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資料圖

  晨報訊(記者 郭欽轉)昨日下午,廈門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佈會,市發改委、市生態環境局、市市政園林局、市海洋發展局等部門相關負責人出席,全面介紹廈門市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情況。

  2016 年,廈門市結合《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制定並深入實施《廈門市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暨廈門市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行動方案》 ( 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 。

  兩年多來,"行動方案"制定的 36 項改革任務基本完成,對應的 58 項改革成果也已出臺 54 項,剩下 4 項在持續推進中,廈門市生態文明建設制度體系基本建成,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明顯。

  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空間管制能力不斷增強,科學管理水平持續提升,資源承載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質量逐步改善,市場作用力度不斷提高,生態文明共同建設成效明顯等。

  2019 年是實現廈門市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行動目標的關鍵一年。廈門將持續推進以下幾項工作:編制《廈門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9-2035 年)》,建立城市空間治理體系;修訂《廈門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實施方案》,推動構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體系;開展 2018 年生態系統價值覈算,建立生態系統價值覈算綠色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加快建設全市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着力提升生態環境信息化管理水平;充分發揮試驗區先行先試的優勢,大膽創新,對已出臺的成果進行跟蹤分析和實施效果評估,對制度上有創新突破、羣衆獲得感較強的成果經驗進行總結、凝練和提升,爲其他地區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黃勁超 圖

相关文章