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鍋粥是廣州人的叫法,潮汕人是說砂鍋糜,粥與糜的區別在於烹飪工藝不同,形狀與口感各不同,砂鍋粥是糊狀,米湯與米粒糅合為一體,砂鍋糜是米粒與米湯分離,糜粒QQ,米湯有粘性。我曾經為了一口好喫的潮汕白糜,專門做研究實驗,兩天試煮了20多鍋糜。

潮汕砂鍋糜分兩大類,一類是白糜、一類是攀糜(鹹鮮香糜)。潮汕人世世代代以大米為主食。糜是一日三餐的主角。在宴席上當酒飽菜足後總要惦記來一碗白米糜,配一碟雜鹹纔算完美。

煮糜的大米很講究,需選用本地的早晚稻新米或東北大米,煮糜的時間、方法、火候、水量更是有考究了。每家的烹煮方法各不同,有用常溫水,有用開水,有浸泡米再煮的,反正我都試過,憑經驗及觀察力了,熟能生巧。

煮一鍋好糜關鍵點在:1、選到上等的優質大米;2、按米:水,1:7.5比例,一次加足水量;3、大火燒開後看到糜粒剛剛爆開花即離開熱源,用餘熱來糊化糜粒。

盛糜也頗有講究,不能拿一把大勺從下往上攪,把糜粒與米漿攪渾,正確的方法是用一把長勺探到鍋底挖起糜粒裝到碗裏,再盛些米湯兌上。

攀糜(鹹鮮香糜)砂鍋糜主要是以海鮮糜為主,潮汕地區,靠海喫海嘛!高級的有象拔蚌砂鍋糜、螃蟹砂鍋糜、鰻魚糜,一般家裡常喫的有蝦糜、鮮蠔糜、鱔魚糜、田雞糜......

千變不離其中地是糜的選材、烹煮方法及豐富的鍋底輔料,排骨或預先熬好的骨湯與大米、乾貝、香菇絲、生薑塊一起入鍋,燒開後加入已經處理好的其它主料,熄火後再加入冬菜、魚露、薑絲、蔥花、香芹、香菜、蔥豬朥、南薑末......

看到這是不是已經垂涎三尺了,來幾碗實際點的饞饞各位看官們。

潮汕砂鍋鮮蠔糜

潮汕砂鍋鱔魚糜,口味重的喫客可以來一碟蘸料(普寧豆醬,辣椒、香油、花生醬調製的醬料)

有的店家還會送一~兩個雜鹹(小菜)

螃蟹糜

蝦糜

魚皮糜

魷魚糜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最大最明顯的變化是國民物質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自二十一世紀以來,「飲食文化」、「舌尖文化」逐漸為大江南北的中國人所重視。特別是廣東省潮汕地區的「潮汕美食文化",經過多年的發展,以自身形成了美食文化產業鏈,享譽海內外。

亦因如此,頭條的這個命題便提出了一個和「潮汕美食文化」有關的問題,來考考我們這些潮汕人: 「潮汕砂鍋粥到底是什麼粥?有多好喫?」這個命題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潮汕砂鍋粥」,一個是「好喫」。朋友啊!您這可問對人了哦!下面就讓我這個素有「潮汕食貨洪七公」之稱的潮州人來給頭條的朋友們介紹介紹。

潮汕砂鍋粥可不比我們平常在家喫的白粥(用文字叫做白稀飯),它是潮汕眾多美食中極有特色的一道「潮汕私家名食」!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個砂鍋粥是用選料上乘的大米配上各種山珍海味,專門用紫砂鍋熬成的。每一道工序每一種配料都極其考究,熬粥過程的火候控制亦特別考究!「潮汕砂鍋粥」不能用鐵鍋或不鏽鋼來煮,那就不好喫了,要用紫砂鍋來熬,熬出來的各種配料的砂鍋粥,哇!未喫之前,一股香味便撲鼻而來,送入嘴裡,香滑鮮甜,令人精神為之一爽!及至一碗下肚,只覺口舌裏肚腹裏都是舒舒服服的,大是受用!

「潮汕砂鍋粥"在潮汕地區(潮州、汕頭、揭陽)每個街頭巷尾的夜市都有賣,根據商家下的材料不同,主要可分成五個種類,下面筆者一一列舉如下,並配之以彩色圖片。

1.肉蟹砂鍋粥。

2.鮮蝦砂鍋粥。

3.鱔魚砂鍋粥。

4.皮蛋肉碎砂鍋粥。

5.田雞砂鍋粥。

朋友!看了這麼多種類的「潮汕砂鍋粥",哈哈,食慾大動了吧!心動不如行動!趕快來潮汕這個美麗而又「食貨天堂"做客吧。但要記住,「潮汕砂鍋粥」在我們當地只做夜宵喫的,您要華燈初上之時,或是午夜遊玩之後喫宵夜,在大街小巷的夜市店鋪上,才能喫得到的哦!價錢亦不貴,一大鍋二三人的量大概是在五十元左右的。


壹周君這次就打破砂鍋問到底,說說潮汕砂鍋粥到底是什麼粥。反正有多好喫呢?好喫的要把舌頭吞掉了是真的。

首先,潮汕砂鍋粥是離不開一個砂鍋,至於是誰發明的,還真不清楚,應該是一位靈感一閃的美食高人吧。那麼多碗,為啥要用砂鍋來煮粥呢?其實,這是又科學原理的,砂鍋的製作原材料包括石英、粘土等,具有不易傳熱的屬性,並且導熱均勻,散熱慢,同時水分蒸發少,所以,當一鍋砂鍋粥出爐後,一鍋滿滿的食材營養不會輕易流失,其中的營養成分能得到最大限度保留,俗話說,一熱三鮮,所以在口感也比其他的鍋要不少,保持原汁原味。

再來說底粥,和廣州的白煮粥不一樣,廣州的白煮粥都會用油來醃製米粒,煮粥的時候,必須要求米粒是可可開花,那纔有綿軟的口感。但是潮汕砂鍋粥就有些不一樣了,首先,他們選擇大米的時候,會選擇東北的珍珠米,短短肥肥,然後加水熬煮,並不是越久越好,而是剛剛開花就關火,然後蓋上蓋子,讓餘溫讓粥悶熟,逼得米粒出油。這個是跟潮汕的歷史有背景聯繫的,當時的勞動者從事體力勞動,飲食上的要求是飽肚子又要清爽,所以,相對於面滑的粥的口味,他們更喜歡粒粒分明、粘稠軟香的米粥。

煮粥沒有巧,三十六下攪,攪拌也是煮潮州粥的技巧之一,所以,要喫一碗地道的潮汕砂鍋粥,必須用筷子扒粥攪動,纔有好味道。

至於海鮮,在底粥熬到七、八成的時候,就可以加入各種海鮮肉類了,就要加入各種海鮮肉類提鮮,最經典的必定是蝦&蟹。其實,蝦也不需要太大,因為太大不易入味,中等的蝦就行了。不少地方濫竽充數,將紅蝦粉充當活蝦,讓人感覺粥很新鮮,其實蝦蟹含有天然蝦青素,遇到高溫後就變紅,但蝦青素應該不會溶於水,所以粥水不是特別紅,真正的好蝦煮出來的砂鍋粥,是粉紅色,如果是哪種均勻的蝦紅,顏色也比較深,估計就可能是添加了俗稱紅蝦粉的人造蝦青素。


廣東人愛喝粥是出了名的,所煲的粥也是五花八門,非常豐富。而潮汕海鮮砂鍋粥,粥底粒粒清爽,粥水香滑軟綿,海鮮鮮美無比,其獨特之風味在這幾年盛行一時。

用料 花蟹2隻,400克。蝦400克。元貝3隻,500克。肉排骨1條,300克。冬菜2小包。香芹2根。香菜2根。蔥2根。

步驟 1瘦肉排骨一條砍成小段

步驟 2加入大砂煲中,和5-6大碗水一起煲,水開後轉小火,只要保持水微微沸騰就好了,大火煲會把水煮乾,要再加水就不好喫了。 砂煲越大越好,這樣後面煲粥的時候不容易溢出了。 米和水的比例是1:5或者1:6,喜歡稠的粥就少放點水,但潮汕海鮮粥稀的味道更地道。步驟 3大米洗凈後,用水浸泡。步驟 4冬菜洗凈後,用水浸泡。步驟 5將螃蟹從中間砍開,用牙刷刷乾淨蟹殼表面,特別是蟹鉗和蟹腿附近,去除蟹腮,螃蟹就收拾好了。步驟 6蟹殼沒有肉,可以先放進砂煲和排骨一起煲。步驟 7元貝從中間破開,去殼和內臟。步驟 8在流水下,用指甲輕摳元貝邊緣,黑色的表皮就能去除。然後從片刀把元貝片成兩片,這樣元貝肉不會因為太厚影響口感。步驟 9減去蝦頭,蝦尾,從背部剪開,去除蝦線。

步驟 10收拾好的蝦,收拾蝦是最費時間的一步。

步驟 11香芹切小粒。步驟 12冬菜切碎步驟 13蔥切花,香菜切小段材料全收拾妥當,排骨已經煲了大半個小時了。排骨湯底煲好了。大米也充分吸收水分,加入砂煲,開最大火開始煲粥。加入一湯勺花生油,可以減少泡沫溢出。 不斷攪拌湯勺,不讓米粒粘鍋底,同時減少泡沫溢出。不斷攪拌湯勺,待米粒快要開花的時候,依次加入螃蟹,蝦,元貝,每次間隔一兩分鐘,因為殼厚不一樣,煮熟的時間不一樣,元貝在熱粥裏煮兩三分鐘就好了。 加入螃蟹的同時,加入冬菜,薑絲。 加入元貝的同時,加入芹菜粒。加入元貝後,加入兩湯勺牛奶,這樣湯汁濃白,還隱約透出奶香。最後調味,兩小湯匙鹽,半湯勺生抽。 就這兩樣調味品就可以了,真的! 不需要胡椒,不需要雞精,味精,不需要香油,耗油,放越多的調料越畫蛇添足,影響海鮮鮮甜的味道。最後加入蔥花,香菜。 一鍋鮮到極致的海鮮粥就做好了

在我們日常尋覓美食活動中,總是隨處可見「潮州砂鍋粥」、「潮汕砂鍋粥」等店鋪,足以見這類美食的受歡迎程度。

廣東人素來喜歡喫粥點,生滾粥、老火粥都是由來已久的傳統粥品,而在這些眾多的粥品中,潮汕砂鍋粥又以其豐富、新鮮、獨特的口感和食材聞名。潮汕人把粥稱作「糜」(mǐ,粵語讀音和「微」近似),儘管都是粥,但是傳統的廣東生滾粥卻和潮汕砂鍋粥有很大不同,傳統生滾粥的粥底比較黏爛,是使粥料成熟的一種方式,煮制之前會先用油和皮蛋與米一同醃製,有時還會加腐竹一起煮,煮到每一顆米粒都如同綻開的花朵一樣「爆開」,粥質黏滑,口感綿滑就可以了;滾燙的白粥粥底澆上新鮮的肉片、魚片、雞絲等等食材,食材的鮮味被驟然降臨的高溫鎖在其中,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來,而白粥粥底依然清爽。

對於潮汕砂鍋粥來說,粥是搭配粥料的一另道「食材」。潮汕人煮粥講究用短胖的「肥仔米」(又叫珍珠米、粳米),加水全程用明火煲煮,因為明火容易讓粥糊底, 所以煮制的過程非常需要注意,一定要一直用勺子邊煮邊攪, 耐心等待米粒開花,無需煮到綿密軟爛,此時熄火,讓竈火的餘溫使粥熟透,析出米油,粥會更加順滑清爽。

當粥底熬到七、八成熟的時候,就要加入使潮汕砂鍋粥如此美味的各類「主角」,潮汕的鹹菜是給粥帶來醇厚的鹹香味的祕訣,螃蟹、蝦、乾貝等各類海鮮與粥同煮,海鮮的香味融入細膩的粥底,而清爽的米香更加提鮮了海鮮的美味;香菇、西芹碎、薑絲等豐富了潮汕砂鍋粥的口味。


廣東人最喜歡養生,喜歡清淡的食物。廣東地方比較炎熱,不似北方,以清淡為主食物為妥。喜歡潮汕砂鍋粥原因除了好味,主要是對身體好,營養價值高。

  潮汕砂鍋粥,小故事是據聞民間的廚師看到隔夜飯比較多,不想浪費,把飯加入水熬成粥,還加了其它食材海鮮,因此創造此菜式。現在很多店鋪都進行改良,主要是地方特色,因有些客人喜歡本地粥底(廣式粥底),本地粥底的米是煮得比較綿爛,不同潮汕砂鍋粥底那種看到米粒分明現象,而且潮汕砂鍋粥底比較稠,個人覺得潮汕粥底比較飽肚。

  現在店鋪通常會有兩種粥底給客人選擇,而且食材都有多種多樣。介紹下某些品種啦。

  例如海鮮粥,有店鋪是由蝦,小蛤蜊和元貝熬製,主要是提升鮮味,蝦要選大隻及新鮮的(蝦的品種是可以選的,有海蝦,有河蝦,九節蝦),主要是肉質結實不鬆散,蝦處理得必須細緻,去蝦頭蝦線、剪成兩邊,這樣去煮的粥不會濁。元貝,這個要切成細粒,以吊味為主。

  淮山元貝燒骨粥,是由元貝鮮美,燒骨的鹹味,配上淮山的糯,這種是清熱降火。

  養顏乳鴿粥,裡面有冬蟲草和乳鴿,料比較足,乳鴿斬件,而且通常這種粥的價格不貴,性價比較高。

  核桃烏雞補腦砂鍋粥,這種是放核桃烏雞為材料,烏雞的營養價值高,提高生理機能。核桃有健腦的功效,所以搭配起來,功效更加多。

  還有很多的品種就不一一介紹了。


之前喫過一次潮汕砂鍋粥,但感覺不正宗,因為老闆不是潮汕人,但料還是很足的,放了很多的蝦,也很鮮美。

潮汕砂鍋粥是廣東省潮汕地區特色傳統名喫。製作原料主要有基圍蝦、香米、糯米、香菜、香蔥等。按我的理解,就是海鮮粥,其實聽到名字就已經流口水了。每個人的做法也不一樣,就好比有的人不喜歡整隻蝦煮粥,而喜歡用蝦仁煮。下面我介紹個簡單的做法,供參考。

材料:

大米大半杯,花蟹1隻,鮮蝦7隻,瑤柱20克,蔥、香菜、薑絲、鹽、油各適量。

做法:

1、準備好材料;

2、瑤柱浸泡後弄碎或撕成絲;

3、花蟹拍裂去腮斬件;

4、蝦剪去蝦須蝦槍,挑去蝦腸;備好蔥、香菜末、薑絲;

5、鍋中加水燒開後,入淘洗過的大米、瑤柱,轉小火煮40分鐘;

6、然後下花蟹和蝦,大火煮約5分鐘;

7、下薑絲、鹽、油調味,撒上蔥、香菜末即可。

砂鍋粥的材料並不侷限,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添加,比如肉,菜等。


潮汕砂鍋粥亦稱「潮州砂鍋粥」,是廣東省潮汕地區特色傳統名點。製作原料主要有基圍蝦、香米、糯米、香菜、香蔥等。味道鮮美異常,還有股淡淡的清香。廣東省潮汕地區傳統名點,鮮美異常,還有股淡淡的清香。是專用砂鍋煮出來的鹹香粥。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做一款基礎的潮汕砂鍋粥。

主料

大米150g

幹魷魚2個

香菇(千)6朵

豬瘦肉100g

輔料

蔥一根

香菜一根

鹽適量

雞粉適量

胡椒粉適量

香油適量

醃肉料

鹽適量

雞粉適量

生抽適量

澱粉適量

潮汕砂鍋粥的做法步驟

1. 準備好所有的材料

2. 豬肉洗凈用適量的鹽、雞粉、生抽、澱粉醃製半小時,魷魚、香菇用開水浸泡

3. 把泡好的魷魚洗凈切成條狀,香菇洗凈切成小片。蔥和香菜切碎備用

4. 大米洗凈後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燒開

5. 撈出表面浮沫,轉中火煮約20-30分鐘

6. 其間要用勺子在底部來回穿梭,免得糊底

7. 煮至米爛湯汁濃稠時加入魷魚繼續煮10分鐘左右

8. 加入豬肉煮熟

9. 加入香菇再煮五分鐘左右

10. 放入適量的鹽、雞粉調味

11. 撒上胡椒粉,拌勻

12. 最後撒上蔥花香菜,關火

13. 喫時可淋上香油拌勻即可食用

14. 成品圖

小貼士

1、煮砂鍋粥時全程都是中火煮熟,所以一定要時刻在旁,時不時用勺子在底部來回穿梭免得糊底。

2、香菇可以先用油炸過後再下更香。

3、香油下不下都可以,隨自己喜好。

以上內容由豆果美食優質用戶茹絮編寫

==================================================================

解鎖更多美食請移步「豆果美食」微信公眾號

或「豆果美食」新浪微博官方賬號


潮汕砂鍋粥亦稱「潮州砂鍋粥」,是廣東省潮汕地區特色傳統名點。製作原料主要有基圍蝦、香米、糯米、香菜、香蔥等。味道鮮美異常,還有股淡淡的清香。

真是好喫極了,只有自己體會過才會懂!

那麼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做法吧!

  1. 瘦肉排骨一條砍成小段

  2. 加入大砂煲中,和5-6大碗水一起煲,水開後轉小火,只要保持水微微沸騰就好了,大火煲會把水煮乾,要再加水就不好喫了。砂煲越大越好,這樣後面煲粥的時候不容易溢出了。米和水的比例是1:5或者1:6,喜歡稠的粥就少放點水,但潮汕海鮮粥稀的味道更地道。下多少米?放多少水?廣州大道與中山一路交界處的砂鍋粥一條街,潮汕粥按人頭收費的檔口,一人大概能乘四碗,一般人足夠了。考慮到煲排骨湯底和煮粥時水分會蒸發一部分,按一個人放五碗水差不多了,放半碗到大半碗泡好的米就差不多了。千萬不要覺得剛下米的時候太稀了又加米,等米粒膨大後會發現很稠,又得再加水,這樣粥就不好喫了。寧可多加水,也不要多加米。潮汕粥是很稀的!

  3. 大米洗凈後,用水浸泡。

  4. 冬菜洗凈後,用水浸泡。

  5. 將螃蟹從中間砍開,它們就不會耀武揚威,而是乖乖聽人擺布。用牙刷刷乾淨蟹殼表面,特別是蟹鉗和蟹腿附近,去除蟹腮,螃蟹就收拾好了。

  6. 蟹殼沒有肉,可以先放進砂煲和排骨一起煲。

  7. 元貝從中間破開,去殼和內臟。

  8. 在流水下,用指甲輕摳元貝邊緣,黑色的表皮就能去除。然後從片刀把元貝片成兩片,這樣元貝肉不會因為太厚影響口感。

  9. 減去蝦頭,蝦尾,從背部剪開,去除蝦線。

  10. 收拾好的蝦,收拾蝦是最費時間的一步。

  11. 香芹切小粒。

  12. 冬菜切碎

  13. 蔥切花,香菜切小段

  14. 材料全收拾妥當,排骨已經煲了大半個小時了。排骨湯底煲好了。

  15. 大米也充分吸收水分,加入砂煲,開最大火開始煲粥。

  16. 加入一湯勺花生油,可以減少泡沫溢出。不斷攪拌湯勺,不讓米粒粘鍋底,同時減少泡沫溢出。

  17. 不斷攪拌湯勺,待米粒快要開花的時候,依次加入螃蟹,蝦,元貝,每次間隔一兩分鐘,因為殼厚不一樣,煮熟的時間不一樣,元貝在熱粥裏煮兩三分鐘就好了。加入螃蟹的同時,加入冬菜,薑絲。加入元貝的同時,加入芹菜粒。

  18. 加入元貝後,加入兩湯勺牛奶,這樣湯汁濃白,還隱約透出奶香。

  19. 最後調味,兩小湯匙鹽,半湯勺生抽。就這兩樣調味品就可以了,真的!不需要胡椒,不需要雞精,味精,不需要香油,耗油,放越多的調料越畫蛇添足,影響海鮮鮮甜的味道。

  20. 最後加入蔥花,香菜。一鍋鮮到極致的海鮮粥就做好了,快和家人分享吧!


主要食材:

稻米,鮮蝦,蛤蜊(可依個人口味加入適量其他類海鮮)螃蟹

分類:粵菜

做法:

1、大米淘洗乾淨,放入砂鍋,倒入清水浸泡一會,水中加少許鹽和幾滴香油拌勻。

2、鮮蝦清洗乾淨挑去蝦線,蛤蜊清洗乾淨備用。

3、砂鍋上火,大火燒開轉小火,將大米煮至開花粘稠;

4、放入薑片,準備好的海鮮也下入鍋中,小火再熬煮10分鐘。

5、放入鹽、雞精調味,攪拌均勻即可關火。

6、最後出鍋前撒些香菜即可。

小貼士:

1、煮好粥要選好米,最好選用東北大米,(我還配一小把糯米)增強口感。

2、煮的方法對,讓粥的味道更出彩:即使是家裡平常熬粥也要事先泡米,只有米吸收了充足水分,熬出的粥才會軟糯,加入少許鹽和香油,讓粥的口感更香滑。

3、海鮮一定要夠新鮮,活蹦亂跳的蝦最好,只有新鮮的材料才能煮出最鮮美的粥,粥煮至開花才能放海鮮,煮的時間長了就會變黃變硬影響口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