大自然創造的建築結構”。以它爲靈感,用尺寸和彎曲度不同的圓盤橫向錯落疊加,垂直結構起到支撐作用,如項鍊一般環繞着整座博物館。

將“沙漠玫瑰”作爲建築設計的基礎,實在是一個非常超前的想法,甚至有些烏託邦。圓盤成爲了建築連貫的屋檐,整座建築因此由一個又一個小空間連接起來,並向前蔓延。

它是一種偶然的疊加,好像是在浪潮的頂部,隨後又不知道跌到何處。建築空間有高有低,使參觀的遊客從旁觀者變爲參與者,一系列的空間轉換和遊客在館內的移動相輔相成,融爲一體。

但這流暢線條背後的複雜結構,其實是實際施工中最大的挑戰。圓盤是輻射狀佈局的鋼結構桁架,覆着玻璃纖維複合鋼筋混凝土板。柱子隱藏在垂直圓盤中,傳遞水平圓盤的荷載到地上。圓盤結構的邊緣有意做得輕薄,營造出輕盈感。

樓面是沙色拋光混凝土,而垂直的牆壁上覆蓋着 Stuc Pierre(一種用傳統石膏和石灰混合的石膏),用來模仿石壁效果。《紐約時報》提到,這些纏繞相扣的圓盤成本估計高達 4.34 億美金,還是專利項目。而同外觀一樣,博物館內部也是環環相扣的圓盤——牆面是不規則的曲面,可以當作投影幕布使用。

儘管這是一座現代建築,傳統文化的元素也成了被廣爲關注的重點。卡塔爾的阿勒薩尼宮殿不僅是一個重要的國家象徵,也一直是當地最受歡迎的地標之一。2014年被修復後作爲中心展品,也融入了博物館當中。

讓·努維爾說,“建築象徵了卡塔爾的位置、歷史和國家的現代性,它首先體現的是一種文明的‘永久性’——最初作爲遊牧民族,卻孕育了千年文明,至今綿延不息。因爲發現了珍珠、石油、天然氣,一個遊牧民族在這片沿海沙漠定居下來,逐漸形成了一個現代國家……所有的變化都將通過國家博物館來體現。”

場地的建築師

有人說,讓·努維爾是“場地的建築師”。從讓他一舉成名的巴黎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到被人們戲稱爲“小黃瓜”的巴塞羅那阿格巴大廈,再到2017年開幕的阿布扎比盧浮宮博物館,他的每個作品都是一個不同的、忠於場地的故事。

巴黎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

1980年,由法國總統密特朗提議,在巴黎塞納河左岸建造一座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ArabWorld Institute),跨越阿拉伯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藩籬,使西方大衆認知、感受這一悠久文明的價值。青年時代便堅定了“文脈主義”的讓·努維爾,在建築設計競賽中脫穎而出。

讓·努維爾自述道:”阿拉伯式的格屏,它以形狀、大小不斷變化的多邊形,營造出各種幾何效果,讓人們聯想起阿爾罕布拉宮。如果說,建築南立面上以機械控制的金屬膜是一種對東方文化的當代表達,那麼,北立面則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一面反映西方文化的鏡子:塞納河對岸的巴黎城市景觀映在外牆玻璃上,如同顯像紙表面產生的化學反應。而北立面上的線條和各種標誌則形成了與當代藝術的呼應。“

阿布扎比盧浮宮博物館

阿布扎比在2011年與法國達成了長期合作,花費4億歐元購買“盧浮宮”的商標,2017年阿布扎比盧浮宮博物館建成後,每年再支付1.5億歐元向巴黎盧浮宮租借藏品。讓·努維爾選擇把它建在海中。在浩瀚無垠的海面上,這樣一座建築羣島無疑是特別的,它被一把巨大的“遮陽傘”保護着,因而創造出的一道道光雨更加美輪美奐。

穹頂上的圖案在八個重疊的層面上以多種尺寸和角度重複排布,使射入的每一束光線都必先經過八個層次的過濾,然後逐漸淡出。隨着日照路徑的變化,形成了有強有弱、有粗有細的光束效果。夜裏,穹頂的圖案將形成7850顆星星,將室內與室外同時點亮。

悉尼“垂直花園”大樓

世界上最高的“垂直花園”位於悉尼,建築包括兩棟高度分別爲33層和16層的住宅塔樓。“與其使用鋁或是鐵來遮蔽陽光,何不使用這些會吸收陽光進行生長,並逐漸增加遮陰面積的綠色植物呢?”基於這種想法,讓·努維爾與“垂直花園”的創始者——法國植物學家Patrick Blanc合作,完成了牆立面上衆多豎向花園的設計,外牆安裝的植物多達350種,覆蓋面積爲1100平米。

而建築的另一大特色在於其懸臂結構,作爲空中花園(Sky Garden),從建築東樓29層向外延伸,支撐起一個可以反射光線的定日鏡系統。這個電動控制的定日鏡能夠相應地追蹤光線並把它往下反射到大樓的大部分區域以及公園綠地上,把太陽的能量帶到光線照射不到的地方。到了夜晚,建築上的綠植配合燈光藝術家Yann Kersale設計的燈光,通過320個LED照明燈的變化,塔樓呈現出色彩斑斕的夢幻景象,如同一座城市中的大吊燈。

編輯—掰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